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第一章 学校德育环境建设与学生道德成长 17
第一节 学校德育环境概述 18
一、学校德育环境的涵义 19
二、学校德育环境的分类 20
三、学校德育环境的功能 21
第二节 学校德育环境 22
一、学生德性修炼的场域 22
二、学生人格成长的载体 29
三、学生精神成长的家园 31
第三节 学校环境建设:修炼学生的环境能力 32
第二章 价值一元取向与学校德育环境的反思 35
第一节 价值一元取向——学校德育环境的历史标签 35
第二节 价值一元取向——学校德育环境的刻板印象 40
第三节 价值一元取向——学校德育的无我倾向 46
一、学校德育环境中的“集体道德”倾向 46
二、学校德育环境中的“知性道德”倾向 47
三、学校德育环境中的“虚饰道德”倾向 48
四、学校德育环境中的“道德灌输”倾向 49
第三章 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学校德育环境的重建 53
第一节 学校德育环境重建的研究现状 54
第二节 学校德育环境重建的时代背景 57
一、同住地球村 58
二、开放的信息 59
三、外面的世界 61
四、反哺的教育 62
第三节 变革时代对学校德育环境的影响 63
第四节 学校德育环境重建的价值立场 65
第五节 学校德育环境的变化与重建 67
一、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学校德育环境的变化 67
二、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学校德育环境的重建 69
第四章 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学校德育环境调查报告 75
第一节 调查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75
一、问题的提出 75
二、调查的目的 76
三、调查方案的实施 76
第二节 调查结果与分析 77
一、社会(社区)德育环境的营造 78
二、家庭德育环境的营造 80
三、学校德育环境的营造 81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93
第五章 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学生成长中的道德冲突 95
第一节 道德冲突的涵义、特点和功能 95
一、道德冲突的涵义 95
二、道德冲突的特点 97
三、道德冲突的功能 102
第二节 道德冲突的现实意义 103
第三节 价值多元化背景下道德冲突环境解析 108
一、道德冲突环境的特点 109
二、道德冲突环境的基本构成及其影响 110
第四节 建立基于道德冲突的环境教育机制 112
一、化解、调节道德冲突基本原则 112
二、建立“发现——内化——外化”的道德冲突平衡机制 115
第六章 价值多元取向与学校生命德育环境建设 119
第一节 学校生命德育环境建设的时代呼唤与现实反思 119
一、“为生命德育奠基”——学校生命德育环境建设的时代呼唤 119
二、“失落的主体生命”——学校生命德育环境建设的现实反思 124
第二节 学校生命德育环境建设的价值诉求与基本目标 128
一、“保卫生命的尊严”——学校生命德育环境建设的价值诉求 128
二、“追求生命的品质”——学校生命德育环境建设的基本目标 135
第七章 价值多元取向与学校生态德育环境建设 141
第一节 学校生态德育环境概述 142
第二节 “生态人性化与人的生态化”——学校生态德育环境建设的价值诉求 145
一、“生态的人性化”和“人的生态化” 146
二、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148
第三节 “零散化、浅表化、狭窄化、成人化”——学校生态德育环境的现实反思 150
第四节 “自在性、生成性、丰富性、整体性”——学校生态德育环境建设的原则 152
第五节 “生态化人、环境育人”——创设“基于生态环境的德育” 154
第六节 “学校德化、环境教化”——营造“基于德育的生态环境” 156
第八章 价值多元取向与学校生活德育环境建设 159
第一节 学校生活德育环境概述 159
一、道德需要产生于生活世界 159
二、学校德育环境的生活蕴含 161
第二节 “学校德育回归生活世界”——学校生活德育环境建设的价值诉求 163
一、让学校德育回归生活世界 163
二、引导学生认识生活的意义 165
三、培养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 166
四、实现学校、家庭、社会之融通 167
第三节 “学校德育的孤岛化现象”——学校生活德育环境建设的现实反思 168
一、学校德育的非生活化 168
二、学校、家庭、社区德育环境的分裂 170
第四节 “学校德育的生活化实践”——学校德育环境建设的基本策略 172
一、营造生活教化的学校育人环境 172
二、构建多维互动的整体育人环境 174
第九章 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学校审美德育环境建设 179
第一节 道德的审美性格与学校德育审美化 180
一、道德的审美性格 180
二、学校德育审美化 182
第二节 道德教育的审美价值与道德主体的审美素质 183
一、道德教育的审美价值 183
二、道德主体的审美素质 184
第三节 审美德育与学校德育环境建设 187
一、审美德育的教育价值 187
二、“以美立德,以美储德,以美扬德” 189
三、学校德育环境建设中的审美原则 190
附件 193
主要参考文献 207
后记 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