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与发展趋势 1
第一节 新时期历史文化名城建设背景 1
一、时代发展需要 1
二、面临的新挑战 3
三、南京时代背景 5
第二节 新时期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意义 8
一、名城建设的重要作用 8
二、名城开发的现实意义 9
第二章 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理论基础 12
第一节 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 12
一、基本概念 12
二、主要特色 13
三、类型划分 13
四、中国名城 14
第二节 名城保护的理论研究 16
一、老城整体保护理论 17
二、老城有机更新理论 19
三、城市有机疏散理论 19
第三节 文化名城保护与规划 21
一、基本内容 21
二、主要方法 22
三、主要模式 25
四、保护规划 25
第四节 名城土地开发与管理 27
一、制约因素 27
二、主要特征 29
三、基本规律 31
四、主要内容 33
第三章 南京历史文化名城演变与发展 35
第一节 城市发展变迁及城市的主要特色 35
一、历史沿革及发展变迁 35
二、历史文化类型与特色 37
三、城市格局的发展演变 42
第二节 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重要举措 48
一、强化名城保护规划的编制 49
二、完善名城保护的立法工作 50
三、关注重点历史地段的保护 50
第三节 名城土地利用的新举措和新成效 52
一、名城土地开发新举措 52
二、名城土地利用新成效 54
第四节 老城土地开发面临的问题及矛盾 56
一、特色风貌塑造面临的问题 56
二、影响老城功能疏散的因素 59
第五节 城市空间调整及其土地利用变化 62
一、城市发展方向的演变 62
二、城市空间形态的调整 64
第四章 新时期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发展 68
第一节 名城建设发展的新背景 68
一、文化名城建设新背景 68
二、文化名城发展新战略 72
第二节 南京城市建设总体概况 75
一、主要工作及其成效 75
二、面临的矛盾与问题 86
第三节 历史文化名城发展战略 91
一、名城定位主要原则 91
二、名城定位基本理念 93
三、名城建设战略思想 94
四、名城建设战略重点 95
第五章 塑造特色鲜明的历史文化空间 100
第一节 城市功能定位与名城发展 100
一、南京城市功能定位变迁 100
二、南京经济发展阶段特征 102
三、城市功能定位基本原则 103
第二节 探索新型城市化发展之路 106
一、新型城市化内涵 106
二、南京城市化演进 108
三、新型城市化战略 111
第三节 构筑城乡融合的都市空间 115
一、“开敞式”空间结构初步形成 115
二、科学发展的空间布局尚未建立 117
三、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原则 118
四、构筑新型城乡一体化发展空间 119
第四节 社区化园区发展模式探析 122
一、吉山软件社区开发概况 122
二、理论基础——区域开发 124
三、实施差异化的发展战略 129
四、开发过程中面临的矛盾 132
五、新型开发模式及其创新 133
六、对南京城市发展的借鉴 136
七、新型开发模式及其应用 138
八、模式的理论及实践价值 140
第六章 文化名城土地利用与储备制度 143
第一节 土地储备与历史文化名城建设 143
一、重要作用 143
二、现实状况 144
三、重要意义 145
第二节 南京土地有偿使用的发展变迁 146
一、我国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发展变迁 146
二、南京土地有偿使用对老城改造的影响 147
第三节 南京土地储备及其规划的概况 150
一、土地储备运作模式 150
二、土地储备运行机制 151
三、南京土地储备规划 153
四、土地储备经营的特点 156
五、土地储备经营现状 157
六、土地储备存在的问题 158
第四节 土地储备制度对名城建设的影响 159
一、土地储备对名城建设的积极意义 159
二、土地开发及对名城土地储备的影响 164
第五节 推进名城土地科学利用与储备 168
一、完善名城土地科学利用与储备的政策建议 168
二、构建符合名城特色的土地利用与储备体系 174
第七章 建设文化生态相融的宜居之地 180
第一节 以生态和文化的融合塑造城市品牌 180
一、“绿色南京”理念的形成及发展 180
二、生态环境建设与发展的成功实践 181
三、生态环境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创新 186
四、宜人的生态环境建设战略新举措 188
第二节 探索高效精细化城市长效管理机制 192
一、现代城市管理的发展趋势 192
二、南京城市管理的主要成效 195
三、长效化城管机制尚未形成 196
四、实现城市长效管理的举措 199
第八章 发展集约高效的现代都市经济 203
第一节 以质量提升主导城市经济发展 203
一、以科学发展观的标准评估经济发展质量 203
二、以思路的调整和创新提高经济发展实效 211
第二节 增强基于创新驱动的发展活力 215
一、南京经济发展阶段及其基本特征 216
二、以创新驱动形成城市发展主动力 217
三、国内外创新驱动发展的成功经验 219
四、在又好又快发展中强化创新驱动 221
第三节 以“省会经济”激发内生动力 225
一、内涵及其外延 226
二、优势条件分析 227
三、发展战略导向 230
四、实施战略重点 233
第四节 先进制造业高端化发展路径选择 238
一、高端制造业的内涵与特征 238
二、南京高端制造业发展概况 239
三、制造业高端化的路径选择 243
第五节 构建科学发展的考核评估指标 247
一、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沿革 247
二、城市发展指标体系选取的原则 248
三、南京城市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250
第九章 建设社会和谐的生活品质之城 254
第一节 确立社会事业优先发展的目标 255
一、发展型社会政策及其基本内容 255
二、以富民为核心的社会事业发展 258
三、具有南京特色的社会建设机制 260
第二节 促进城乡教育事业均衡发展 263
一、南京教育资源优势突出 263
二、教育均衡问题仍较明显 265
三、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266
第三节 构建和谐高效的现代城市交通 268
一、国外治理交通拥堵的经验 268
二、南京交通发展现状及问题 274
三、缓解南京交通拥堵十大举措 284
第十章 探索文化和谐型城乡发展模式 294
第一节 新形势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科学内涵 294
一、城乡一体化发展演变 294
二、新时期城乡关系剖析 296
三、城乡融合发展面临的困难 297
四、科学发展的城乡关系展望 299
第二节 南京城乡一体化发展轨迹及基本概况 301
一、发展轨迹 301
二、主要举措 302
三、存在问题 305
四、主要矛盾 307
第三节 健全具有科学发展观特征的政策体系 309
一、南京城乡发展政策的现状特征 309
二、郊县发展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10
三、完善政策体系的要求及其方向 312
四、构建新型政策体系的主要内容 312
第四节 推动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协调发展 314
一、南京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概况 314
二、城乡卫生资源配置仍不合理 316
三、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思路 317
第五节 建立城乡居民共享的社会保障制度 319
一、农村社保的内涵及发展演变 319
二、农村社保制度建立相对滞后 321
三、健全农村社保制度的紧迫性 323
四、建立城乡共享的社保制度 324
第六节 完善城乡全覆盖的公共财政制度 326
一、南京支农财政制度发展特征 326
二、公共财政资源配置城乡失衡 328
三、建立均衡的公共品供给制度 330
第七节 文化和谐型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探析 332
一、国内外主要发展模式简介 332
二、文化和谐型南京模式内涵 334
三、南京模式推进的战略路径 337
四、南京模式推进的战略举措 339
第十一章 历史文化名城发展的区域协调 342
第一节 城市国际化进程与人文绿都建设 342
一、城市国际化内涵及其特征 342
二、南京城市国际化发展目标 344
三、南京城市国际化战略思路 345
第二节 区域交通建设与辐射能力的强化 348
一、区域重大交通设施建设的理论基础 348
二、长三角交通及其对南京发展的影响 355
三、长三角区域重大交通设施发展趋势 374
四、南京重大交通设施规划建设的背景 380
五、南京重大交通设施建设规划的设想 384
六、构建有区域辐射力的交通运输网络 392
第三节 都市圈服务中心地位作用及发展 395
一、中心城市服务功能及其地位 395
二、南京服务中心地位初步形成 398
三、南京区域服务中心功能定位 401
四、服务业发展核心地位的强化 407
第四节 以超常规办法推进“跨江发展” 411
一、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概念解析 411
二、实现由科教创新到区域创新转变 413
三、设立江北地区“区域创新试验区” 414
四、以一体化发展打造南京新增长极 417
五、以改革创新实现区域超常规发展 420
附录 2003—2007年南京郊县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政策一览表 423
参考文献 428
后记 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