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士东来 长江流域的基督教》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康志杰著
  • 出 版 社:武汉:武汉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543032023
  • 页数:379 页
图书介绍:本书分为8章:西风乍起;著名教士在长江中下游的活动;明末战争前的基督教会;近代长江流域基督教;基督教与长江流域文化事业;教会学校;基督教青年会;基督教著名人物。

前言 1

1.西风乍起:景教·也里可温·方济各会士 5

1.1 扑朔迷离说景教 5

1.1.1 从《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说起 5

1.1.2 “寺废基空在,人归地自闲” 10

1.2 蒙古铁骑驮回了十字架 12

1.2.1 景教再度兴盛与方济各会士东来 12

1.2.2 也里可温走进长江三角洲 14

2.大江上的“海西圣人”:著名耶稣会士利玛窦在长江中下游的活动 21

2.1 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河 21

2.1.1 初涉大江 21

2.1.2 认识南昌 25

2.1.3 著书立说 28

2.1.4 要识庐山真面目 34

2.2.向长江下游前进 38

2.2.1 海洋之子 38

2.2.2 南京情结 39

2.2.3 江南好风光 41

2.3 “海西圣人”交名士 43

2.3.1 与名士交接 43

2.3.2 南昌交结藩王 48

2.3.3 南京认识“冯保” 49

3.融会与冲突:明末至鸦片战争前长江流域的基督教 55

3.1 明末长江流域的传教会 56

3.1.1 “金三角”的传教会 56

3.1.2 长江中游的传教会 62

3.1.3 长江上游的传教会 64

3.2 由兴盛而衰落 68

3.2.1 中西文化的首次冲突:南京教案 68

3.2.2 鼎革之际耶稣会士活动概述 73

3.2.3 顺治、康熙时期教会发展 76

3.2.4 教会式微 79

3.3.在长江流域活动的著名中外传教士 84

3.3.1 杭州教会的继承人卫匡国 84

3.3.2 欧洲奇人毕方济 86

3.3.3 上海传教会的奠基者潘国光 87

3.3.4 “西来孔子”艾儒略 89

3.3.5 东学西传的先行者柏应理 89

3.3.6 “忆从勇渡黄浦潮”:第一位中国籍主教罗文藻 90

3.3.7 “浦东村老度年晨”:上海首位中国籍神父吴历 92

3.4 明清之际长江中下游著名奉教士大夫 94

3.4.1 明末天主教三柱石之一:徐光启 94

3.4.2 明末天主教三柱石之二:李之藻 97

3.4.3 明末天主教三柱石之三:杨廷筠 99

3.4.4 瞿汝夔及瞿氏家族 101

3.4.5 刚正不阿的冯应京 103

3.4.6 其他奉教士大夫 106

3.5 雍正禁教之后天主教转入偏僻山村:以鄂北磨盘山天主教社区为个案 108

3.5.1 基督徒移民迁入磨盘山 108

3.5.2 经济与宗教融为一体的移民生活 114

3.5.3 基督徒移民社区的变化 121

4.坚船利炮之下的十字架:走入近代的长江流域基督教 127

4.1 基督教各派进入长江流域之大势 128

4.1.1 天主教再度复兴 128

4.1.2 鸦片战争之后的基督教新教各派 132

4.1.3 东正教在长江干线的两个据点 137

4.2.长江沿线的重要传教会 139

4.2.1 上海:中西文化交汇的重镇 140

4.2.2 南京:教会中枢机构所在地 144

4.2.3 以安庆为中心的安徽传教会 147

4.2.4 浔阳江畔的传教会 149

4.2.5 武汉三镇的传教会 152

4.2.6 哈特博士建立华西教区 156

4.2.7 基督教传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 157

4.3 长江流域的反洋教风暴 163

4.3.1 长江上游地区的教案 164

4.3.2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教案 167

4.3.3 教案原因 174

4.3.4 教案特点 177

4.3.5 清政府对反洋教风暴的态度 179

4.4 长江沿线的非基督教运动 180

4.4.1 运动缘起 181

4.4.2 上海非基督教同盟的建立 181

4.4.3 武汉地区的非基督教运动 182

4.4.4 非基督教运动的影响 183

5.基督教与长江流域的文化事业 186

5.1 文化机构 186

5.1.1 兴办图书馆事业 186

5.1.2 出版机构 190

5.1.3 重要报纸杂志 193

5.1.4 其他文化机构 196

5.2 基督教与近代新体育运动 198

5.2.1 开风气之先的上海基督教青年会 198

5.2.2 青年会全国协会面向社会培养体育人才 204

5.2.3 教会大学与新体育运动 208

5.2.4 教会爱国人士对新体育运动的支持和参与 218

5.3 西医的传入和教会慈善事业 225

5.3.1 “传教医生”的东来与教会医院的建立 225

5.3.2 教会慈善事业 231

6.给中国近代社会带来影响的教会学校 237

6.1 长江下游的教会大学 237

6.1.1 坎坎坷坷说震旦 238

6.1.2 “东方哈佛”:圣约翰大学 241

6.1.3 东西文化并举的沪江大学 246

6.1.4 中国早期法官的摇篮:东吴法学院 250

6.1.5 办学规模庞大的金陵大学 252

6.1.6 培养知识女性的高等学府:金陵女子大学 253

6.1.7 从弱小走向壮大的之江大学 255

6.1.8 中高级教育并举的苏州东吴大学 257

6.2 长江中上游的教会大学 259

6.2.1 颇具办学特色的华西协和大学 259

6.2.2 燕京大学在成都 262

6.2.3 华中大学 263

6.2.4 在湖南的教会大学 268

6.3 教会初中级教育 269

6.3.1 普通中小学 269

6.3.2 女子学校 273

6.3.3 教会学校评说 280

7.长江流域的中华基督教青年会 282

7.1 中华基督教青年会 282

7.1.1 概况 282

7.1.2 余日章与青年会 284

7.2 中国基督教女青年会 287

7.2.1 女青年会的创办 287

7.2.2 开创近代幼儿教育的新格局 287

7.2.3 开办女工学校 289

7.3 长江中下游的城市青年会 293

7.3.1 上海青年会:国际国内的青年联谊中心 293

7.3.2 武汉青年会:江南江北齐努力 297

7.3.3 长沙青年会:总干事亲自领导抗日救亡运动 300

7.3.4 杭州青年会:德、智、体、群全面发展 304

7.3.5 长江城市青年会的特点 305

8.近现代长江流域基督教界著名人物评议 309

8.1 基督徒群体研究:辛亥革命前武汉基督徒革命活动评述 310

8.1.1 晚清武汉基督徒的时代处境 310

8.1.2 美国圣公会进入长江沿线 312

8.1.3 圣公会的外围组织——日知会 316

8.1.4 日知会活动特点 322

8.1.5 基督徒参与革命原因分析 329

8.2 中国基督教界风云人物录 333

8.2.1 “一老南天身是史”:爱国老人马相伯 333

8.2.2 爱国实业家和慈善家陆伯鸿 340

8.2.3 著名女教育家吴贻芳 344

8.2.4 爱国爱教的张家树主教 350

8.3 西方传教士的社会活动 352

8.3.1 傅兰雅在上海的文化活动 352

8.3.2 林乐知与《万国公报》及中西女学 357

8.3.3 毁誉参半的教育家卜舫济 360

8.3.4 “嘤嘤其鸣,求其友声”:吴德施主教在武汉 364

结语:回首一千年,展望新世纪 371

主要参考文献 373

后记 377

总后记 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