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治安紧急事件概还 1
一 治安紧急事件概念 2
二 治安紧急事件构成 5
三 治安紧急事件特征 8
四 研究处置治安紧急事件的意义 12
第二章 群体行为基本原理 16
一 社会群体特征 16
二 人群与人群行为 19
三 群体的基本理论 20
四 群体行为产生的一般条件 24
五 社会从众行为与群体内聚力 28
六 谣言与群体行为 33
第三章 治安紧急事件种类 40
一 划分种类的依据 40
二 因社会和政治原因引起的治安紧急事件 45
第四章 治安紧急事件成因 73
一 政治因素 74
二 经济因素 83
三 社会因素 88
四 心理因素 95
五 自然因素 100
第五章 治安紧急事件处置原则 103
一 坚持党委、政府领导下的协调一致原则 104
二 预防为主、疏导教育原则 107
三 迅速及时原则 111
四 统一指挥、整体作战原则 113
五 因事施策、区别对待原则 117
六 确保重点原则 119
七 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原则 122
第六章 治安紧急事件处置机制 126
一 机构设置 126
二 信息情报 135
三 工作预案 144
四 教育训练 148
五 法律准备 156
六 武器装备 161
第七章 处置治安紧急事件依据与权限 170
一 宪法依据 170
二 普通法依据 175
三 特别法令 190
四 政府在处置治安紧急事件中的职责 200
五 警察在处置治安紧急事件中的权力 204
第八章 治安紧急事件处置一般方法 209
一 群体性治安紧急事件的处置 209
二 个体引发治安紧急事件的处置 218
第九章 几类主要治安紧急事件处置方法 228
一 非法集会、游行、示威、静坐的处置 229
二 骚乱、暴乱事件的处置 233
三 罢工、罢课、罢市事件的处置 238
四 劫机、劫船、劫持人质事件的处置 241
五 暗杀事件的处置 248
六 持抢杀人、抢劫及爆炸等事件的处置 252
七 大型文体活动发生闹事与械斗事件的处置 256
八 暴狱、劫狱、劫法场的处置 260
九 自然因素引发事件的处置 265
第十章 处置治安紧急事件指挥艺术 268
一 指挥员必备的素质 268
二 指挥要略 276
三 临战决策 284
四 临战指挥的一般程序 290
五 临战指挥的主要措施 300
第十一章 紧急状态与戒严 305
一 紧急状态宣布程序、措施 305
二 戒严的历史与现状 313
三 新中国戒严的具体实践 329
第十二章 处置治安紧急事件国际合作 334
一 国际合作的法律依据 335
二 国际合作的基本方式 337
三 国际刑警组织的合作 358
第十三章 处置治安紧急事件应注意的问题 371
一 坚持依法办事谨防滥施权威 371
二 讲究策略方法、反对简单粗暴 375
三 控制使用武器警械、严禁侵犯人身权利 379
四 精诚团结合作、杜绝各行其是 383
五 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386
第十四章 处置治安紧急事件法律适用 390
一 骚乱、暴乱、暴狱、械斗等群体暴力行为 390
二 放火、爆炸、破坏交通工具等危害公共安全行为 399
三 劫机、劫船行为、劫车 402
四 劫持人质、暗杀等行为 403
五 违反集会、游行、示威管理行为 405
第十五章 治安紧急事件防治对策 409
一 发展社会生产 端正社会风气 410
二 进行正面教育 增强公民素质 413
三 强化信息情报 掌握社会动向 421
四 坚持疏导方针 缓解社会矛盾 426
五 严格依法制裁 维护法制尊严 430
六 更新警察装备 提高实战能力 434
七 加强预测研究 驾驭治安局势 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