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通史·隋唐五代卷》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文澜著
  • 出 版 社: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562219699
  • 页数:454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隋唐时期的自然环境与人口地理 1

第一节 自然环境 3

一 气候与自然灾害 3

二 生态环境 7

第二节 人口地理 10

一 隋代人口分布与密度 10

二 唐前期人口分布与密度 13

三 唐后期及五代人口分布与密度 16

四 唐代人口的迁移区 20

五 隋唐五代湖北人口总述 23

第二章 隋朝:制度改革中的湖北 27

第一节 后梁的灭亡与荆州总管的置废 29

一 杨坚称帝以“隋”为国号 29

二 后梁的废亡 31

三 平陈战役中的湖北 33

四 荆州总管的置废 35

第二节 地方行政制度的改革 37

一 州(郡)县两级管理体制的形成 38

二 郡县分布的不平衡性 41

第三节 湖北诸郡经济中心的形成与发展 43

一 隋代的经济政策 43

二 地方“义仓”制度的创立 46

三 郡级经济中心的扩展 49

第四节 佛教兴国与荆楚名僧 51

一 祈佛兴国,立寺湖北 52

二 习“三论”的荆楚高僧 54

三 智?·玉泉寺·天台宗 56

第五节 反隋风暴中的湖北 60

一 隋末社会问题 61

二 鲜于甫、朱粲寇掠湖北 62

三 萧铣割据荆楚 64

第三章 唐朝前期:高度集权下的湖北 67

第一节 荆楚地方行政管理 69

一 亲王出镇荆楚 69

二 州级地方行政机构的建置 75

三 县衙的建置及县令的任用 80

四 基层行政组织——乡里 85

第二节 荆楚刺史与朝廷政治风云 90

一 贞观荆州刺史“世袭”之争 91

二 皇子皇亲贬谪荆楚偏僻之州 94

三 “武周革命”前后荆楚刺史与政局 98

四 开元盛世荆楚刺史之兼领与左迁 103

第三节 唐前期荆楚地方吏治 108

一 中央对地方官吏的约束与考核 108

二 荆楚州县的“亲民”官吏 113

三 “不遵法式”的官吏 117

第四章 唐朝后期:藩镇林立中的湖北 121

第一节 安史之乱后的荆楚局势 123

一 安史之乱与襄阳保卫战 123

二 永王举兵与襄州变乱 126

三 襄阳割据与淮西之乱 131

第二节 地方行政体制的变迁 136

一 方镇一级地方行政区划的形成 136

二 地方军政合一的体制与州兵 140

三 方镇对国家财政权力的分割 145

四 中央控制方镇的举措 148

第三节 “代为重镇”的山南东道 151

一 “纳忠效顺”的山南东道节度使 152

二 宦官与藩帅合流襄阳 154

三 “朋党”势力进退之地 157

四 晚唐的山南东道节度使 161

第四节 事关“天下低昂”的荆南镇 165

一 荆南镇的设置 166

二 荆南节度使的任命 168

第五章 唐代湖北的社会等级 173

第一节 社会等级的再编制 173

一 脱离乡里的荆楚旧门阀与湖北郡姓 173

二 社会等级的划分 176

三 维护社会等级的几项制度 180

第二节 荆楚的特权阶层 186

一 地方官僚阶层 186

二 衣冠和衣冠户 189

三 前资与寄庄户 191

第三节 非特权富裕阶层 194

一 高户、乡豪 194

二 富商大贾 198

三 外职掌、形势户 203

四 乡贡进士 206

第四节 无权的维持型阶层 208

一 自耕农、半自耕农 209

二 佃农和乡村雇佣 213

三 奴婢 217

第六章 唐代湖北的农业 221

第一节 土地占有形态的变化 223

一 均田制的实施 223

二 湖北的屯田 229

三 土地集中和租佃制的发展 232

第二节 重农政策与救荒政策 235

一 政府的重农政策 236

二 常平仓和义仓的设置 238

三 救灾政策 244

第三节 农业生产的成就(上) 247

一 生产工具的改进 248

二 农田水利灌溉 249

三 复合农业的新阶段 253

第四节 农业生产的成就(下) 258

一 农业生产率的提高 258

二 粮食品种的多样化 261

三 重要经济作物 263

第七章 工商业与交通 269

第一节 “天下知”的手工业 271

一 全国之冠的制漆业 271

二 等级鲜明的麻丝织业 273

三 “天下知”的竹编业 279

四 曲折中的酿酒业 280

五 兴旺的造船业 282

第二节 水陆驿路与馆驿 285

一 长安——襄阳——荆州驿路 285

二 洛阳——襄阳驿路 289

三 郡邑无不通水 291

四 湖北的水陆交通管理 293

第三节 商业贸易的发展和特点 297

一 兴盛的转运贸易和批发贸易 298

二 市场的扩展与行会的兴起 301

三 民间草市的兴起和发展 302

第八章 唐代湖北的人文活动及文化成就 307

第一节 杰出诗人咏荆楚与荆楚民间咏诗之风 309

一 李白在湖北的诗歌创作 309

二 地多词客自风流 313

三 民间咏诗歌唱之风 316

第二节 荆楚文人的文化成就 319

一 善“写方外之情”的綦毋潜 320

二 “英雄一丈夫”——岑参 321

三 山水诗人孟浩然 323

四 段成式与《酉阳杂俎》 326

五 陆羽与《茶经》 327

六 唐末思想家皮日休 328

第三节 荆楚地方的学校教育与科举 330

一 州学和县学 330

二 乡里学校和私学 332

三 寺学 334

四 科举制度在荆楚的实施 335

第四节 隋唐湖北艺术 339

一 绘画 339

二 雕塑 342

三 书法 346

第五节 唐代湖北宗教 347

一 湖北佛寺及高僧的分布 347

二 黄梅禅系的形成 351

三 黄梅禅系的劫难 353

四 唐代道教与湖北“炼气”的道士 355

五 释、道影响下的民间理想追求 358

第九章 唐代湖北民间社会生活 361

第一节 民居·婚姻·服饰 363

一 民居与村落 367

二 反差强烈的婚姻制度与风俗 367

三 等级分明的服饰 372

第二节 “尚鬼好祀”的民间风俗 376

一 “隆祭祀、事鬼神”上的官民对立 376

二 民间赛神与瓦卜 379

第三节 荆楚民间竞技与技艺 382

一 民间体育活动 383

二 民间娱乐 388

第十章 唐末五代时期的湖北 393

第一节 农民大起义席卷荆楚 395

一 唐末社会危机 395

二 农民起义军转战荆楚 398

第二节 五代十国时期的荆楚地区 400

一 唐朝灭亡和多政权分割湖北 400

二 荆南的政治与经济 404

三 五代荆楚思想文化 409

大事记 413

参考文献 427

索引 435

后记 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