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概述 1
一、时代背景 2
(一)绍兴地理位置优越,医学文化源远流长 2
(二)中原移民带来的医学文化与儒医思想 4
(三)与日本及西方的医学交流 9
二、生平纪略 14
(一)马莳生卒年代考证 14
(二)马莳字号考证 16
著作简介 19
一、《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与《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 20
(一)《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 21
(二)《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 22
二、《难经正义》 24
三、《脉诀正义》 25
学术思想 29
一、马莳诠注《内经》的特点 30
(一)卷篇九分,意法上古神圣 30
(二)注解篇名,总括诸节大义 31
(三)《灵》《素》互注,擅长以经解经 33
(四)旁征博引,择其善者而从 35
(五)大胆批驳,择其不善者而改 36
(六)联系临床,注经不尚空谈 39
(七)阐发经旨,辅以图表诗文 40
二、经络腧穴观 41
(一)强调研习十二经脉乃“习医之第一要义” 41
(二)诠解奇经八脉脉名、循行及病候 45
(三)释十二经别强调离入出合 51
(四)释络脉创十六络说 51
(五)释经筋以腧穴明起结之所 53
(六)阐发《素问刺腰痛》中之特殊脉名 54
三、脉诊观 58
(一)重视阴阳五行,借此分析脉象 58
(二)述脉诊原则,详《内经》脉诊 62
(三)阐发《内经》脉象之常与变 75
四、刺灸法观 85
(一)整理总结《内经》刺灸施术原则 85
(二)充实完善《内经》刺灸操作方法 93
(三)结合临床,详述《内经》刺禁与刺害 100
五、刺病观 104
(一)风病 104
(二)热病 104
(三)寒热病 107
(四)五脏寒热 108
(五)五脏病 109
(六)邪在脏腑 111
(七)咳喘上气 112
(八)泄泻 112
(九)霍乱 112
(十)水肿 113
(十一)癃闭 114
(十二)头痛 116
(十三)胁痛 116
(十四)腹满 116
(十五)腰痛 117
(十六)膝痛 118
(十七)痹证 119
(十八)痿证 120
(十九)体惰 121
(二十)癫、狂、痫 121
(二十一)厥逆 123
(二十二)窍病 124
(二十三)五乱 127
(二十四)卫行失常 128
(二十五)血证 128
(二十六)疝 128
(二十七)痈肿 130
(二十八)瘰疬 131
(二十九)疟病 131
后世影响 141
一、历代评价 142
二、后世发挥 143
三、海外流传 144
参考文献 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