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贯彻实施新民主主义建国纲领(1949年5月—1952年12月) 2
第一章 余杭、杭县县区党委和人民政权的建立 2
第一节 余杭、杭县县委、县政府的成立及党对两县的接管 2
一、余杭、杭县的解放 2
二、余杭、杭县县委、县政府的成立 4
三、余杭、杭县的接管 5
第二节 基层党组织和基层人民政权的建立 8
一、基层党组织和区、乡人民政权的建立 8
二、地方人民武装的建立 10
第三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召开和群众团体的建立 13
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召开 13
二、农民协会的建立 17
三、工会组织的建立 18
四、青年团组织的建立 20
五、妇女组织的建立 21
第二章 巩固人民民主政权的斗争 23
第一节 落实省委“六大任务“ 23
一、征粮支前 23
二、开展剿匪反霸斗争 25
三、减租减息运动 33
四、领导群众生产渡荒 36
第二节 整顿经济秩序,争取财政状况基本好转 38
一、稳定市场和平抑物价的斗争 38
二、扶持工农业生产,疏通商品流通渠道 41
三、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 44
第三节 土地制度改革运动 46
一、土改前的土地状况和土改准备工作 46
二、土地制度改革的过程 49
三、土地改革运动的影响 53
第四节 抗美援朝运动 54
一、广泛开展抗美援朝时事宣传教育活动 54
二、掀起参军参战、爱国捐献热潮 56
三、持续开展爱国增产竞赛和拥军优属活动 57
第五节 镇压反革命运动 59
一、反革命分子对新生人民政权的威胁 59
二、镇压反革命运动的展开 62
三、取缔反动会道门 70
第六节 开展社会民主改革 73
一、取缔社会丑恶现象 73
二、开展私营企业的民主改革 75
三、婚姻法的宣传贯彻 77
四、改革旧的司法制度 80
第三章 全面开展新民主主义建设 82
第一节 新中国建立初期两县党的建设 82
一、解放初期的建党工作 82
二、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 84
三、整顿党的作风和基层组织 85
四、中共余杭、杭县县纪律检查委员会成立 89
第二节 “三反”、“五反”运动的开展和合理调整工商业 91
一、开展“三反”运动 91
二、开展“五反”运动 96
三、创建国有商业,合理调整工商业 100
第三节 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初步开展和供销合作社的建立 102
一、推广农业劳动互助组 102
二、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试办 105
三、供销合作社的建立 107
第四节 文教卫生事业的改造和初步建设 110
一、人民文化馆(站)的创建与各类传统文艺形式的重现 110
二、教育事业的改造、整顿及全民扫盲运动 112
三、建立各级卫生组织,卫生保健开始起步 117
四、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 119
第五节 国民经济的恢复与人民生活的初步改善 123
一、工农业生产的恢复 123
二、人民生活初步改善 124
第二编 贯彻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1953年1月—1956年9月) 128
第四章 贯彻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和开始有计划的经济建设 128
第一节 宣传贯彻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一五”计划的制订 128
一、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贯彻 128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订 132
第二节 统购统销政策的实施 134
一、粮食统购统销的实行 134
二、棉布统购统销的实行 140
第三节 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142
一、余杭、杭县县委加强对农业生产的领导 142
二、改进农业生产工具,普及农业科学技术 143
三、加强农田基本建设,组织群众抗洪救灾 144
第四节 开展增产节约、技术革新和劳动竞赛运动 146
一、开展增产节约运动 146
二、开展技术革新和劳动竞赛运动 147
三、“四无”粮仓建设 149
第五章 开展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51
第一节 农业合作化运动 151
一、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迅速发展 151
二、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整顿、巩固和再度发展 153
三、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试办、整顿和全面推开 158
四、供销合作和信用合作的发展 162
第二节 私营工商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65
一、私营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65
二、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68
三、手工业合作化的基本实现 172
第六章 过渡时期的政治和文化建设 178
第一节 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78
一、开展第一次人口普查和选民登记 178
二、首次基层普选 179
三、杭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182
四、余杭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184
第二节 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和加强党对各人民团体的领导 185
一、加强党的统一战线工作 185
二、加强党对各人民团体的领导 189
第三节 过渡时期的教育、卫生、文化事业 195
一、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 195
二、文化艺术事业的初步发展 200
第四节 过渡时期党的建设 202
一、党的组织和思想建设 202
二、开展“新三反”运动 206
三、杭县拔荸荠苗事件 208
四、审干工作 211
五、肃反运动 213
第五节 中共余杭、杭县首次代表大会 216
一、党代会召开前的思想和组织准备 216
二、中共余杭县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 219
三、中共杭县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 221
第三编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956年9月—1966年5月) 226
第七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开端 226
第一节 宣传贯彻省“二大”决议和党的“八大”精神 226
一、学习、宣传省“二大”决议和党的“八大”精神 226
二、工作重心向社会主义建设转移 229
第二节 经济建设在探索中发展 233
一、宣传、贯彻《全国农业发展纲要》 233
二、整顿农业生产合作社 238
三、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 241
四、“一五”计划的顺利完成 244
第三节 社会各项事业的进步 248
一、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发展科技事业 248
二、教育、文化、广播事业的发展 251
三、卫生事业的发展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起步 252
第八章 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 255
第一节 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题的整风运动 255
一、学习《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 255
二、正确处理群众闹事事件 257
三、多方听取意见,全面开展党内整风 260
第二节 反右派斗争 264
一、反右派斗争的发动 264
二、反右派斗争的展开 265
三、落实整风整改措施 267
四、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及其后果 269
第三节 开展以社会主义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整风运动 271
一、农村基层整风试点 271
二、开展农村基层全面整风 273
第九章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75
第一节 “大跃进”运动的发动和全面展开 275
一、贯彻中共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二届二次会议精神 275
二、宣传贯彻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278
三、开展农业丰产竞赛 280
四、全民大炼钢铁 281
五、“大跃进”在其他战线上迅速兴起 282
第二节 人民公社化运动 285
一、人民公社的试办 285
二、人民公社化的急促实现 287
三、人民公社化初期的经济政策 288
四、大办农村公共食堂 289
第三节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后果 290
一、“五风”给党风和社会风气带来的后患 290
二、大炼钢铁对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破坏 293
三、农村人民公社管理体制的弊端 294
第十章 从初步纠正“左”倾错误到组织继续“大跃进” 296
第一节 初步纠正“左”倾错误的努力 296
一、贯彻中共八届六中全会和省委二届三次会议精神 296
二、人民公社的全面整顿 298
第二节 50年代后期余杭经济社会的发展 303
一、杭县、余杭县建制的撤并 303
二、地方工业和社队企业的起步 304
三、组织大规模水利建设 306
四、农业机械化事业的起步和发展 308
五、全面开展血吸虫病防治 309
第三节 开展“反右倾”斗争和组织继续“大跃进” 311
一、贯彻中共八届八中全会精神,开展“反右倾”斗争 311
二、中共半山联社第一次代表大会 315
三、组织继续“大跃进” 318
四、严重困难局面的出现 325
第十一章 国民经济、社会事业和政治关系的全面调整 327
第一节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和干部参加劳动 327
一、省、市、县三级党委负责人到西行公社蹲点调查 327
二、干部参加劳动,密切党群关系 330
三、五常公社干部参加劳动形成社会风尚 331
第二节 贯彻《农业六十条》,实施农村政策的全面调整 334
一、贯彻《紧急指示信》,纠正“共产风” 334
二、贯彻《农业六十条》,农村政策的全面调整 336
三、各行各业支援农业 341
四、领导人民群众战胜严重的洪涝灾害 344
第三节 贯彻“七千人大会”精神,实行进一步调整 347
一、传达、贯彻“七千人大会”精神 347
二、贯彻《工业七十条》,调整工业企业 350
三、手工业和社办工业的调整 352
四、商业政策的调整 355
五、财政和金融政策的调整 357
第四节 社会事业的调整和民兵工作“三落实” 359
一、教育事业的调整 359
二、科学、文化、卫生事业的调整 360
三、精简干部职工,压缩城镇人口 362
四、加强战备力量,狠抓民兵工作“三落实” 364
第五节 在调整中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 366
一、整顿党的基层组织 366
二、开展甄别平反工作 368
三、重建后的中共余杭县第一次代表大会 371
第十二章 开展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374
第一节 传达贯彻中共八届十中全会精神,开展农村整风整社运动 374
一、传达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和省委工作会议精神 374
二、开展农村整风整社运动 375
第二节 城镇“五反”运动 378
一、协助省委在塘栖镇开展“五反”试点 378
二、开展反浪费、比先进、争“五好”的增产节约运动 381
三、县委常委和县级机关开展“五反” 383
第三节 学习贯彻“双十条”,开展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386
一、学习贯彻《前十条》,部署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386
二、学习贯彻“双十条”,深入部署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388
第四节 学习贯彻《二十三条》,全面开展“四清”运动 392
一、学习贯彻《二十三条》,调整社教方针 392
二、全面开展“四清”运动 395
三、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经验教训 397
第十三章 调整任务的完成和十年建设的成就与教训 399
第一节 调整任务的完成 399
一、国民经济调整的成效 399
二、调整期间的思想教育 402
第二节 十年建设的基本成就和经验教训 405
一、十年建设的基本成就 405
二、十年建设的深刻教训 413
第四编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艰难推进(1966年5月—1976年10月) 418
第十四章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和县革委会的成立 418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418
一、贯彻《五·一六通知》,“文化大革命”初步发动 418
二、“文化大革命”在文教系统展开 420
三、贯彻《十六条》,“文化大革命”向全社会扩展 422
第二节 社会局势的全面混乱 423
一、红卫兵运动的兴起 423
二、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 426
三、造反派组织全面夺权引发的内乱 428
第三节 稳定局势的努力与县革委会的成立 430
一、“三支两军”与革命大联合 430
二、县革委会的成立 432
第十五章 “斗、批、改”运动与极“左”方针的贯彻 436
第一节 上层建筑“斗、批、改”运动 436
一、清理阶级队伍 436
二、“砸烂公检法” 439
三、开展“教育革命” 440
四、干部下放劳动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442
第二节 “左”倾政策的贯彻 445
一、在农村推行极左政策 445
二、在工业等经济领域推行极左政策 447
第三节 整党建党与第四次党代会的召开 448
一、以“吐故纳新”为中心的整党建党 448
二、中共余杭县第四次代表大会的召开 451
第十六章 纠“左”与反纠“左”的斗争 454
第一节 纠正极左思潮的努力 454
一、从批陈整风到批林整风 454
二、干部政策的落实与群众团体、政法组织的恢复 457
三、农村经济政策的落实与企业的整顿 459
第二节 工农业生产在纠“左”中获得一定发展 462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462
二、领导组织下沙围垦 464
三、工业学大庆运动的广泛开展 467
第三节 社会事业的恢复和发展 470
一、教育、文化事业的初步恢复 470
二、农村合作医疗的普及 473
三、计划生育工作得到加强 475
四、掀起防治血吸虫病高潮 477
第四节 开展“批林批孔”运动,纠“左”工作中断 480
一、“批林批孔”运动的开展 480
二、“突击入党”、“突击提干” 483
三、“批林批孔”运动的终结 485
第十七章 全面整顿和整顿的被迫中断,“文化大革命”结束 488
第一节 各条战线的全面整顿 488
一、整顿党的组织,纠正“双突”错误 488
二、贯彻整顿方针,发展工农业生产 490
三、“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和整顿工作的被迫中断 494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 495
一、干部群众对“文化大革命”的抗争 495
二、庆祝粉碎“四人帮”的胜利 497
三、十年内乱的严重危害 498
第五编 迈向历史转折的两年(1976年10月—1978年12月) 502
第十八章 思想政治上的初步拨乱反正 502
第一节 开展初步拨乱反正 502
一、深入开展“揭批查”运动 502
二、初步平反冤假错案和右派复查改正 507
三、落实党的干部政策 510
第二节 恢复和整顿各职能机构 511
一、党政机构的整顿、调整及各级领导班子的充实 511
二、工会、贫协组织的恢复、整顿及工作的开展 512
三、共青团、妇联组织的恢复、整顿及工作的开展 515
第三节 整党整风,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519
一、整党整风 519
二、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522
第十九章 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恢复和发展 525
第一节 国民经济的整顿和发展 525
一、企业整顿和工业、交通的恢复和发展 525
二、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531
三、社队企业的整顿和发展 534
第二节 各项社会事业的恢复和发展 536
一、加强科研机构和四级农科网建设 536
二、改革教育体制,提高教学质量 539
三、健全医疗机构和防疫体系,促进卫生事业发展 542
四、文化事业的恢复和发展 545
附录 549
1、余杭、杭县、杭州市郊区党组织沿革一览表 549
2、恢复余杭县建制后的党组织沿革一览表 551
3、余杭县党员、党组织情况一览表 552
4、杭县,杭州市临平、塘栖、三墩区,半山、钱塘联社党员、党组织情况一览表 553
5、余杭县人民政府(人民委员会)历届人民代表大会及正、副县长(革委会正、副主任)名单 554
6、杭县人民政府(人民委员会)历届人民代表大会及正、副县长名单 556
7、杭州市郊区四区正、副区长名单半山联社、钱塘联社正、副主任名单 557
8、余杭县经济发展一览表 558
9、余杭、杭县、杭州郊区建制情况一览表 559
后记 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