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藏族历史宗教研究 3
也谈西藏的地位问题 3
西藏高原也是原始人类的故乡 9
略论西藏的原始文化与中原地区的关系——兼论西藏原始文化的一些地方特点 18
中华大地上的三大考古文化系统和民族系统 32
藏族源于“发羌”的几点质疑 42
古代藏族同化、融合西山诸羌与嘉戎藏族的形成 57
论古代羌人与藏族的历史渊源关系 72
拉萨的历史沿革 88
木雅藏族的形成及其族属考辨 107
新龙谷日的石棺葬及其族属问题 123
略论藏族古代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渊源关系 131
“茶马古道”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初探 160
横断山系的康区 172
甘孜藏族地区的古代居民 180
隋唐时的西山诸羌与吐蕃的兴起 205
元代的甘孜藏族地区 218
明代的甘孜藏族地区 241
清朝统治下的甘孜藏族地区 268
清末的改土归流和民族矛盾 300
邛山的怒火和布鲁曼起义 327
康巴人反抗西方殖民主义者的斗争 347
略述民国时期甘孜藏区的历史事件 362
中国工农红军经过甘孜藏族地区 389
甘孜藏区的解放和建州 400
西藏传统社会中的宗教信仰 411
藏族苯教的起源与发展问题探讨 434
论藏族苯教的神 451
藏族苯教的巫师及其巫术活动 476
论南方少数民族古代哲学的共性和个性 493
亟待整理发掘的文化宝库——藏文历史档案 500
读三本藏学名著有感 506
托林寺踏古 512
第二部分 藏族社会文化研究 523
解放前藏族牧民的生产方式——对川西北一个藏族游牧部落联盟的调查 523
对解放前四川色达草原游牧部落社会的研究 542
色达牧区的嫁妆和聘礼——川西藏族牧区的人类学专题调查之一 554
阿里农村的传统土地制度和社会结构 571
西藏阿里传统税收制度之比较研究 584
“骨系”(rus)与亲属、继嗣、身份和地位——尼泊尔尼巴(nyinba)藏族的“骨系”理论 612
《藏北牧民》导言 631
藏北传统的游牧生产 639
藏北传统的草场所有权和牲畜租佃关系 658
藏北传统的差税、牧工、牧主 665
西藏现代化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占87%以上人口的农牧民的现代化问题 684
西藏家庭结构和功能变迁初探 699
拉萨的人口与民族 725
都市化与堆龙德庆乡村的变迁 762
关于藏区天然林保护与实施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几个问题 787
沿着茶马古道西行康区 797
《西藏百户家庭调查》绪论 822
马丽华与《西行阿里》 839
梁钊韬与我的民族考古研究 847
中国藏学研究的几点思考——纪念导师李有义九十诞辰有感 859
试论藏族戏剧的源流、特点及其他 869
了解西藏文化的百叶窗——《中国民族文化大观·藏族 门巴族 珞巴族》读后感 901
首届“西藏和喜马拉雅人类学国际学术会”散记 906
一位美国人类学家眼中的西藏牧民——评梅尔文·戈尔斯坦及其《西藏西部牧民》 910
中国西藏文化的人类学研究 915
略论藏语辅音韵尾的几个问题 929
略论康巴人和康巴文化的特点 942
西藏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人类学学者访谈录 949
公民参与,西藏民族区域自治发展的动力 990
瓦虚色达:东部藏区的一个游牧部落群体 998
第三部分 人类学与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1017
人类学与人类文化 1017
人类学与人类学的分支 1023
人类社会文化的进化 1032
从采食到农业 1040
前工业社会的经济 1048
婚姻与家庭 1055
亲属关系与亲属称谓 1068
酋长、国家、城市与文明 1077
宗教行为的多样性 1084
文化与人格 1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