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巴赫金狂欢理论的文化历史之源 1
一 狂欢与宗教之关系的文化历史溯源 1
二 宗教文化与巴赫金思想体系的建构 9
三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7
第一章 巴赫金的宗教意识 21
一 宗教和宗教意识 22
二 巴赫金的宗教人生 25
三 巴赫金的宗教旨趣 29
第二章 巴赫金狂欢理论的宗教文化渊源 39
一 学理基础 39
(一)对话理论 40
(二)酒神理论 46
二 历史语境 55
(一)西方基督教文化影响 57
(二)俄罗斯的“白银时代” 62
三 文化传统 69
(一)宗教节日 70
(二)宗教仪式 76
第三章 巴赫金狂欢理论的内容要素及其宗教文化主题 84
一 狂欢的“笑”论与宗教文化的冲突 84
(一)狂欢之“笑”与渎神游戏 84
(二)狂欢之“笑”与宗教禁忌 91
(三)狂欢之“笑”与宗教态度 95
二 狂欢的身体与宗教文化的亲和 105
(一)“躯体”的宗教文化价值 105
(二)“躯体”的宗教美学蕴涵 118
三 狂欢的形象与宗教文化圣贤 121
(一)狂欢的“小丑”与宗教的“文化英雄” 123
(二)狂欢的“傻瓜”与东正教的“圣愚” 125
四 狂欢的戏仿与宗教创作的文本 128
(一)“梅尼普体和狂欢化”对宗教文本创作的影响 128
(二)基督文学中的“狂欢化”因素 131
(三)“拉丁语诙谐文学”与“神圣的戏仿” 132
第四章 巴赫金狂欢理论的精神诉求 136
一 在颠覆中期盼人的精神解放 136
(一)“交替与更新”:生死更替的生命哲学 137
(二)“肯定与否定”:情感表达的本能宣泄 145
(三)“第二种生活”:世俗之间的自由向往 147
二 在狂欢中寻找人终极的归宿 160
(一)非理性中的理性:生命本质的狂欢精神 160
(二)非审美中的审美:人类救赎的审丑之域 164
(三)非永恒中的永恒:心灵深处的精神慰藉 166
结论 170
附录:接受与发展:狂欢与宗教史研究刍议 180
参考文献 188
后记 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