第一章 绪论 1
1.1 交通运输系统 1
1.1.1 交通运输系统构成 1
1.1.2 道路运输方式 2
1.2 中国道路发展 7
1.2.1 道路发展史 7
1.2.2 道路发展规划 9
1.3 道路分类、分级与技术标准 13
1.3.1 道路分类 13
1.3.2 公路分级与技术标准 13
1.3.3 城市道路分类与技术分级 15
1.4 道路勘测设计程序与控制依据 16
1.4.1 道路勘测设计程序 16
1.4.2 道路勘测设计控制依据 18
1.5 本课程研究对象与任务 23
思考题与习题 23
第二章 汽车行驶理论 24
2.1 概述 24
2.1.1 研究汽车行驶理论的意义 24
2.1.2 汽车的行驶性能 25
2.2 汽车动力性 25
2.2.1 汽车行驶中的受力分析 25
2.2.2 汽车行驶阻力 29
2.2.3 汽车驱动平衡和行驶条件 31
2.2.4 汽车的动力特性 34
2.3 汽车的行驶稳定性 36
2.3.1 汽车行驶的纵向稳定性 36
2.3.2 汽车行驶的横向稳定性 37
2.3.3 汽车行驶的纵横组合向稳定性 39
2.4 汽车的制动性 40
2.4.1 汽车制动过程 40
2.4.2 制动时汽车的运动方程 41
2.4.3 制动距离 41
2.5 汽车行驶轨迹 42
2.5.1 汽车在弯道上行驶的受力 42
2.5.2 汽车在弯道上的行驶轨迹 42
思考题与习题 45
第三章 平面设计 46
3.1 概述 46
3.1.1 路线 46
3.1.2 平面线形设计的基本要求 46
3.2 直线 48
3.2.1 直线的特点 48
3.2.2 直线的运用 49
3.3 圆曲线 50
3.3.1 圆曲线的几何特征 50
3.3.2 圆曲线半径 50
3.3.3 圆曲线计算 54
3.4 缓和曲线 55
3.4.1 缓和曲线的作用与性质 55
3.4.2 缓和曲线计算 56
3.4.3 缓和曲线的长度及参数 59
3.5 平面线形组合设计 62
3.5.1 平曲线线形设计一般原则 62
3.5.2 平面线形要素组合类型 64
3.6 路线平面设计成果 67
3.6.1 直线、曲线及转角表 67
3.6.2 逐桩坐标表 67
3.6.3 路线平面设计图 69
思考题与习题 74
第四章 纵断面设计 75
4.1 概述 75
4.2 纵坡及坡长设计 76
4.2.1 最大纵坡 76
4.2.2 最小纵坡 78
4.2.3 坡长限制 78
4.2.4 缓和坡段 80
4.2.5 平均纵坡 80
4.2.6 合成坡度 81
4.2.7 纵坡设计的一般要求 82
4.3 竖曲线 82
4.3.1 竖曲线半径 83
4.3.2 竖曲线最小长度 88
4.3.3 竖曲线计算 89
4.4 爬坡车道 90
4.4.1 设置条件 90
4.4.2 设置方法 91
4.5 平、纵线形组合设计 92
4.5.1 平、纵组合设计的原则 93
4.5.2 平、纵线形的组合 93
4.6 纵断面设计方法及纵断面图 96
4.6.1 纵断面设计要点 96
4.6.2 纵断面设计方法步骤及注意问题 98
4.6.3 纵断面图的绘制 99
4.6.4 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 101
思考题与习题 104
第五章 横断面设计 105
5.1 道路用地范围与建筑界限 105
5.1.1 道路用地 105
5.1.2 道路建筑限界 106
5.2 道路横断面组成 107
5.2.1 公路横断面组成 107
5.2.2 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 119
5.3 超高与加宽 126
5.3.1 超高 126
5.3.2 加宽 135
5.4 行车视距与保证 139
5.4.1 行车视距 139
5.4.2 视距保证 143
5.5 横断面设计方法 146
5.5.1 公路横断面设计方法 146
5.5.2 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 153
思考题与习题 158
第六章 选线 159
6.1 概述 159
6.1.1 道路选线的一般原则 159
6.1.2 选线的方法和步骤 160
6.2 路线方案比较与选择 161
6.2.1 路线方案选择的影响因素 162
6.2.2 路线方案选择的方法和步骤 162
6.2.3 路线方案比选的评价指标 163
6.2.4 路线方案比选示例 164
6.3 一般地形条件下道路选线 166
6.3.1 平原地区选线 167
6.3.2 山岭区选线 169
6.3.3 丘陵区选线 188
6.4 特殊地区条件下选线 191
6.5 定线 196
6.5.1 纸上定线 197
6.5.2 实地放线 200
6.5.3 实地定线 202
6.5.4 纸上移线 204
6.6 城市道路网规划 206
6.6.1 城市道路网规划的基本要求 207
6.6.2 城市道路网结构形式 207
6.6.3 城市道路网规划主要技术指标 210
6.6.4 城市道路网络规划设计的一般程序 211
思考题与习题 213
第七章 道路平面交叉设计 214
7.1 概述 214
7.1.1 交叉口构成 214
7.1.2 交叉口的交通分析 215
7.1.3 交叉口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原则 217
7.2 交叉口的交通组织设计 217
7.2.1 交通组织方法 217
7.2.2 交叉口设计速度 222
7.2.3 交叉口车道数 222
7.2.4 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223
7.3 交叉口平面设计 225
7.3.1 交叉口的类型及其适用范围 225
7.3.2 交叉口几何设计 227
7.4 交叉口立面设计 240
7.4.1 交叉口立面设计的要求和原则 240
7.4.2 交叉口立面设计的基本类型 240
7.4.3 交叉口立面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241
思考题与习题 244
第八章 道路立体交叉设计 245
8.1 概述 245
8.1.1 立交的组成与特点 245
8.1.2 立体交叉的类型和适用条件 246
8.1.3 立体交叉的设计资料和设计步骤 247
8.2 互通式立交设计 248
8.2.1 互通式立交类型与适用条件 248
8.2.2 立体交叉的布置规划与形式选择 251
8.2.3 匝道设计 255
8.2.4 端部设计 263
8.3 立体交叉的其他设计 266
8.3.1 收费站和收费广场 266
8.3.2 景观设计 269
8.3.3 排水设计 270
8.3.4 照明设计 270
思考题与习题 271
第九章 排水设计 272
9.1 公路排水设计 272
9.1.1 公路排水设计的一般要求 272
9.1.2 路界地表排水 272
9.1.3 路面内部排水 278
9.1.4 地下排水 278
9.2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279
9.2.1 排水系统的制度 279
9.2.2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的一般要求 280
9.2.3 城市道路排水方式 280
9.2.4 城市道路排水设施设计 281
9.2.5 雨水管渠水文、水力计算 288
思考题与习题 295
参考文献 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