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从接触开始 1
一、触觉的相互作用 1
(一)感觉评估 2
(二)其他感知觉障碍 3
二、触觉/运动觉障碍 4
(一)行为和动作协调性差 4
(二)痉挛状态 4
(三)共济失调或震颤 10
(四)活动缓慢及费力 10
(五)头晕及恶心 11
(六)持续的尿失禁 11
(七)记忆障碍 11
(八)行为问题 12
(九)注意力不集中或注意力短暂 13
(十)动机的缺失 14
三、在治疗方案中加强学习 15
四、治疗方法的选择 16
五、治疗性引导 17
(一)榨橙汁 18
(二)任务完成后的整理工作 20
六、引导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21
(一)治疗师和患者的位置 21
(二)对任务终极目标的理解 24
(三)一只手需要得到稳定支撑的信息 24
(四)只有明确问题后才有必要选择工具 27
(五)直至双手指尖 27
(六)患者需要觉得物体轻并且手容易动 28
(七)治疗师逐步指导患者需要完成任务 28
(八)在引导性活动中避免言语信息输入 29
(九)治疗师或助手对使用的物体或工具要感到轻松和自信 29
(十)通过中介工具来感觉 30
七、选择一个合适的任务 31
(一)机械因素 31
(二)复杂程度 31
(三)判断任务的适用性 31
(四)行为信息的解读 32
八、实施引导的方法 33
(一)治疗性引导 33
(二)将自发式引导作为帮助方式 33
(三)教会家属如何正确引导 33
九、在不同情形中的引导性任务 35
(一)重症监护室 35
(二)引导患者保持坐姿 38
(三)引导行走 41
(四)独立进行日常生活 44
(五)卧位时增加触觉信息 47
十、失禁的问题 49
(一)尿失禁 49
(二)排便失禁和(或)便秘 51
十一、避免癫痫后的负面影响 53
与PTE相关的问题 54
十二、结论 56
第2章 早期床上及轮椅上体位 58
一、床上翻身和体位摆放 58
(一)仰卧位 58
(二)侧卧位 60
(三)俯卧位 70
二、床边坐位 75
三、将患者从床上转移至轮椅 76
(一)从卧位转移至坐位 76
(二)移动至床边 78
(三)推荐的转移方法 78
四、轮椅上的体位 83
(一)选择合适的轮椅 86
(二)使用辅助支撑的建议 87
(三)调整患者在轮椅上的体位 91
(四)延长坐位时间 93
五、独立驱动轮椅 93
(一)标准轮椅 93
(二)电动轮椅 94
(三)单手驱动轮椅 94
六、翻身及摆放体位的重要性 95
(一)预防挛缩畸形 96
(二)避免压疮的发生 96
(三)改善循环 97
(四)保持脊柱的活动性 97
(五)改善呼吸功能 98
(六)预防颈源性疼痛 98
(七)降低过高的肌张力 99
(八)预防周围神经损伤 100
(九)使患者习惯移动 100
七、典型案例 100
第3章 卧位与坐位下活动及被动活动 102
(一)有效肌肉动作的必要条件 102
(二)神经延长的可能机制 103
一、松动神经系统的重要性 104
(一)维持或恢复神经系统的适应性长度 104
(二)神经张力测试 104
(三)神经系统是统一体 105
(四)引起疼痛不是目的 106
(五)不明诊断的持续性疼痛 107
二、重要的活动序列 108
(一)活动头部 109
(二)活动胸廓 111
(三)旋转上段躯干 113
三、保持上肢无痛性的全范围关节活动 113
(一)通过屈曲抬高肩关节 114
(二)上肢外展包括ULTT1 117
(三)在其他活动中整合ULTT1的松动 121
(四)治疗中包括ULTT2和ULTT3 126
四、重获上肢的主动控制 131
五、松动躯干和下肢 133
(一)活动下段躯干 133
(二)躯干屈曲和下肢的松动 134
(三)坐位下躯干屈曲 136
(四)坐位下躯干的屈曲和伸展 136
(五)盘腿坐位下松动躯干和髋关节 140
(六)长坐位下的松动 142
(七)用LLTT1作为治疗方法 146
(八)用坍塌试验松动神经系统 146
(九)坍塌试验伴随下肢外展 150
六、结论 151
七、典型案例 151
第4章 早期站立 153
(一)站立的重要性 153
(二)使患者站立前需要思考的问题 154
一、使患者站直 155
(一)使用伸膝支具 155
(二)使用站立架 163
(三)使用起立床 164
二、站立时运动 173
(一)站立时躯干的屈曲 173
(二)站立时躯干屈曲的治疗价值 175
三、结论 178
四、典型案例 178
第5章 激活口面功能 181
一、常见问题及治疗 182
(一)问题 182
(二)预防与治疗 184
(三)操作手法 185
二、治疗性操作过程 189
(一)颈部的松动 189
(二)活动面部 191
(三)口腔内部的治疗 193
(四)舌头的治疗 200
三、口腔卫生 208
关注牙齿和牙龈 208
四、重新开始进食 215
(一)什么时候开始经口进食 216
(二)促进进食 221
(三)饮水 230
五、急性期后的长期鼻饲 234
(一)PEG的优点 235
(二)向帮助者和家属解释 237
(三)造瘘管的放置 238
(四)拔除胃造瘘管 240
六、重新学习讲话 242
(一)松动喉部 243
(二)协助深呼吸 243
(三)促进发声 244
(四)促进发不同的元音 246
(五)激活软腭 248
七、提供交流的替代方法 250
(一)“是”和“否”的动作信号 250
(二)应用字母板 250
(三)应用计算机辅助交流系统 251
(四)声音输出沟通辅助程序的应用(VOCA) 251
八、结论 253
第6章 克服运动受限、挛缩和畸形 254
一、发生挛缩的原因 255
二、克服肌肉挛缩并重建功能性运动 258
(一)理论性原则 258
(二)理论应用于实践 259
三、系列石膏矫正法 268
(一)石膏矫正法的优势 268
(二)实施石膏矫正法的必要条件 269
(三)石膏矫正法的基本原则 272
(四)膝关节的石膏矫正 274
(五)足部跖屈的石膏矫正 284
(六)肘关节屈曲的石膏矫正 291
(七)腕关节屈曲的石膏矫正 294
四、外科手术 300
五、抗痉挛药物和神经阻滞 303
神经和运动点阻滞 303
六、骨折和软组织损伤的管理 304
(一)颈椎损伤 305
(二)其他软组织损伤 306
七、异位骨化(HO) 307
(一)异位骨化的发生和发展 307
(二)引起或者激发异位骨化(HO)发生的因素 308
(三)预防HO的注意事项 312
(四)克服已有的HO问题 315
八、结论 322
第7章 独立行走:准备及促进 324
一、治疗需要考虑的问题 324
二、何时开始行走 325
三、准备活动 329
(一)下肢的选择性训练 329
(二)重获平衡反应和选择性躯干控制 332
(三)躯干的松动和激活 340
四、促进行走 343
(一)稳定胸部,诱发反应性跨步 344
(二)辅助髋关节伸展,避免膝关节过伸 346
(三)带轮子的助行器 349
(四)使用其他行走辅助器具 352
五、促进站起和坐下 353
六、处理限制行走的其他问题 354
七、学习上、下楼梯 358
(一)上楼梯 358
(二)下楼梯 358
八、促进主动运动的娱乐活动 358
(一)游泳 359
(二)骑车 359
九、结论 360
参考文献 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