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政治社会与法治发展 3
中国法治建设基本经验 3
改革开放30年中国法治进程 9
政治文明的研究基调 14
政党政治、人权与社会法治、法学教育——解读中国法治的完整内涵 19
政党与法制 29
政党关系模式与政治统治形式——政党制度的内涵 35
影响政党功能的若干因素分析 38
民主立法的多重含义 42
政治体制中的适度司法 45
人代会“联合提名”现象原因分析 49
地方人大代表的角色冲突与协同——组织观念与代表意识 51
克服地方立法的行政化倾向 54
地方人大监督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57
个案监督的适度与规范 61
SARS危机对人类的挑战 65
另一类法制:紧急状态法制 77
底线人权与紧急权力——紧急状态中的权力(权利)关系 81
构建和完善非常法制体系 89
城市治理的法治维度 94
民主、和谐、平安……生态的城市——良好城市治理的基本内涵 97
治理权改造与权力和权利关系变革——建构良好城市治理体系 99
公平正义、公共信用与公法观念 103
秩序、效率和廉政——经济发展法治环境要素分析 108
物质、精神、制度并用:反腐败的片想 112
社会变迁中的中国法治建设 116
中篇 公共法治与权利保障 125
矫枉不必过正——权利本位的错位 125
权力与权利及其相互关系 130
政治发展与公民权利 135
社会建设与社会权利 138
生态文明与代际人权 142
财产权制度及其意义 145
财产权的宪法保障 148
财产权的行政法保护 152
舆论权性质的多重分析 156
全面认识诉权 162
人民参与司法的权利与意义 170
人权的谱系与行政法治的使命 172
行政程序性权利的含义 180
行政程序性权利的价值 183
行政程序性权利体系 188
行政相关人概念的意义 194
行政相关人的含义——反思行政法律关系理论的局限性 198
解读“以当事人为本”理念的基本内涵 203
矫治回归一体化工程与人文主义 209
下篇 法治政府的理念与实践 215
法治政府的基本逻辑 215
弱化与强化、分化与转化——市场经济与政府权力重构 218
合法行政与合理行政——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反思 223
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内蕴 226
效率与公平:政府行政的倾向 232
部门主义对法治的危害 237
通过法治统一政府 242
“阳光政府”的意义及其构建 249
政府责任与责任政府 257
政策、判例:行政法的渊源 265
中国入世与放松政府管制 268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行政公开 272
中国入世与司法审查制度 276
法律主义、平等主义与人权主义——关于行政征收的基本原则 281
税政法治的基本内涵 285
通过立法控制行政裁量权 291
交涉性、多边关系:执法方式的民主化变革 296
政府行政执法“司法化” 300
政府执法人性化 305
全面法治观与新世纪政府法治走向 307
博导档案 312
后记 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