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修龙 3
喧嚣与静谧 李兴钢 6
威尼斯日记:在威尼斯盖房子 付邦保 20
国际竞赛里的中国人 侯梁 34
从“草船借箭”到“黄肠题凑” 44
向西看——中间建筑进行时 于海为 52
奥林匹克公园多功能演播塔诞生记 傅晓铭 58
我与水彩 费曦强 62
封皮儿 胡凯 68
小门洞,大文章——闲话紫禁城里的四座小门 王南 73
一幅鸟瞰照片中的北京建筑史缩影 王南 78
老北京的景观建筑与观景建筑 王南 84
在路上——山东广电中心施工配合杂记 任祖华 94
四种模式——现代建筑重塑城市记忆的四种可能性 王澍 102
马清运:与建筑师的社交问答 110
纪念碑上的中国味到底是啥味 李一语 114
观察北京民居 张音玄 130
大话城市 曹晓昕 134
“秀”时代的价值观异变 曹晓昕 140
我当“甲方” 崔恺 144
选择,不仅仅是风格 许铁铖 148
HdeM伦敦启示 张军英 151
美国“最喜爱的建筑”150座 许安之 156
爱恨建筑 李力 162
玻璃房子——半透明生活 胡明 166
密斯与夏隆的对话 刘崇霄 174
是做事情,不是做建筑 180
建筑师跨界和跨界建筑师 任浩 190
突然间与艺术近了——艺术博物馆参观杂记两篇 何勍 194
结束误读:再看塔蒂电影 一家一言 201
援外往事 刘福顺 206
山沟里难忘的几件事 胥正祥 212
看看这事儿有多难 贾恩福 216
家具潮 刘益蓉 220
八年往事 刘洵藩 224
当了一回不知是否称职的甲方 周庆琳 239
回忆父亲林乐义 林铭述 242
首都剧场 250
北京饭店西楼 256
北京电报大楼 264
中共中央党校 272
中央建筑工程部大楼 284
首都民用机场航站大楼 许介三 290
几内亚大会堂 王荣寿 朱景龙 翁玉史 300
被遗忘的现代主义:60年间的建筑片断 任浩 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