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渎职侵权办案一本通》PDF下载

  • 购买积分:17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缪树权,上官春光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10201080
  • 页数:586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查办渎职侵权犯罪为主线,以渎职侵权犯罪的司法适用和渎职侵权侦查办案程序与规则为主要内容,对反渎职侵权办案所必须掌握的刑事实体和刑事程序知识进行了系统性的归纳和总结,为一线侦查人员办理渎职侵权犯罪案件提供最实用、最全面、最方便和权威的指导与帮助。

上篇 渎职侵权犯罪的司法适用 1

第一部分 渎职犯罪案件 1

一、渎职罪共性问题的理解和认定 1

(一)渎职罪主体的理解和认定 1

(二)“从事公务”的含义和特征 5

(三)渎职罪是否都属于结果犯 6

(四)非物质损失的理解和认定 7

(五)间接经济损失的理解和认定 8

(六)渎职罪之间的法条竞合的认定和处理 8

(七)渎职罪有相伴的共生犯罪时,行为人性质的认定 9

(八)渎职罪“基础案”的认定和处理 10

(九)渎职等职务犯罪案件自首、立功的认定 11

1.关于自首 11

2.关于立功 12

【办案法律依据】 13

(一)立法解释 13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章渎职罪主体适用问题的解释》(2002年12月28日) 13

(二)司法解释 13

1.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刑事诉讼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规定》(1998年1月19日)(节录) 13

2.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企业事业单位的公安机构在机构改革过程中其工作人员能否构成渎职侵权犯罪主体问题的批复》(2002年5月16日 高检发释字〔2002〕 3号) 13

3.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2006年7月26日 高检发释字〔2006〕 2号)(节录) 14

(三)司法意见 14

1.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四)〉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章渎职罪主体适用问题的解释〉的通知》(2003年1月14日 高检发研字〔2003〕 1号)(节录) 14

2.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职务犯罪案件认定自首、立功等量刑情节若干问题的意见》(2009年3月20日) 14

(四)会议纪要 16

最高人民法院《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2003年11月13日法〔2003〕 167号)(节录) 16

二、滥用职权罪 17

【概念与构成】 17

【立案标准】 19

1.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2006年7月26日 高检发释字〔2006〕 2号)(节录) 19

2.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的渎职侵权重特大案件标准(试行)》 (2002年1月1日 高检发〔2001〕 13号)(节录) 20

【司法认定】 20

(一)如何理解滥用职权罪中的“职权” 20

(二)如何理解“超越职权,违法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规定处理公务”的规定 21

(三)滥用职权是否包含放弃职责 22

(四)本罪罪与非罪的界限 22

(五)本罪与本章其他罪的法条竞合关系 23

(六)行为人收受贿赂后又滥用职权的定性 23

(七)本罪与贪污罪的竞合问题 23

【刑事责任】 23

【办案法律依据】 23

(一)法律法规 23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3月14日修订)(节录) 23

2.《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2002年修正)》 (1985年10月1日)(节录) 24

3.《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1996年修正)》(1986年10月1日)(节录) 24

4.《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1988年1月1日)(节录) 24

5.《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1993年12月1日)(节录) 24

6.《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1995年10月25日)(节录) 24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1996年3月1日)(节录) 24

8.《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1996年10月1日)(节录) 24

9.《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1996年10月1日)(节录) 25

10.《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1996年12月1日)(节录) 25

11.《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1997年1月1日)(节录) 25

12.《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1998年10月1日)(节录) 25

13.《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2005年修订)》(1999年7月1日)(节录) 25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11月1日)(节录) 25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2003年10月1日)(节录) 26

16.《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2004年1月1日)(节录) 26

17.《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2004年1月1日)(节录) 26

18.《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4年7月1日)(节录) 26

19.《食盐专营办法》(1995年5月27日 国务院令第197号)(节录) 27

20.《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办法》(1996年1月25日国务院令第192号)(节录) 27

21.《城市道路管理条例》(1996年10月1日 国务院令第198号)(节录) 27

22.《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1997年1月1日国务院令第204号)(节录) 27

23.《电影管理条例》(2002年2月1日 国务院令2001年第342号)(节录) 27

24.《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3月15日 国务院令第344号)(节录) 27

25.《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2002年5月12日国务院令第352号)(节录) 28

26.《禁止使用童工规定》(2002年12月1日 国务院令第364号)(节录) 28

27.《退耕还林条例》(2003年1月20日 国务院令第367号)(节录) 28

28.《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003年3月11日 国务院令第373号)(节录) 29

29.《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2005年9月3日 国务院令第446号)(节录) 29

(二)立法解释 30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1998年12月29日)(节录) 30

(三)司法解释 30

1.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依法查处盗窃、抢劫机动车案件的规定》(1998年5月8日 公通字〔1998〕 31号)(节录) 30

2.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镇财政所所长是否适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批复》(2000年5月4日 高检发研字〔2000〕 9号) 31

3.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合同制民警能否成为玩忽职守罪主体问题的批复》(2000年10月9日 高检发研字〔2000〕 20号) 31

4.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属工人编制的乡(镇)工商所所长能否依照刑法第397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问题的批复》(2000年10月31日 高检发研字〔2000〕 23号) 31

5.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3年5月15日 法释〔2003〕 8号)(节录) 31

6.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毒鼠强等禁用剧毒化学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3年10月1日 法释〔2003〕 14号)(节录) 31

7.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油气、破坏油气设备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7年1月19日 法释〔2007〕 3号)(节录) 32

8.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矿山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7年3月1日法释〔2007〕 5号)(节录) 32

(四)司法意见 32

1.司法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认真办理公证人员玩忽职守案件的通知》(1992年3月21日 司发通〔1992〕 037号)(节录) 32

2.最高人民检察院研究室《关于买卖尚未加盖印章的空白〈边境证〉行为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答复》(2002年9月25日〔2002〕高检研发第19号) 33

3.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关于对海事局工作人员如何使用法律问题的答复》(2003年1月13日〔2003〕高检研发第1号) 34

4.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严格执行刑事诉讼法,切实纠防超期羁押期限的通知》(2003年11月12日法〔2003〕 163号)(节录) 34

三、玩忽职守罪 35

【概念与构成】 35

【立案标准】 36

1.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2006年7月26日 高检发释字〔2006〕 2号)(节录) 36

2.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的渎职侵权重特大案件标准(试行)》 (2002年1月1日 高检发〔2001〕 13号)(节录) 37

【司法认定】 37

(一)玩忽职守罪客观行为的理解和认定 37

(二)如何认定玩忽职守罪的因果关系 38

1.职务关联性 38

2.偶然因果关系的多发性 39

3.间接因果关系的常见性 39

4.多样性 40

(三)玩忽职守罪与非罪的界限 40

1.玩忽职守罪与一般玩忽职守行为的界限 40

2.玩忽职守罪与工作失误的界限 41

(四)玩忽职守罪与相关犯罪的界限 41

1.如何区分玩忽职守罪和滥用职权罪 41

2.玩忽职守罪与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的界限 43

3.玩忽职守罪与本章其他玩忽职守犯罪的界限 43

【刑事责任】 43

【办案法律依据】 43

四、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和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 44

【概念与构成】 44

【立案标准】 46

1.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2006年7月26日 高检发释字〔2006〕 2号)(节录) 46

2.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的渎职侵权重特大案件标准(试行)》(2002年1月1日 高检发〔2001〕 13号)(节录) 47

【司法认定】 48

(一)如何理解“国家秘密” 48

1.国家秘密的概念 48

2.国家秘密的特征 48

3.国家秘密的范围 49

4.国家秘密与工作秘密、商业秘密的区别 49

(二)两罪罪与非罪的界限 51

(三)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与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界限 52

(四)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与为境外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罪的界限 53

(五)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与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的界限 54

【刑事责任】 54

【办案法律依据】 54

(一)法律法规 54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3月14日修订)(节录) 54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2000年修正)》 (1985年4月1日)(节录) 54

3.《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1989年5月1日)(节录) 55

4.《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银行法(2003年修正)》 (1995年3月8日)(节录) 55

5.《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2001年修正)》 (1995年7月1日)(节录) 55

6.《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2001年修正)》 (1995年7月1日)(节录) 55

7.《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编制出版管理条例》(1995年10月1日国务院令第180号)(节录) 55

8.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2000年12月28日)(节录) 55

(二)司法解释 55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1年1月22日)(节录) 55

2.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2001年6月11日 法释〔2001〕 19号)(节录) 56

(三)司法意见 56

最高人民法院、国家保密局《关于执行〈关于审理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有关问题的通知》(2001年8月22日〔2001〕117号) 56

(四)部门规章 56

1.国家科委、国家保密局《科学技术保密规定》(1995年1月6日 国家科委、国家保密局令第20号)(节录) 56

2.科学技术部、国家保密局、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家秘密技术出口审查规定》(1998年10月30日 国科发计字〔1998〕 425号)(节录) 57

五、徇私枉法罪 57

【概念与构成】 57

【立案标准】 58

1.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2006年7月26日 高检发释字(2006) 2号)(节录) 58

2.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的渎职侵权重特大案件标准(试行)》(2002年1月1日 高检发〔2001〕 13号)(节录) 59

【司法认定】 59

(一)“徇私”的理解和认定 59

1.“徇私”是主观内容还是客观表现 59

2.“徇私”是否是本罪的必备构成要件 59

3.“徇私”的内涵是什么 60

(二)如何理解“有罪的人” 61

(三)“枉法”的理解和认定 61

(四)行为人利用职务之便是否为本罪的构成要件 62

(五)违法采取或变更强制措施的认定 63

1.对明知是无罪的人采取强制措施的,行为人是否构成徇私枉法罪 63

2.对明知是有罪的人不采取强制措施或者违法撤销、变更强制措施,行为人是否构成徇私枉法罪 63

(六)如何办理故重故轻追诉的案件 63

(七)本罪罪与非罪的界限 64

(八)本罪与相关犯罪的界限 64

1.本罪与枉法裁判罪的界限 64

2.本罪与报复陷害罪的界限 64

3.本罪与伪证罪的界限 65

4.本罪与包庇罪的界限 65

5.本罪与诬告陷害罪的界限 65

(九)本罪的既遂与未遂问题 65

(十)本罪一罪与数罪的认定 65

【刑事责任】 66

【办案法律依据】 66

(一)法律法规 66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3月14日修订)(节录) 6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2001年修正)》 (1995年7月1日)(节录) 66

3.《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2001年修正)》(1995年7月1日)(节录) 66

(二)司法意见 67

1.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错案责任追究条例(试行)》(1998年7月17日)(节录) 67

2.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关于非司法工作人员是否可以构成徇私枉法罪共犯问题的答复》(2003年4月16日〔2003〕高检研发第11号) 67

六、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 67

【概念与构成】 67

【立案标准】 68

1.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2006年7月26日 高检发释字(2006) 2号)(节录) 68

2.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的渎职侵权重特大案件标准(试行)》 (2002年1月1日 高检发〔2001〕 13号)(节录) 68

【司法认定】 69

(一)枉法调解是否构成民事枉法裁判罪 69

(二)“集体讨论”的枉法裁判行为责任如何界定 70

(三)关于下级法官执行上级违法命令而作出的民事、行政枉法裁判问题 71

(四)追究行为人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刑事责任的时间问题 72

(五)本罪罪与非罪的界限 72

(六)本罪与徇私枉法罪的界限 72

【刑事责任】 73

【办案法律依据】 7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3月14日修订)(节录) 73

七、执行判决、裁定失职罪和执行判决、裁定滥用职权罪 73

【概念与构成】 73

【立案标准】 75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2006年7月26日 高检发释字(2006) 2号)(节录) 75

【司法认定】 76

(一)如何理解两罪中的“司法工作人员” 76

(二)如何理解两罪中的“判决、裁定” 77

(三)执行判决、裁定滥用职权罪与滥用职权罪的界定 78

(四)执行判决、裁定失职罪与玩忽职守罪的界定 78

(五)执行判决、裁定滥用职权罪与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界定 79

【刑事责任】 80

【办案法律依据】 80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3月14日修订)(节录) 80

八、枉法仲裁罪 80

【概念与构成】 80

【司法认定】 83

(一)枉法仲裁罪的“故意”的理解和认定 83

(二)枉法仲裁罪与非罪的区分 83

(三)枉法仲裁罪与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的界限 84

(四)枉法仲裁罪与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的界限 84

(五)受贿而枉法仲裁的情形罪数形态的认定 84

【刑事责任】 84

【办案法律依据】 85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3月14日修订)(节录) 85

九、私放在押人员罪和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 85

【概念与构成】 85

【立案标准】 87

1.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2006年7月26日 高检发释字(2006) 2号)(节录) 87

2.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的渎职侵权重特大案件标准(试行)》 (2002年1月1日 高检发〔2001〕 13号)(节录) 88

【司法认定】 89

(一)关于私放在押人员罪的既遂与未遂的标准问题 89

(二)“临时私放”的行为如何认定 89

(三)如何理解“在押人员” 89

(四)在押人员构成脱逃罪是否是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成立的前提 91

(五)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罪与非罪的界限 91

(六)私放在押人员罪与徇私枉法罪的界限 91

【刑事责任】 92

【办案法律依据】 92

(一)法律法规 92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3月14日修订)(节录) 92

2.《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1994年12月29日)(节录) 92

(二)司法解释 92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未被公安机关正式录用的人员、狱医能否构成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主体问题的批复》(2000年9月22日 法释〔2000〕 28号) 92

2.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工人等非监管机关在编监管人员私放在押人员行为和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行为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2001年3月2日 高检发释字〔2001〕 2号) 93

十、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 93

【概念与构成】 93

【立案标准】 95

1.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2006年7月26日 高检发释字(2006) 2号)(节录) 95

2.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的渎职侵权重特大案件标准(试行)》 (2002年1月1日 高检发〔2001〕 13号)(节录) 95

【司法认定】 96

(一)如何理解本罪的“减刑” 96

1.对死缓犯的减刑 96

2.对附加刑的减刑 96

(二)对于符合条件的罪犯却故意不予办理的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行为应如何处理 98

(三)没有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建议权、决定权和监督权的司法工作人员为罪犯伪造立功材料应当如何定性 98

(四)本罪罪与非罪的界限 99

(五)本罪与徇私枉法罪的界限 99

【刑事责任】 99

【办案法律依据】 99

(一)法律法规 99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3月14日修订)(节录) 99

(二)司法意见 99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关于劳教工作干警适用刑法关于司法工作人员规定的通知》(1986年7月10日 法工委发文〔1986〕 32号) 99

十一、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 100

【概念与构成】 100

【立案标准】 101

1.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2006年7月26日 高检发释字(2006) 2号)(节录) 101

2.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的渎职侵权重特大案件标准(试行)》 (2002年1月1日 高检发〔2001〕 13号)(节录) 102

【司法认定】 102

(一)本罪的主体——行政执法人员的范围的理解和认定 102

(二)公安人员能否成为本罪的主体 103

(三)纪检、监察人员是否属于本罪的主体 103

(四)本罪“应移交的对象”是指犯罪嫌疑人还是刑事案件 104

(五)“不移交”是否限于“不直接向司法机关移交” 105

(六)本罪与国家工作人员工作失误的界限 105

(七)本罪与徇私枉法罪的界限 105

(八)本罪与包庇罪的界限 106

【刑事责任】 106

【办案法律依据】 106

(一)法律法规 106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3月14日修订)(节录) 106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1996年10月1日)(节录) 106

3.《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1997年5月9日)(节录) 106

4.《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2001年7月9日国务院令第310号)(节录) 107

(二)司法解释 109

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办理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2001年12月3日 高检发释字〔2001〕 4号) 109

(三)部门意见 111

公安部《关于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适用法律和政策有关问题的意见》(2000年3月24日)(节录) 111

十二、滥用管理公司、证券职权罪 111

【概念与构成】 111

【立案标准】 114

1.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2006年7月26日 高检发释字(2006) 2号)(节录) 114

2.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的渎职侵权重特大案件标准(试行)》 (2002年1月1日 高检发〔2001〕 13号)(节录) 114

【司法认定】 115

(一)如何理解本罪的主体范围 115

(二)关于上级部门强令实施滥用管理公司、证券职权行为的处理 116

(三)本罪与相关犯罪的界限 116

1.本罪与滥用职权罪的界限 116

2.本罪与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的界限 116

【刑事责任】 116

【办案法律依据】 117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3月14日修订)(节录) 11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05年修订)》(1994年7月1日)(节录) 117

3.《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2002年修正)》(1995年10月1日)(节录) 117

4.《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2005年修订)》(1999年7月1日)(节录) 117

5.《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2004年6月1日)(节录) 117

十三、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 118

【概念与构成】 118

【立案标准】 119

1.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2006年7月26日 高检发释字〔2006〕 2号)(节录) 119

2.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的渎职侵权重特大案件标准(试行)》(2002年1月1日 高检发〔2001〕 13号)(节录) 120

【司法认定】 120

(一)税务机关工作人员明知纳税人偷税,为徇私情、私利故意不征、少征税款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120

(二)因徇私故意不采取税收保全和税收强制执行措施的行为如何定性 121

(三)税收罚款是否属于应纳税款的范围 122

(四)擅自决定缓征税款的行为是否属于不征、少征应征税款的行为 122

(五)本罪罪与非罪的区别 123

(六)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与偷税共同犯罪的区别 123

【刑事责任】 124

【办案法律依据】 124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3月14日修订)(节录) 124

2.《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1993年1月1日)(节录) 124

十四、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罪 125

【概念与构成】 125

【立案标准】 128

1.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2006年7月26日 高检发释字〔2006〕 2号)(节录) 128

2.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的渎职侵权重特大案件标准(试行)》 (2002年1月1日 高检发〔2001〕 13号)(节录) 129

【司法认定】 129

(一)本罪罪与非罪的界限 129

(二)本罪与相关犯罪的界限 129

1.本罪与诈骗罪、骗取国家出口退税罪、偷税罪、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等犯罪的界限 129

2.本罪与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的界限 129

【刑事责任】 130

【办案法律依据】 1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3月14日修订)(节录) 130

十五、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 130

【概念与构成】 130

【立案标准】 132

1.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2006年7月26日 高检发释字〔2006〕 2号)(节录) 132

2.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的渎职侵权重特大案件标准(试行)》 (2002年1月1日 高检发〔2001〕 13号)(节录) 132

【司法认定】 132

(一)本罪与骗取出口退税罪共犯的界限 132

(二)本罪与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罪的界限 133

(三)本罪中的一罪与数罪问题 133

【刑事责任】 134

【办案法律依据】 134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3月14日修订)(节录) 134

十六、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 135

【概念与构成】 135

【立案标准】 136

1.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2006年7月26日 高检发释字〔2006〕 2号)(节录) 136

2.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的渎职侵权重特大案件标准(试行)》 (2002年1月1日 高检发〔2001〕 13号)(节录) 136

【司法认定】 136

(一)如何理解本罪中的“合同” 136

(二)如何理解本罪的客观表现 137

(三)本罪中的“诈骗”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138

(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与诈骗犯罪分子通谋的定罪问题 139

【刑事责任】 139

【办案法律依据】 139

(一)法律法规 139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3月14日修订)(节录) 139

(二)会议纪要 139

最高人民法院《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2003年11月13日法〔2003〕 167号)(节录) 139

十七、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罪 140

【概念与构成】 140

【立案标准】 142

1.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2006年7月26日 高检发释字〔2006〕 2号)(节录) 142

2.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的渎职侵权重特大案件标准(试行)》 (2002年1月1日 高检发〔2001〕 13号)(节录) 143

【司法认定】 143

(一)本罪罪与非罪的界限 143

(二)本罪与相关犯罪的界限 143

1.本罪与滥伐林木罪的界限 143

2.本罪与滥用职权罪的界限 144

【刑事责任】 144

【办案法律依据】 144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3月14日修订)(节录) 14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年修正)》 (1985年1月1日)(节录) 144

十八、环境监管失职罪 145

【概念与构成】 145

【立案标准】 147

1.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2006年7月26日 高检发释字〔2006〕 2号)(节录) 147

2.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的渎职侵权重特大案件标准(试行)》 (2002年1月1日 高检发〔2001〕 13号)(节录) 147

【司法认定】 147

(一)本罪罪与非罪的界限 147

(二)此罪与彼罪的界限 148

1.环境监管失职罪与玩忽职守罪的界限 148

2.环境监管失职罪与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界限 148

【刑事责任】 149

【办案法律依据】 149

(一)法律法规 149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3月14日修订)(节录) 14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修正)》 (1984年11月1日)(节录) 149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节录) 150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6年4月1日)(节录) 150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节录) 150

6.《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2000年4月1日)(节录) 150

7.《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9月1日)(节录) 151

(二)司法解释 15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6年7月28 日 法释〔2006 〕 4号)(节录) 151

十九、传染病防治失职罪 152

【概念与构成】 152

【立案标准】 153

1.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2006年7月26日 高检发释字〔2006〕 2号)(节录) 153

2.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的渎职侵权重特大案件标准(试行)》 (2002年1月1日 高检发〔2001〕 13号)(节录) 154

【司法认定】 154

(一)“严重不负责任”的理解和认定 154

(二)“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理解 155

(三)本罪的主观罪过是否包含故意 156

(四)本罪的犯罪主体都包含哪些人 157

(五)传染病防治失职罪与工作失误的界限 157

【刑事责任】 158

【办案法律依据】 158

(一)法律法规 158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3月14日修正)(节录) 158

2.《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004年修订)》(节录) 158

(二)司法解释 167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3年5月15日 法释〔2003〕 8号)(节录) 167

二十、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 168

【概念与构成】 168

【立案标准】 169

1.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2006年7月26日 高检发释字〔2006〕 2号)(节录) 169

2.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的渎职侵权重特大案件标准(试行)》(2002年1月1日 高检发〔2001〕 13号)(节录) 169

【司法认定】 170

(一)什么是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 170

(二)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的主体包括哪些人 173

(三)本罪与相关犯罪的界限 173

1.本罪与非法占用农用土地罪的界限 173

2.本罪与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的界限 174

【刑事责任】 174

【办案法律依据】 174

(一)法律法规 174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3月14日修订)(节录) 174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修正)》 (1999年1月1日)(节录) 174

3.《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2003年3月1日)(节录) 175

(二)立法解释 175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八条、第三百四十二条、第四百一十条的解释》(2002年1月1日) 175

(三)司法解释 175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土地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0年6月22日 法释〔2000〕 14号)(节录) 175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林地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5年12月30日 法释〔2005〕 15号)(节录) 176

二十一、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罪 177

【概念与构成】 177

【立案标准】 178

1.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2006年7月26日 高检发释字〔2006〕 2号)(节录) 178

2.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的渎职侵权重特大案件标准(试行)》 (2002年1月1日 高检发〔2001〕 13号)(节录) 178

【司法认定】 179

(一)如何理解“国有土地”和“国有土地使用权” 179

(二)非法低价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行为是否能以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罪论处 180

(三)如何认定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价格 180

(四)本罪罪与非罪的界限 182

【刑事责任】 182

【办案法律依据】 182

(一)法律法规 182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3月14日修订)(节录) 18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修正)》 (1999年1月1日)(节录) 182

(二)立法解释 183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八条、第三百四十二条、第四百一十条的解释》(2002年1月1日) 183

(三)司法解释 183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土地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0年6月22日 法释〔2000〕 14号)(节录) 183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林地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5年12月30日 法释〔2005〕 15号)(节录) 183

二十二、放纵走私罪 184

【概念与构成】 184

【立案标准】 185

1.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2006年7月26日 高检发释字〔2006〕 2号)(节录) 185

2.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的渎职侵权重特大案件标准(试行)》(2002年1月1日 高检发〔2001〕 13号)(节录) 186

【司法认定】 186

(一)海关工作人员明知走私人的走私行为而放纵的,应如何认定 186

(二)海关工作人员在办理走私案件中,对应当移交司法机关的案件不移交,如何认定 186

(三)本罪罪与非罪的界限 187

(四)本罪与玩忽职守罪的界限 187

(五)本罪与放行偷越国(边)境人员罪的界限 187

【刑事责任】 187

【办案法律依据】 187

(一)法律法规 187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3月14日修订)(节录) 18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1987年7月1日)(节录) 18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行政处罚实施细则》(1993年4月1日海关总署第44号令)(节录) 188

(二)司法解释 188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海关总署《关于办理走私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2002年7月8日法〔2002〕 139号)(节录) 188

二十三、商检徇私舞弊罪 188

【概念与构成】 188

【立案标准】 189

1.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2006年7月26日 高检发释字〔2006〕 2号)(节录) 189

2.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的渎职侵权重特大案件标准(试行)》(2002年1月1日)(节录) 190

【司法认定】 190

(一)本罪罪与非罪的界限 190

(二)本罪与相关犯罪的界限 190

1.本罪与滥用职权罪的界限 190

2.本罪与逃避商检罪的界限 190

【刑事责任】 191

【办案法律依据】 191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3月14日修订)(节录) 191

2.《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2002年修正)》 (1989年8月1日)(节录) 191

3.《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1992年10月23日 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第5号令)(节录) 191

二十四、商检失职罪 192

【概念与构成】 192

【立案标准】 193

1.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2006年7月26日 高检发释字〔2006〕 2号)(节录) 193

2.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的渎职侵权重特大案件标准(试行)》(2002年1月1日)(节录) 194

【司法认定】 194

(一)本罪罪与非罪的界限 194

(二)本罪与玩忽职守罪的界限 194

(三)本罪与重大责任事故罪的界限 194

【刑事责任】 195

【办案法律依据】 195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3月14日修订)(节录) 195

2.《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2002年修正)》(1989年8月1日)(节录) 195

3.《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1992年10月23日 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第5号令)(节录) 195

二十五、动植物检疫徇私舞弊罪 195

【概念与构成】 195

【立案标准】 197

1.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2006年7月26日 高检发释字〔2006〕 2号)(节录) 197

2.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的渎职侵权重特大案件标准(试行)》 (2002年1月1日 高检发〔2001〕 13号)(节录) 197

【司法认定】 197

(一)本罪罪与非罪的界限 197

(二)本罪与相关犯罪的界限 197

1.本罪与妨害国境卫生检疫罪的界限 197

2.本罪与逃避动植物检疫罪的界限 198

3.本罪与商检徇私舞弊罪的界限 198

(三)本罪一罪与数罪的不同情形 198

【刑事责任】 199

【办案法律依据】 199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3月14日修订)(节录) 199

2.《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1992年4月1日)(节录) 199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1998年1月1日)(节录) 199

二十六、动植物检疫失职罪 199

【概念与构成】 199

【立案标准】 200

1.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2006年7月26日 高检发释字〔2006〕 2号)(节录) 200

2.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的渎职侵权重特大案件标准(试行)》 (2002年1月1日 高检发〔2001〕 13号)(节录) 201

【司法认定】 201

(一)本罪罪与非罪的界限 201

(二)本罪与玩忽职守罪的界限 202

【刑事责任】 202

【办案法律依据】 202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3月14日修订)(节录) 2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1992年4月1日)(节录) 202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1998年1月1日)(节录) 202

二十七、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 203

【概念与构成】 203

【立案标准】 204

1.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2006年7月26日 高检发释字〔2006〕 2号)(节录) 204

2.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的渎职侵权重特大案件标准(试行)》(2002年1月1日 高检发〔2001〕 13号)(节录) 204

【司法认定】 205

(一)本罪罪与非罪的界限 205

(二)本罪与相关犯罪的界限 205

1.本罪与徇私枉法罪的界限 205

2.本罪与窝藏、包庇罪的界限 206

【刑事责任】 206

【办案法律依据】 206

(一)法律法规 206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3月14日修订)(节录) 206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2000年修正)》(1993年9月1日)(节录) 206

3.《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994年1月1日)(节录) 207

(二)司法解释 207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1年4月10日 法释〔2001〕 10号)(节录) 207

二十八、办理偷越国(边)境人员出入境证件罪 207

【概念与构成】 207

【立案标准】 209

1.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2006年7月26日 高检发释字〔2006〕 2号)(节录) 209

2.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的渎职侵权重特大案件标准(试行)》 (2002年1月1日 高检发〔2001〕 13号)(节录) 209

【司法认定】 210

(一)本罪罪与非罪的界限 210

(二)本罪与相关犯罪的界限 210

1.本罪与提供伪造、变造的出入境证件罪的界限 210

2.本罪与放行偷越国(边)境人员罪的界限 211

(三)本罪一罪与数罪的认定 211

【刑事责任】 211

【办案法律依据】 212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3月14日修订)(节录) 2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1986年2月1日)(节录) 212

3.《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实施细则》(1994年7月15日)(节录) 212

二十九、放行偷越国(边)境人员罪 212

【概念与构成】 212

【立案标准】 213

1.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2006年7月26日 高检发释字〔2006〕 2号)(节录) 213

2.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的渎职侵权重特大案件标准(试行)》 (2002年1月1日 高检发〔2001〕 13号)(节录) 213

【司法认定】 214

(一)本罪罪与非罪的界限 214

(二)本罪与相关犯罪的界限 214

1.本罪与为偷越国(边)境人员办理出入境证件罪的界限 214

2.本罪与滥用职权罪的界限 215

(三)本罪一罪与数罪的认定 215

【刑事责任】 215

【办案法律依据】 215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3月14日修订)(节录) 215

2.《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1986年2月1日)(节录) 216

3.《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实施细则》(1994年7月15日)(节录) 216

三十、不解救被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罪 216

【概念与构成】 216

【立案标准】 218

1.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2006年7月26日 高检发释字〔2006〕 2号)(节录) 218

2.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的渎职侵权重特大案件标准(试行)》 (2002年1月1日 高检发〔2001〕 13号)(节录) 218

【司法认定】 218

(一)注意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 218

(二)本罪与相关犯罪的界限 219

1.本罪与利用职务阻碍解救被拐卖、绑架的妇女、儿童罪的界限 219

2.本罪与玩忽职守罪的界限 219

【刑事责任】 220

【办案法律依据】 220

(一)法律法规 2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3月14日修订)(节录) 220

(二)部门规章 220

公安部《关于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适用法律和政策有关问题的意见》(2000年3月24日 公通字〔2000〕 25号)(节录) 220

三十一、阻碍解救被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罪 221

【概念与构成】 221

【立案标准】 223

1.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2006年7月26日 高检发释字〔2006〕 2号)(节录) 223

2.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的渎职侵权重特大案件标准(试行)》(2002年1月1日 高检发〔2001〕 13号)(节录) 223

【司法认定】 223

(一)本罪罪与非罪的界限 223

(二)本罪与相关犯罪的界限 223

1.本罪与妨害公务罪的界限 223

2.本罪与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罪的界限 224

3.本罪与不解救被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罪的界限 224

【刑事责任】 225

【办案法律依据】 225

(一)法律法规 225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3月14日修订)(节录) 225

(二)部门规章 225

公安部《关于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适用法律和政策有关问题的意见》(2000年3月24日 公通字〔2000〕 25号)(节录) 225

三十二、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 225

【概念与构成】 225

【立案标准】 227

1.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2006年7月26日 高检发释字〔2006〕 2号)(节录) 227

2.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的渎职侵权重特大案件标准(试行)》(2002年1月1日 高检发〔2001〕 13号)(节录) 227

【司法认定】 227

(一)“利用职务之便”是否是本罪的必备要件 227

(二)对本罪中“犯罪分子”的理解 228

(三)本罪罪与非罪的界限 229

(四)本罪与相关犯罪的界限 229

1.本罪与徇私枉法罪的界限 229

2.本罪与窝藏、包庇罪的界限 230

(五)本罪一罪与数罪的认定 230

1.本罪与包庇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竞合 230

2.本罪与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的竞合 231

【刑事责任】 231

【办案法律依据】 232

(一)法律法规 23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3月14日修订)(节录) 232

(二)司法解释 232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依法查处盗窃、抢劫机动车案件的规定》(1998年5月8日 公通字〔1998〕 31号)(节录) 232

(三)部门规章 232

公安部《关于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适用法律和政策有关问题的意见》(2000年3月24日 公通字〔2000〕 25号)(节录) 232

三十三、招收公务员、学生徇私舞弊罪 232

【概念与构成】 232

【立案标准】 234

1.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2006年7月26日 高检发释字〔2006〕 2号)(节录) 234

2.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的渎职侵权重特大案件标准(试行)》 (2002年1月1日 高检发〔2001〕 13号)(节录) 234

【司法认定】 235

(一)本罪主体的认定 235

(二)本罪罪与非罪的界限 236

【刑事责任】 236

【办案法律依据】 236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3月14日修订)(节录) 236

三十四、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 236

【概念与构成】 236

【立案标准】 238

1.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2006年7月26日 高检发释字〔2006〕 2号)(节录) 238

2.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的渎职侵权重特大案件标准(试行)》 (2002年1月1日 高检发〔2001〕 13号)(节录) 238

【司法认定】 239

(一)本罪罪与非罪的界限 239

(二)本罪与玩忽职守罪的界限 239

【刑事责任】 239

【办案法律依据】 239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3月14日修订)(节录) 23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年修正)》 (2002年10月28日)(节录) 239

第二部分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犯罪案件 240

一、非法拘禁罪 240

【概念与构成】 240

【立案标准】 242

1.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2006年7月26日 高检发释字〔2006〕 2号)(节录) 242

2.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的渎职侵权重特大案件标准(试行)》 (2002年1月1日 高检发〔2001〕 13号)(节录) 242

【司法认定】 242

(一)精神病患者、婴儿、醉酒者、昏迷者或熟睡的人能否成为本罪的犯罪对象 242

(二)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行为能否构成本罪 243

(三)非法拘禁罪罪与非罪的界限 244

1.一般非法拘禁行为与非法拘禁罪的界限 244

2.违法拘捕与非法拘禁罪的界限 244

(四)本罪与相关犯罪的界限 245

1.本罪和绑架罪的界限 245

2.非法拘禁罪与刑讯逼供罪的界限 248

(五)非法拘禁罪的一罪与数罪 248

1.非法拘禁罪与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刑讯逼供罪及暴力取证罪的牵连、竞合 248

2.非法拘禁罪与妨害公务罪的想象竞合 248

3.非法拘禁罪与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的想象竞合 249

【刑事责任】 250

【办案法律依据】 250

(一)法律法规 250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3月14日修订)(节录) 25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1982年12月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公布施行 根据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3年3月29 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和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修正)(节录) 250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1991年4月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根据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修正)(节录) 251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1993年2月2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节录) 251

5.《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1995年2月28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1995年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号公布1995年2月28日起施行)(节录) 251

6.《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1987年1月2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 根据2000年7月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的决定》修正)(节录) 251

7.《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07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节录) 251

(二)司法解释 251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为索取法律不予保护的债务非法拘禁他人行为如何定罪问题的解释》(2000年6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21次会议通过) 251

2.最高人民检察院《对违法办案、渎职失职若干行为的纪律处分办法》(1998年5月2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九届检察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高检发〔1998〕 12号)(节录) 252

二、非法搜查罪 252

【概念与构成】 252

【立案标准】 253

1.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2006年7月26日 高检发释字〔2006〕 2号)(节录) 253

2.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的渎职侵权重特大案件标准(试行)》 (2002年1月1日 高检发〔2001〕 13号)(节录) 254

【司法认定】 254

(一)本罪罪与非罪的界限 254

1.非法搜查与合法搜查的界限 254

2.本罪与非法搜查违法行为的界限 254

(二)本罪与其他犯罪的界限 254

1.本罪与以非法搜查为手段的其他犯罪的界限 254

2.本罪与非法侵入住宅罪的界限 255

3.本罪与抢劫罪、盗窃罪、侮辱妇女罪等犯罪的界限 255

4.本罪与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盗窃、抢夺国家机关证件罪的界限 255

【刑事责任】 255

【办案法律依据】 255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3月14日修订)(节录) 255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04年3月14日修正)(节录) 255

3.《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1995年2月28日)(节录) 255

4.《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2000年7月8日修正)(节录) 256

5.《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07年6月29日)(节录) 256

三、刑讯逼供罪 256

【概念与构成】 256

【立案标准】 257

1.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2006年7月26日 高检发释字〔2006〕 2号)(节录) 257

2.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的渎职侵权重特大案件标准(试行)》 (2002年1月1日 高检发〔2001〕 13号)(节录) 258

【司法认定】 258

(一)如何理解本罪的主体和对象 258

(二)如何理解和认定“致人伤残、死亡” 259

(三)本罪罪与非罪的界限 260

1.本罪与一般刑讯逼供行为的界限 260

2.刑讯逼供行为与某些错误的审讯方法以及其他一些特定条件下的审讯方法的界限 260

(四)本罪与相关犯罪的界限 260

1.本罪与非法拘禁罪的界限 260

2.本罪与暴力取证罪的界限 261

3.本罪与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的界限 261

【刑事责任】 262

【办案法律依据】 262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3月14日修订)(节录) 26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1993年2月22日)(节录) 262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实施细则》(1994年5月10日)(节录) 262

4.《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1994年12月29日)(节录) 262

5.《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2001年6月30日修正)(节录) 263

6.《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2001年6月30日修正)(节录) 263

7.《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1995年2月28日)(节录) 263

四、暴力取证罪 263

【概念与构成】 263

【立案标准】 264

1.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2006年7月26日 高检发释字〔2006〕 2号)(节录) 264

2.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的渎职侵权重特大案件标准(试行)》 (2002年1月1日 高检发〔2001〕 13号)(节录) 264

【司法认定】 265

(一)如何理解暴力取证罪中“证人”的范围 265

(二)如何理解暴力取证罪中的“暴力” 265

(三)本罪罪与非罪的界限 265

(四)本罪与相关犯罪的界限 266

1.本罪与刑讯逼供罪的界限 266

2.本罪与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的界限 266

【刑事责任】 266

【办案法律依据】 266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3月14日修订)(节录) 266

五、虐待被监管人罪 267

【概念与构成】 267

【立案标准】 268

1.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2006年7月26日 高检发释字〔2006〕 2号)(节录) 268

2.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的渎职侵权重特大案件标准(试行)》(2002年1月1日 高检发〔2001〕 13号)(节录) 268

【司法认定】 269

(一)本罪中的“监管机构”应如何理解 269

(二)在监管机构中担任警戒任务的武装警察能否成为本罪的主体 269

(三)如何理解“殴打、体罚虐待” 269

(四)构成本罪是否要求行为发生在行为人履行监管职责活动过程中 270

(五)本罪罪与非罪的界限 270

(六)本罪与相关犯罪的界限 271

1.本罪与刑讯逼供罪的界限 271

2.本罪与侮辱罪的界限 271

3.本罪与故意伤害罪的界限 271

4.本罪与虐待罪的界限 272

【刑事责任】 272

【办案法律依据】 272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3月14日修订)(节录) 272

2.《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1994年12月29日)(节录) 272

3.《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1995年2月28日)(节录) 272

4.《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守所条例》(1990年3月17日)(节录) 272

5.《关于看守所使用械具问题的通知》(1991年6月17日)(节录) 273

六、报复陷害罪 273

【概念与构成】 273

【立案标准】 274

1.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2006年7月26日 高检发释字〔2006〕 2号)(节录) 274

2.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的渎职侵权重特大案件标准(试行)》 (2002年1月1日 高检发〔2001〕 13号)(节录) 275

【司法认定】 275

(一)本罪罪与非罪的界限 275

(二)本罪与相关犯罪的界限 275

1.本罪与诬告陷害罪的界限 275

2.本罪与打击报复证人罪的界限 276

3.本罪与滥用职权罪的界限 276

【刑事责任】 277

【办案法律依据】 277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3月14日修订)(节录) 27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04年3月14日修正)(节录) 277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1992年4月3日)(节录) 277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3年10月31日)(节录) 278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2006年2月28日修正)(节录) 278

七、破坏选举罪 278

【概念与构成】 278

【立案标准】 280

1.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2006年7月26日 高检发释字〔2006〕 2号)(节录) 280

2.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的渎职侵权重特大案件标准(试行)》(2002年1月1日 高检发〔2001〕 13号)(节录) 280

【司法认定】 281

(一)本罪罪与非罪的界限 281

(二)本罪与相关犯罪的界限 281

1.本罪与寻衅滋事罪的界限 281

2.本罪与伪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的界限 282

3.本罪与妨害公务罪的界限 282

【刑事责任】 283

【办案法律依据】 283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3月14日修订)(节录) 28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2004年10月27日第四次修正)(节录) 283

下篇 反渎职侵权侦查程序与规则 284

一、案件管辖 284

【主要程序】 284

1.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的范围 284

2.互涉案件的管辖 286

3.地域管辖 286

4.级别管辖 286

5.内部机构的分工 286

【注意问题】 287

【办案法律依据】 288

(一)法律法规 288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1996年3月17日修正)(节录) 288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1983年修正)》(1980年1月1日)(节录) 288

(二)司法解释与规范性文件 289

1.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刑事诉讼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规定》(1998年1月19日)(节录) 289

2.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1999年修正)》(1999年1月18日 高检发释字〔1999〕 1号)(节录) 289

3.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渎职侵权检察工作的决定》(2000年5月29日 高检发〔2000〕 17号)(节录) 291

4.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范围的规定》(1998年5月11日 高检发释字〔1998〕 1号) 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