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关于本书的内容和方法 3
上编 作家形象记忆的一般理论 3
第一章 作家形象记忆的文学地位 3
一、对几种形象记忆论的思考 4
二、形象记忆的地位的估量 7
三、形象记忆与形象思维 10
第二章 凭回忆写作是文学创作心理的基本规律 17
一、从几种近似的提法谈起 17
二、理论依据 19
三、客观规律性 24
四、遵循和利用规律的表现 27
五、违背规律必然受到惩罚 29
第三章 作家形象记忆的本体 34
一、形象记忆本体的构成因素 34
二、从生活物象到文学形象的运动过程 39
三、忆象在创作中的具体作用 44
第四章 作家形象记忆的关系网络 49
一、形象记忆关系网络概观 49
二、容易发生偏差的理性纽结 56
三、难以说清楚的感情纽结 63
第五章 作家形象记忆的发展 67
一、形象记忆发展的实质是感性认识的深化 67
二、题材的开拓受制于形象记忆发展中的优选规律 71
三、人物忆象的更迭周期折射了文学史的进程 79
第六章 人物塑造中的形象记忆活动 83
一、现实人物映象的自觉积累 83
二、人物意象的酝酿 87
三、人物自身性格逻辑的显露与遵循 92
四、文学形象问世之后 99
下编 碧野的形象记忆经验 107
第一章 作家形象记忆宏观景象 107
一、文学道路上的三部曲 107
二、永远摆脱不了记忆的纠缠 110
三、巨大的威力与潜力 114
第二章 忆象的形成 122
一、动用各种感觉器官 122
二、抓住观察人的中心环节 125
三、注意观察人所处的环境 131
四、生活笔记——帮助记忆的手段 135
第三章 忆象的类别 140
一、显形忆象与隐形忆象 140
二、人物忆象与景物忆象 142
三、有意忆象与无意忆象 145
四、长时忆象与短时忆象 147
五、静态忆象与动态忆象 150
六、视觉忆象与听觉忆象 155
第四章 忆象的运用 159
一、忆象的唤醒与纷呈 159
二、意象的剪裁与缝合 162
三、形象的转换与连接 168
四、作家自我忆象的客观对象化 173
五、人物塑造的得失与忆象运用的成败 177
第五章 艺术想象与形象记忆 181
一、理论家同作家的分歧 181
二、任何想象都离不开回忆 184
三、想象:对忆象的分析与综合 188
四、无意识想象的一点启示 194
第六章 言语过程与形象记忆 197
一、言语与忆象互相游离的心理现象 197
二、言语给忆象带来的巨大变革 202
三、修辞方式能使忆象产生特殊联系 204
第七章 理性思想与形象记忆 214
一、作家理性思想的理解问题 214
二、理性思想与形象记忆的双向关系 220
三、理性思想与形象记忆不协调的现象 226
第八章 感情体验与形象记忆 231
一、感情现象概观 231
二、两种不同性质的触景生情 233
三、感情体验对形象记忆的作用 239
四、作家爱情的泛化现象 244
第九章 文体意识与形象记忆 249
一、堵塞了通往诗歌与戏剧的路径 250
二、两类不同特点的散文及其不同的忆象运动 252
三、从散文到长篇小说的飞跃 258
第十章 作家的阅读心理与形象记忆 267
一、起步之前:激发创作欲望 267
二、出发以后:寻找艺术借鉴 271
三、关键时刻:谋求新的突破 274
四、平常时节:保持固有方向 280
第十一章 文学批评——形象记忆发展的动力 286
一、文学批评影响形象记忆的生理机制与心理机制 286
二、《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受批判历史公案评述 290
三、从《钢铁动脉》看“负”批评的消极作用 295
第十二章 作家形象记忆的发展与文学道路的开拓 302
一、两个界限分明的阶段 302
二、一根乐观的中枢神经 308
三、“野性”的形成、消失与重现 313
四、跨代之后艺术常青的秘密 317
第十三章 作家形象记忆的发展与文学发展史的进程 326
一、形象记忆发展的阶段性与文学史的分期 326
二、作家形象记忆发展的特殊性与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331
三、作家形象记忆发展的规律与文学发展的规律 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