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一 研究缘起 1
二 研究现状 3
三 尝试突破 8
第一章 联省自治的先声——民元前后(1901—1916年)联邦问题讨论 9
一 联邦思想的由来 10
二 主张联邦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12
(一)戴季陶 12
(二)物理政理之辩——章士钊联邦思想 17
(三)张东荪 22
(四)丁佛言 25
三 反对联邦制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30
(一)潘力山 30
(二)张君劢的《联邦十不可论》 33
(三)梁启超 41
(四)伧父的“取联邦之形式,行郡县之精神” 42
四 主要问题 44
(一)地方制度问题 45
(二)集权与分权 49
(三)封建与联邦 53
五 结论 54
第二章 与联治运动相互借势的联省自治思潮 65
一 三派观点及代表人物 69
(一)几种有代表性的联邦论 69
(二)反对联邦论的几种代表 78
(三)中间派 89
二 讨论所及的其他主要问题 93
(一)自治问题 93
(二)集权与分权、中央与地方权限划分 98
(三)省制问题 100
(四)中央政制问题 108
三 三个“变调者” 113
(一)章士钊 113
(二)张君劢 115
(三)潘力山 116
四 军阀们的联治思想 119
(一)吴佩孚与联邦主义 120
(二)赵恒惕与联邦主义 122
五 特点分析 125
第三章 联治运动结束以后的联邦思想 135
一 冷却后的联邦思想 135
二 20世纪30年代:以统一为目标的政制讨论 139
三 国共内战:联邦思想重又抬头 147
(一)钱端升的“联立之路” 147
(二)周鲸文的《中国需要建立联邦制度》 150
第四章 国民党与联省自治思潮 160
一 孙中山与联邦主义 160
(一)兴中会创立—1911年底,主张联邦制 160
(二)1911年底—1924年,强调中央集权 162
(三)联省自治运动—1925年,主张均权 164
二 南京国民政府:缩小省区运动、自治主义兴起与均权主义的解释框架 169
(一)缩小省区运动 169
(二)自治运动再兴 174
(三)均权主义的解释框架 179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与联邦主义 184
一 中共早期主张 184
(一)李大钊 184
(二)陈独秀 188
(三)蔡和森 192
(四)毛泽东 194
(五)党的主张 196
二 主张变化 200
(一)抗战爆发 200
(二)《共同纲领》起草前后 203
(三)民族区域自治:联邦制原则的运用 204
三 评析 206
第六章 结语:分权、统一、消灭党争,中国联邦主义不能承载之重 211
一 联邦主义失败原因 212
(一)误解与传统 212
(二)学理与现实 215
(三)手段与目的 218
(四)联邦制的必要条件 220
二 联邦论的历史影响 229
参考文献 235
篇目索引 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