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意义 1
1.2 基本概念 3
1.3 相关研究 4
1.4 本书的基本思路 5
1.5 研究方法 6
1.6 主要内容 7
1.7 创新与不足 7
第2章 国民总储蓄的分部门分解 9
2.1 国民总储蓄的概念 9
2.1.1 国民总储蓄的含义 9
2.1.2 国民总储蓄的分部门构成 10
2.2 我国国民总储蓄的部门结构 15
2.3 国民总储蓄的跨国比较:分部门的角度 21
2.4 小结 24
第3章 政府行为与政府储蓄 25
3.1 经济理论中的政府与政府行为 25
3.1.1 新古典经济学中的政府与政府行为 25
3.1.2 新政治经济学中的政府与政府行为 26
3.2 我国的地方政府行为与中国经济增长奇迹 27
3.2.1 中国经济增长的新政治经济学解释 27
3.2.2 地方政府行为、政府储蓄与经济增长 31
3.3 财政分权与政府储蓄 36
3.4 小结 38
第4章 企业行为与企业储蓄 39
4.1 企业行为与企业储蓄:理论解释 39
4.2 产业结构与企业储蓄——我国企业高储蓄的现实原因之一 41
4.2.1 我国的三次产业结构特征 41
4.2.2 产业结构与企业储蓄 46
4.3 工业企业效益改善与企业储蓄——我国企业高储蓄的现实原因之二 47
4.4 企业分红政策与企业储蓄——我国企业高储蓄的现实原因之三 49
4.4.1 融资约束与企业分红 49
4.4.2 弱的公司治理机制与企业分红 52
4.4.3 国有企业分红制度 53
4.5 小结 55
第5章 我国居民消费—储蓄行为分析 56
5.1 现代消费者行为理论:文献综述 56
5.1.1 绝对收入假说 57
5.1.2 相对收入假说 58
5.1.3 生命周期假说 59
5.1.4 持久收入假说 60
5.1.5 理性预期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 62
5.1.6 消费的“过度敏感”和“过度平滑”之谜 63
5.1.7 流动性约束、谨慎性动机与预防性储蓄理论 64
5.1.8 缓冲存货储蓄假说 66
5.2 应用现代消费者行为理论解释我国居民部门高储蓄率的相关研究 68
5.3 我国居民面临的流动性约束:一个实证检验 69
5.3.1 模型设定和实证方法 70
5.3.2 数据描述与计量结果 73
5.3.3 流动性约束与居民储蓄 75
5.4 我国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有多强? 76
5.4.1 预防性储蓄动机与预防性储蓄:基于偏好的解释 76
5.4.2 我国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有多强:实证调查 78
5.5 结论分析 80
第6章 国民收入宏观分配与消费需求不足 84
6.1 国民收入的部门分配 84
6.1.1 国民收入在部门间的初次分配 85
6.1.2 国民收入在部门间的再分配 93
6.2 居民收入与居民消费 96
6.2.1 居民收入与居民消费 96
6.2.2 居民部门内收入分配差距与居民消费 106
6.3 小结 107
第7章 提高国内消费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财政政策选择 109
7.1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扩大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的消费性支出 109
7.2 增加财政在社会保障方面的转移性支出,加快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逐步建立起符合新经济体制要求的、覆盖全体公民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112
7.3 推进财政体制改革,改善财政收入和支出在各级政府间的分配关系 114
7.4 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行为,建设服务型政府 115
7.5 完善国有企业分红制度 116
7.6 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118
7.7 加快税制改革步伐,实施提高居民消费倾向的税收政策 121
7.8 推动三大产业之间的结构调整,改善三大产业的结构状况 122
第8章 提高国内消费率、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金融政策配合 126
8.1 加快发展个人消费信贷 126
8.2 发展符合居民需求的多层次金融市场,构建并完善金融体系 129
8.3 发展中小银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促进就业增长 132
8.4 建立健全高等教育的贷学金制度 134
8.5 发展小额信贷,减少贫困人口 137
8.6 在银行业引入普遍服务制度,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139
8.7 结束语 141
参考文献 143
后记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