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中医药学发展概况 1
一、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
二、中药的起源和发展 3
三、方剂的起源和发展 7
上篇 中医学基础 13
第一章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13
第一节 整体观念 14
一、人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14
二、人与自然界环境的统一性 15
三、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15
第二节 辨证论治 16
一、病、症、证的基本概念 16
二、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 16
三、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17
第二章 阴阳五行学说 18
第一节 阴阳学说 19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19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20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22
第二节 五行学说 25
一、五行的概念 25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27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31
第三章 藏象经络学说 36
第一节 概说 36
一、藏象的概念和藏象学说的特点 36
二、脏腑的分类与区别 37
第二节 五脏 38
一、肝(木) 38
二、心(火) 42
三、脾(土) 45
四、肺(金) 48
五、肾(水) 51
第三节 六腑 55
一、胆 56
二、胃 56
三、小肠 57
四、大肠 58
五、膀胱 58
六、三焦 59
第四节 奇恒之腑 59
一、脑 60
二、女子胞 60
第五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60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61
二、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64
三、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65
第六节 经络 65
一、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的组成 65
二、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 67
三、经络的生理功能与应用 69
第四章 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73
第一节 气 73
一、气的概念和分类 73
二、气的运行 75
三、气的生理功能 75
第二节 血 76
一、血的概念 76
二、血的生成及运行 76
三、血的生理功能 77
第三节 津液 77
一、津液的概念 77
二、津液的生成与输布、排泄 78
三、津液的生理功能 79
第四节 精 79
一、精的生成 80
二、精的功能 80
第五节 气血津液精之间的关系 81
一、气和血的关系 81
二、气和津液的关系 82
三、血和津液的关系 83
四、精和气的关系 83
五、精和血的关系 84
六、精和津液的关系 84
第五章 体质 85
第一节 概念 85
一、中医体质学的概念 85
二、中医体质的概念 85
三、相关概念的区别 86
第二节 中医体质形成的影响因素 86
一、先天因素 86
二、后天因素 87
三、其他因素 88
第三节 体质的分类 89
一、正常分类方法 89
二、正常体质 89
第四节 体质的临床应用 90
一、预防疾病的发生 90
二、指导疾病的治疗 90
第六章 病因 92
第一节 外感六淫 93
一、风 94
二、寒 94
三、暑 95
四、湿 96
五、燥 97
六、热(火) 97
第二节 内伤七情 98
第三节 疫疠 99
一、疫疠致病的特点 99
二、影响疫疠发生和流行的因素 99
第四节 痰饮和瘀血 100
一、痰饮 100
二、瘀血 100
第五节 其他病因 101
一、饮食不调 101
二、劳逸失常 101
三、寄生虫 102
四、外伤 102
第七章 发病 103
第一节 发病原理 103
一、正气不足与发病 104
二、邪气与发病 104
三、环境与发病 105
第二节 发病类型 106
一、感而继发 106
二、伏而后发 106
三、继发 107
四、徐发 107
五、复发 107
第八章 诊法 108
第一节 中医诊断学 108
一、概念与内容 108
二、基本原则 108
第二节 四诊 109
一、望诊 109
二、闻诊 116
三、问诊 117
四、切诊 123
第九章 病机与辨证 127
第一节 八纲的病机与辨证 128
一、表里的病机与辨证 129
二、寒热的病机与辨证 129
三、虚实的病机与辨证 130
四、阴阳失调的病机与辨证 131
第二节 气血津液失常的病机与辨证 134
一、气病的病机与辨证 135
二、血病的病机与辨证 136
三、气血同病的病机与辨证 137
四、津液失调的病机与辨证 138
五、津液与气血关系失调的病机与辨证 139
第三节 脏腑病的病机与辨证 140
一、心与小肠病的病机与辨证 141
二、肺与大肠病的病机与辨证 142
三、脾与胃病的病机与辨证 144
四、肝与胆病的病机与辨证 145
五、肾与膀胱病的病机辨证 146
六、脏腑兼病的病机与辨证 147
第四节 其他病的病机与辨证 149
一、六经病的病机与辨证 149
二、卫气营血病的病机与辨证 150
三、三焦病的病机与辨证 151
第十章 预防、治则与治法 152
第一节 预防 152
一、未病先防 152
二、既病防变 153
第二节 治则 153
一、治病求本 153
二、扶正与祛邪 155
三、调整阴阳 155
四、三因制宜 156
第三节 治法 157
中篇 中药学基础 167
第一章 中药的一般知识和基础理论 167
第一节 中药的作用 167
一、中药作用的基本原理 167
二、中药的功效 168
第二节 中药的性能 169
一、四气 170
二、五味 170
三、升降浮沉 172
四、归经 173
五、有毒与无毒 174
第三节 中药的配伍 175
一、药物“七情” 175
二、中药的配伍原则 176
第四节 用药禁忌 177
一、配伍禁忌 177
二、妊娠禁忌 177
三、饮食禁忌 178
四、证候禁忌 178
第五节 中药的用药剂量与用法 179
一、中药的用药剂量 179
二、中药的计量单位 180
三、中药的用法 180
第二章 解表药 182
第一节 辛温解表药 183
麻黄 183
桂枝 184
紫苏 184
生姜 185
香薷 186
荆芥 187
防风 187
第二节 辛凉解表药 188
薄荷 188
牛蒡子 189
桑叶 190
菊花 190
柴胡 191
葛根 192
升麻 193
第三章 清热药 195
第一节 清热泻火药 195
石膏 196
知母 197
栀子 197
夏枯草 198
决明子 199
第二节 清营凉血药 199
生地黄 200
玄参 200
牡丹皮 201
第三节 清热燥湿药 202
黄芩 202
黄连 203
黄柏 204
第四节 清热解毒药 204
金银花 205
连翘 205
贯众 206
大青叶 207
蒲公英 207
白头翁 208
第五节 清虚热药 209
青蒿 209
地骨皮 210
第四章 泻下药 212
第一节 攻下药 213
大黄 213
芒硝 214
第二节 润下药 215
火麻仁 215
郁李仁 216
第三节 峻下逐水药 216
甘遂 217
芫花 217
京大戟 218
第五章 祛风湿药 220
第一节 祛风湿散寒药 221
独活 221
威灵仙 221
川乌 222
蕲蛇 223
木瓜 224
第二节 祛风湿清热药 225
秦艽 225
防己 226
第三节 祛风湿强筋骨药 227
五加皮 227
第六章 芳香化湿药 229
广藿香 229
苍术 230
砂仁 231
厚朴 232
第七章 利水渗湿药 234
第一节 利水消肿药 235
茯苓 235
猪苓 236
薏苡仁 236
泽泻 237
第二节 利尿通淋药 238
车前子 238
关木通 239
滑石 240
萆薢 240
第三节 利湿退黄药 241
茵陈 242
金钱草 242
第八章 温里药 244
附子 244
干姜 246
肉桂 246
吴茱萸 247
第九章 理气药 249
陈皮 250
枳实 251
川楝子 252
木香 252
香附 253
乌药 253
薤白 254
第十章 消食导滞药 256
山楂 256
神曲 257
麦芽 258
谷芽 258
莱菔子 259
鸡内金 260
第十一章 驱虫药 261
使君子 261
槟榔 262
第十二章 止血药 264
第一节 凉血止血药 265
大蓟 265
小蓟 265
地榆 266
槐花 267
白茅根 267
第二节 化瘀止血药 268
三七 268
茜草 269
蒲黄 269
第三节 收敛止血药 270
白及 270
仙鹤草 271
第四节 温经止血药 272
艾叶 272
炮姜 273
第十三章 活血化瘀药 274
川芎 275
延胡索 275
乳香 276
丹参 277
红花 277
桃仁 278
益母草 279
牛膝 279
土鳖虫 280
莪术 281
水蛭 282
第十四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283
第一节 温化寒痰药 284
半夏 284
天南星 285
白芥子 286
旋覆花 286
第二节 清化热痰药 287
川贝母 287
浙贝母 288
瓜蒌 288
竹茹 289
桔梗 290
第三节 止咳平喘药 291
苦杏仁 291
苏子 292
百部 292
紫菀 293
白果 294
第十五章 安神药 295
第一节 重镇安神药 296
朱砂 296
龙骨 297
第二节 养心安神药 297
酸枣仁 298
远志 298
第十六章 平肝熄风药 300
第一节 平抑肝阳药 301
石决明 301
牡蛎 302
代赭石 302
第二节 熄风止痉药 303
羚羊角 304
牛黄 304
钩藤 305
天麻 306
全蝎 306
第十七章 开窍药 308
麝香 308
冰片 309
苏合香 310
石菖蒲 311
第十八章 补益药 312
第一节 补气药 313
人参 313
西洋参 314
党参 315
黄芪 315
山药 316
白术 317
甘草 318
白扁豆 319
第二节 补血药 320
当归 320
熟地黄 321
白芍 322
阿胶 322
何首乌 323
龙眼肉 324
第三节 补阴药 324
北沙参 325
南沙参 325
麦冬 326
枸杞子 326
龟甲 327
鳖甲 328
女贞子 328
墨旱莲 329
石斛 329
百合 330
黄精 331
第四节 补阳药 331
鹿茸 332
淫羊藿 333
肉苁蓉 334
杜仲 334
巴戟天 335
补骨脂 336
续断 336
菟丝子 337
蛤蚧 338
冬虫夏草 338
紫河车 339
第十九章 收涩药 341
第一节 固表止汗药 341
第二节 敛肺涩肠药 342
五味子 342
乌梅 343
罂粟壳 344
第三节 固精缩尿止带药 345
山茱萸 345
桑螵蛸 346
海螵蛸 347
莲子 348
第二十章 外用药 350
雄黄 350
硫磺 351
下篇 方剂学基础 359
第一章 方剂学的基本知识 359
第一节 方剂与方剂学的概念 359
第二节 方剂的组成和变化 360
一、方剂的组成 360
二、方剂的变化 361
第三节 方剂的常用剂型与使用方法 363
一、方剂的常用剂型 364
二、方剂的使用方法 365
三、服药方法 365
第二章 解表剂 367
第一节 辛温解表剂 367
麻黄汤 368
桂枝汤 368
九味羌活汤 369
香苏散 370
第二节 辛凉解表剂 370
银翘散 371
桑菊饮 371
麻杏石甘汤 372
第三节 扶正解表剂 373
麻黄附子细辛汤 373
(人参)败毒散 373
第三章 泻下剂 375
大承气汤 376
温脾汤 376
大黄附子汤 377
三物备急丸 377
麻子仁丸 378
十枣汤 378
第四章 和解剂 379
第一节 和解少阳剂 379
小柴胡汤 380
蒿芩清胆汤 380
第二节 调和肝脾剂 381
四逆散 381
逍遥散 382
痛泻要方 382
第三节 调和肠胃剂 383
半夏泻心汤 383
第五章 清热剂 384
第一节 清热泻火剂 384
白虎汤 385
第二节 清营凉血剂 385
清营汤 385
犀角地黄汤 386
第三节 清热解毒剂 386
黄连解毒汤 387
普济消毒饮 387
第四节 清脏腑热剂 388
导赤散 388
玉女煎 388
左金丸 389
清胃散 389
龙胆泻肝汤 390
白头翁汤 390
第五节 清虚热剂 391
青蒿鳖甲汤 391
当归六黄汤 391
第六章 祛湿剂 393
第一节 祛风湿剂 394
羌活胜湿汤 394
独活寄生汤 394
小活络丹 395
第二节 化湿和胃剂 396
平胃散 396
藿香正气散 396
第三节 清热祛湿剂 397
茵陈蒿汤 397
二妙散 398
八正散 398
第四节 利水渗湿剂 399
五苓散 399
防己黄芪汤 400
五皮散 400
第五节 温化水湿剂 401
真武汤 401
第七章 温里剂 402
第一节 温中祛寒剂 402
理中丸 403
第二节 回阳救逆剂 403
四逆汤 403
参附汤 404
第三节 温经散寒剂 405
当归四逆汤 405
黄芪桂枝五物汤 405
第八章 理气剂 407
第一节 行气剂 407
越鞠丸 408
金铃子散 408
瓜蒌薤白白酒汤 409
半夏厚朴汤 409
第二节 降气剂 410
旋覆代赭汤 410
第九章 理血剂 411
第一节 活血祛瘀剂 412
血府逐瘀汤 412
补阳还五汤 413
生化汤 414
失笑散 414
第二节 止血剂 415
四生丸 415
第十章 化痰止咳平喘剂 416
第一节 燥湿化痰剂 417
二陈汤 417
第二节 清热化痰剂 418
温胆汤 418
清气化痰丸 418
小陷胸汤 419
第三节 润燥化痰剂 419
贝母瓜蒌散 420
第四节 治风化痰剂 420
半夏白术天麻汤 420
第五节 止咳平喘剂 421
止嗽散 421
定喘汤 421
第十一章 补益剂 423
第一节 补气剂 423
四君子汤 424
参苓白术散 425
补中益气汤 425
玉屏风散 426
生脉散 427
炙甘草汤(复脉汤) 427
第二节 补血剂 428
四物汤 428
当归补血汤 429
归脾汤 430
第三节 补阴剂 430
六味地黄丸 431
一贯煎 432
第四节 补阳剂 432
肾气丸 433
第十二章 安神剂 435
朱砂安神丸 435
酸枣仁汤 436
甘麦大枣汤 436
交泰丸 437
第十三章 治风剂 438
第一节 疏散外风剂 438
川芎茶调散 439
牵正散 439
第二节 平熄内风剂 440
镇肝熄风汤 440
天麻钩藤饮 440
羚角钩藤汤 441
第十四章 开窍剂 442
安宫牛黄丸 442
苏合香丸 443
第十五章 消食导滞剂 445
枳术丸 446
保和丸 446
健脾丸 447
第十六章 驱虫剂 448
乌梅丸 449
第十七章 收涩剂 450
四神丸 450
牡蛎散 451
固中汤 451
第十八章 痈疡剂 452
仙方活命饮 452
四妙勇安汤 453
六神丸 453
阳和汤 454
大黄牡丹汤 454
苇茎汤 455
参考文献 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