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暴力犯矫正的基本问题 3
第1章 暴力犯矫正的循证研究 3
1.1 暴力犯罪的心理学解读 3
1.1.1 关于暴力犯罪 3
1.1.2 暴力犯罪的发生 5
1.1.3 暴力犯 6
1.1.4 暴力倾向 7
1.1.5 暴力/攻击行为 8
1.2 暴力犯矫正的循证原则 9
1.3 暴力犯矫正的研究现状 12
1.3.1 可能有效的矫正措施 12
1.3.2 关于犯罪危险性评估的研究 18
第2章 暴力犯的矫正需要 22
2.1 犯因性需要及其测量 22
2.1.1 犯因性需要及分类 22
2.1.2 犯因性需要的测量 24
2.2 暴力犯的人格矫正需要 26
2.2.1 易怒及冲动性 26
2.2.2 贪婪、畸形控制欲 27
2.2.3 冷酷无情性格 28
2.2.4 自我控制力匮乏 29
2.2.5 心智缺陷 30
2.3 暴力犯的情绪认知与归因偏向 31
2.3.1 情绪认知能力缺陷 31
2.3.2 敌意归因偏好 32
2.3.3 负性情绪调节不足 33
2.3.4 情绪的聚光灯效应 33
2.4 人际问题解决能力不足 34
2.5 暴力犯的行为决策偏差 34
2.5.1 犯罪风险偏好 34
2.5.2 犯罪合理化 35
2.5.3 新颖寻求与感觉寻求特质 37
2.5.4 对攻击信息的认知加工 38
2.5.5 对面子的偏好 38
2.5.6 暴力犯的认知风格与风险决策特点 39
2.6 暴力犯的矫正需要归类 40
第3章 暴力攻击的基础问题 42
3.1 攻击(侵犯)的定义及分类 43
3.1.1 攻击的定义 43
3.1.2 攻击行为的分类 45
3.1.3 攻击的功能 47
3.1.4 暴力攻击的性别差异 48
3.2 关于攻击研究的相关问题 48
第二部分 人类攻击的基础性研究证据 53
第4章 人类攻击的遗传学研究 53
4.1 攻击行为的遗传学研究 54
4.1.1 攻击行为的遗传学研究方法 54
4.1.2 遗传和环境的相对影响 55
4.1.3 共享与非共享环境 56
4.1.4 脱氧核糖核酸的多态性研究 58
4.2 反社会行为的遗传学基础 59
4.3 不同类型攻击的遗传学基础 59
4.3.1 主动性与反应性攻击的遗传学基础 60
4.3.2 两类攻击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61
第5章 人类攻击的生理学基础研究 63
5.1 暴力攻击的内分泌学研究 64
5.1.1 睾酮 64
5.1.2 血糖 66
5.1.3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66
5.1.4 胆固醇 67
5.2 人类攻击的生理学基础研究 68
5.2.1 心率变异性 68
5.2.2 静息心率 69
5.2.3 皮肤电活动 70
5.2.4 生理唤醒水平 71
5.3 冲动性攻击的神经生理学研究 73
5.3.1 单胺假说:5-HT与DA 74
5.3.25 -HT和DA与攻击行为的关联研究 77
5.3.3 谷氨酸与γ-氨基丁酸平衡假说 78
5.3.4 脑功能缺陷 78
5.4 基于神经递质的冲动性攻击治疗 80
5.4.1 增加5-HT能 80
5.4.2 阻断多巴胺能 81
5.4.3 增加γ-氨基丁酸能 82
5.4.4 阻断α1受体 82
5.4.5 降低去甲肾上腺素能 83
第6章 暴力攻击的认知因素研究 84
6.1 关于攻击的认知理论 84
6.1.1 认知归因理论 84
6.1.2 认知新联想理论 85
6.1.3 认知情感互动理论 87
6.1.4 兴奋迁移理论 88
6.2 攻击模型中的敌意归因偏向 89
6.2.1 社会信息加工模型 89
6.2.2 一般攻击模型 90
6.2.3 攻击的社会认知模型 94
6.2.4 重新犯罪风险评估模型 95
6.3 敌意归因偏向的减弱与消除 97
6.3.1 获取全面信息,延迟归因 97
6.3.2 克服敌意注意偏见 98
6.3.3 增加良性脚本和良性图式储备 99
6.3.4 培养积极情绪体验 99
6.4 累犯的敌意与矫治对策 100
6.5 罪犯敌意的抑制 103
第7章 暴力攻击的情绪因素研究 104
7.1 情绪调节与攻击行为 104
7.1.1 情绪调节不足 105
7.1.2 情绪调节过度 105
7.1.3 负性情绪抑制 106
7.2 愤怒对攻击的影响 106
7.2.1 挫折—攻击假说 106
7.2.2 愤怒的聚光灯效应 108
7.3 恐惧对攻击的影响 110
7.3.1 恐惧激发攻击 110
7.3.2 战逃反应 112
7.3.3 恐惧的自主神经反应 113
7.4 羞耻感与暴力行为 113
7.4.1 羞耻感 113
7.4.2 羞耻感评定 114
7.4.3 病理性羞耻感与攻击行为 116
7.4.4 人格病理中的羞耻感调节 118
7.4.5 耻感文化对攻击的影响 118
7.4.6 重整羞耻感理论 119
7.5 攻击动机诱因的新观点 119
7.6 情绪控制技术 121
7.6.1 STOP情绪控制技术 121
7.6.2 自我接纳技术 122
7.6.3 正念冥想放松技术 122
第8章 暴力攻击的人格因素研究 124
8.1 犯罪人群的人格特征 124
8.2 促进攻击行为的人格特质 127
8.2.1 自恋 127
8.2.2 冷酷无情 132
8.3 抑制攻击行为的人格特质 135
8.3.1 积极的自我概念 135
8.3.2 共情 135
8.4 精神病态与暴力行为 137
8.5 暴力型罪犯人格障碍的实证性研究 140
8.5.1 暴力型罪犯人格特征研究 140
8.5.2 重刑罪犯人格特征研究 141
8.5.3 重新犯罪罪犯人格特征研究 142
8.5.4 危险性罪犯人格特征研究 145
第9章 暴力攻击的文化基础 148
9.1 暴力文化与社会学习理论 148
9.1.1 暴力文化与模仿 148
9.1.2 社会学习理论 150
9.2 媒体暴力对攻击行为的影响 152
9.2.1 暴力网络游戏的影响 153
9.2.2 大众传媒与暴力犯罪 155
9.3 宗教极端思想的影响 156
9.3.1 宗教极端思想与群体极化 156
9.3.2 极端化与去极端化 158
9.3.3 去个性化、去人性化与道德脱离 160
9.4 家庭暴力的文化基础 162
9.4.1 家庭暴力的文化渊源 163
9.4.2 反家暴的进程 164
9.5 暴力攻击的文化差异比较 165
第三部分 暴力行为的促进、抑制与评估问题 169
第10章 暴力攻击的条件作用 169
10.1 路西法效应 169
10.2 促进攻击行为的情境因素 170
10.2.1 非社会性的不愉快事件 170
10.2.2 社会性事件 170
10.2.3 武器效应 172
10.2.4 旁观者效应 173
10.2.5 抚养方式 175
10.2.6 去个人化 176
10.2.7 道德许可与道德松绑 178
10.2.8 去人性化训练 180
10.2.9 权威影响 183
10.3 抑制攻击行为的情境因素 185
10.3.1 条件适宜的改造场所 185
10.3.2 良好的改造氛围 185
10.3.3 对罪犯实施阳光管理 186
10.3.4 消除可能失控的“武器” 186
10.3.5 法律的威慑效应 187
10.3.6 被害人因素 187
10.4 攻击行为机制 188
第11章 人类暴力攻击的双峰模型 190
11.1 暴力攻击的双峰分类模型 190
11.1.1 初始行为分类 190
11.1.2 攻击的神经解剖基质 191
11.1.3 神经递质基础 191
11.2 攻击双峰模型的医学生物学应用 192
11.2.1 医学生物学样本中的行为观察 192
11.2.2 医学生物学样本中的生理基质 194
11.3 冲动型/预谋型、主动型/被动型攻击的关系 197
11.3.1 预谋型与主动型攻击的重叠 198
11.3.2 冲动性攻击与反应性攻击的重叠 199
11.3.3 预谋性攻击和主动性攻击的非重叠 201
11.3.4 冲动性和被动性之间混合证据领域 202
11.4 暴力攻击双峰模型的应用 204
11.4.1 降低先行攻击的方法 204
11.4.2 提高冲动控制力 206
11.4.3 应用前景展望 206
第12章 暴力倾向性评估与诊断 209
12.1 罪犯暴力危险性评估的含义 210
12.2 罪犯暴力危险性评估的类型 210
12.2.1 临床的危险性评估 211
12.2.2 基于统计学的危险性评估 212
12.3 暴力危险性的评估方法 214
12.3.1 三角测量法 214
12.3.2 危险因素的筛选法 214
12.3.3 分类树方法 215
12.3.4 心理生理学方法 215
12.4 暴力倾向性评估及工具选择 217
12.4.1 罪犯人格特质评估 218
12.4.2 愤怒易感素质评估 220
12.4.3 犯罪人基本信息评估 222
12.4.4 精神健康状况评估 223
12.4.5 暴力犯行为方式评估 224
12.4.6 应付方式评估 226
12.5 暴力倾向性评估流程 227
12.6 暴力倾向性评估注意事项 228
12.7 关于我国罪犯暴力危险性评估的几点思考 228
12.7.1 押犯形势需要暴力危险性评估 228
12.7.2 暴力危险性评估亟待规范 230
第四部分 常规犯暴力攻击的积极预防与危机干预 237
第13章 预谋型暴力行为的积极预防与危机干预 237
13.1 监狱暴动与骚乱 237
13.1.1 监狱暴动与骚乱 237
13.1.2 监狱暴动与骚乱危机干预策略 239
13.2 罪犯袭警与暴力脱逃危机与干预 241
13.2.1 罪犯袭警危机 241
13.2.2 罪犯暴力脱逃 243
13.2.3 罪犯袭警危机紧急处置 243
13.2.4 暴力脱逃危机的应急处置 245
13.2.5 构建暴力袭警安全防范体系 246
13.3 牢头狱霸行为的危害与治理 246
13.4 顽危犯的矫正程序 248
13.4.1 顽危犯的筛选与识别 248
13.4.2 行为矫治技术的应用 249
13.4.3 掠夺型攻击的矫正程序 250
13.5 预谋型暴力危机的积极预防 252
第14章 情感型攻击行为的积极预防与危机干预 256
14.1 激情犯罪的偶然性与必然性 256
14.1.1 激情犯罪的行为特点 256
14.1.2 激情犯罪人的内在特质:易激惹性 257
14.1.3 敬畏意识匮乏:激情犯罪犯意萌发的基础 258
14.1.4 暴力倾向促进情感型攻击 258
14.2 情感型暴力犯的危机形式 259
14.2.1 愤怒唤起 260
14.2.2 个体攻击爆发 260
14.2.3 群体暴力行为爆发 260
14.3 情感型暴力犯危机爆发的干预 261
14.3.1 控制局面 261
14.3.2 控制情绪 263
14.3.3 认知重建 264
14.3.4 去极端化 264
14.4 情感型攻击的危机预防 265
14.5 调节情绪与攻击水平 266
14.5.1 愤怒减降方法 266
14.5.2 培养罪犯的敬畏意识 268
第15章 未成年犯攻击的积极预防与危机干预 269
15.1 未成年人暴力犯罪形势 269
15.2 国内对未成年暴力犯矫正中面临的问题 270
15.2.1 当前未成年犯矫正教育的常见方法 270
15.2.2 当前未成年犯矫正中存在的问题 271
15.3 未成年暴力犯的矫正程序及其依据 272
15.3.1 西方学者发展出的矫正程序 272
15.3.2 发展适合中国文化背景的矫正程序 273
15.3.3 未成年暴力犯团体训练程序 276
15.4 青少年的愤怒情绪与暴力攻击行为 278
15.5 青少年对他人的情绪识别与攻击行为 279
15.6 青少年暴力犯攻击行为干预 279
15.6.1 基于攻击行为认知加工过程的干预 281
15.6.2 基于攻击行为认知加工内容的干预 282
15.6.3 对未成年犯干预研究实例 285
第16章 女犯暴力倾向的积极预防与危机干预 287
16.1 女性暴力犯罪特征 287
16.1.1 女性犯罪的数量特征变化趋势 288
16.1.2 女性犯罪的构成变化趋势 290
16.1.3 女性暴力犯罪的家庭原因 291
16.1.4 暴力型女犯的暴力倾向性 293
16.1.5 女性暴力犯罪趋升的社会原因 294
16.2 冲动的性别差异及与愤怒易感素质的关系研究 296
16.2.1 研究背景 296
16.2.2 研究方法 296
16.2.3 研究结果 297
16.2.4 讨论 299
16.2.5 结论 301
16.3 女性暴力犯罪的类型分析 302
16.3.1 心理能量的压抑型 302
16.3.2 心理冲突的潜抑型 302
16.3.3 自我丧失后的攻击型 303
16.4 女性暴力行为发生机制 304
16.4.1 女性攻击行为的一般模式 304
16.4.2 女性情感挫折反应模式 304
16.5 女性暴力倾向性的矫正程序 305
16.5.1 识别女犯的心理危机状态 305
16.5.2 认知行为疗法对女犯暴力倾向性矫正 306
16.6 女性暴力犯创伤后应激障碍及干预 309
第五部分 异常犯暴力攻击的积极预防与应对 313
第17章 暴力犯人格障碍的诊断和治疗 313
17.1 人格障碍的概念与特征 314
17.1.1 健康与变态人格 314
17.1.2 人格障碍 314
17.1.3 人格障碍特征 315
17.2 人格障碍的病因与分类 316
17.2.1 生物学因素 316
17.2.2 心理学因素 317
17.2.3 家庭环境因素 318
17.2.4 人格障碍的分类 318
17.3 暴力犯人格障碍的诊断 320
17.3.1 偏执型人格障碍 321
17.3.2 分裂样型人格障碍 321
17.3.3 分裂型人格障碍 322
17.3.4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322
17.3.5 边缘型人格障碍 323
17.3.6 冲动型人格障碍 325
17.3.7 表演型人格障碍 325
17.3.8 自恋型人格障碍 326
17.3.9 强迫型人格障碍 326
17.3.10 依赖型人格障碍 327
17.3.11 小结 327
17.4 暴力型罪犯人格障碍的治疗 328
17.4.1 偏执型人格障碍的治疗 328
17.4.2 分裂样型人格障碍的治疗 329
17.4.3 分裂型人格障碍的治疗 329
17.4.4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治疗 330
17.4.5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治疗 331
17.4.6 冲动型人格障碍的治疗 331
17.4.7 表演型人格障碍的治疗 331
17.4.8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治疗 332
17.4.9 强迫型人格障碍的治疗 332
17.4.10 依赖型人格障碍的治疗 332
17.5 人格障碍治疗个案举例 333
第18章 精神病犯的暴力攻击行为与治疗 339
18.1 关于攻击和暴力的临床研究 339
18.2 精神病犯的认知功能与人格 341
18.2.1 精神病犯的辨认与控制力 342
18.2.2 暴力精神病犯的人格特征 345
18.3 精神病犯暴力行为干预与治疗 346
18.3.1 精神病犯暴力行为危机干预策略 346
18.3.2 精神病犯攻击行为风险评估 348
18.3.3 精神疾病诈病识别与应用 349
18.3.4 认知行为疗法的辅助应用 352
第19章 酒精依赖、药物滥用与暴力攻击行为 353
19.1 酒精依赖的中枢神经递质基础 354
19.1.1 酒精引起GABA效应和谷氨酸效应 354
19.1.2 酒精依赖与多巴胺系统 355
19.1.3 酒精依赖与5-HT受体 355
19.1.4 酒精依赖与单胺氧化酶(MAO) 356
19.2 酒精依赖与人类的攻击行为 356
19.3 对抗酒精滥用的药物 359
19.4 药物滥用与攻击行为 360
19.4.1 药物滥用 360
19.4.2 毒品的分类及对人的影响 361
19.4.3 毒品对暴力攻击的影响 361
19.4.4 戒毒效果评估 362
参考文献 364
后记 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