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发现与理解 3
昌耀:诗人中的诗人 3
《灰娃的诗》研讨会书面发言 6
林雪的赫图阿拉 7
洞察·描述与理解 12
松涛的声音 15
兰州的河南老乡 18
林染的爱情诗 21
透彻与精微——读徐红的短诗 24
孤独的探求者 27
根深叶茂的田禾 32
诗人散文家周涛 35
李存葆散文的大境界 38
另一种散文 40
心开窍于耳——读《九听》 43
平实中的意味 46
读刘家科的散文 48
王燕生和他的《上帝的粮食》 51
生命的内在需要——读林柏松的散文 54
远方的河流 57
诗意地生存——读《暖色音乐》《走过生命》 59
关于《纽约的恋人》 61
简谈迟子建、王立纯的小说——黑龙江小说研讨会发言摘要 63
鄂尔多斯现象 64
分开又分不开的山羊与绵羊 67
读叶文玲的《三生爱》 70
推荐叶梅的《雀儿飞飞》 73
《旗袍》的警示意义 74
读《在时光之外》 77
十七岁的滋味 79
诱惑与开掘——在水利艺术节文学评奖中的发言 81
读麦天枢的《西部在移民》 83
在谦卑而清澈的光亮中现身——读《昌耀评传》 86
魂兮归来——读报告文学《大王魂》 92
乔迈的《世纪寓言》 95
宏大背景下的日常生活 98
燃烧的激情 101
在现实与想象力之间 104
诗的纪念碑 108
当飓风驰过大野——《大峡谷》序 111
发现与理解——读荣荣的诗 116
乡村的诗意——读《插翅膀的乡事》 120
农民诗歌作品选序言 123
在打工文学论坛上的发言摘要 126
结识一位大家——读《晁楣画传》 127
读李梦的散文 130
潘虹莉诗歌印象 133
蓝色的孤独 137
太阳当顶的地方 142
鼎朴的紫砂陶艺 144
莫力达瓦的文化意蕴——达斡尔族女性作家群作品管窥 145
真情实感与地域特色 148
卷二:探索与创造 153
动人心魄的力量——在开罗诗歌节上的发言 153
诗是人类的母语——在开罗“全球化时代的阿拉伯儿童语言研讨会”上的发言 157
读纳兹鲁尔的诗——在《纳兹鲁尔诗选》首发式上的发言 162
从情感到经验——从里尔克谈起(青海湖国际诗歌节“诗歌论坛”稿) 165
世纪之交的中国新诗——首届中国诗歌节“诗歌论坛”稿 167
在“首届青年作家批评家论坛”上的发言 173
在“第三届青年作家批评家论坛”上的发言 177
在“子夜星河”介绍诗人苏金伞、曾卓、林莽、刘立云 178
首届“中国诗人奖”《昌耀的诗》授奖辞 188
利群(阳光文化传播)人民文学奖诗歌大奖·诗歌新浪潮奖授奖辞 189
“茅台杯”人民文学年度奖·诗歌奖授奖辞 190
“华文青年诗人奖”获奖作品评语——(2003年-2007年1-5届) 191
《人民文学》:始终与人民同行——与姜广平对话 193
生活的质感与虚幻经验——2007年诗歌扫描 206
灾难·现实感·诗性意义——2008年诗歌扫描 213
2004年的中国新诗——读诗札记 220
2005年的中国新诗 224
一唱三叹 226
新中国六十年文学作品精选·诗歌卷前言 228
答《汉诗》问 234
第六届华文青年诗人奖评语 239
《人民文学》50年散文选序言 240
《人民文学》1989年5月“散文专号”编者的话 243
《人民文学》2007年3月“诗特大号”留言 246
《人民文学》1991年11月号《沂蒙九章》编者按语 247
《人民文学》1985年10月号编者的话 248
“世纪之谜”的洞察——《人民文学》1993年1月号编者的话 250
梦里醒来是早晨——《人民文学》1993年2月号编者的话 251
探索与创造——《人民文学》1993年7月号编者的话 252
终结,也是起始——《人民文学》1993年8月号编者的话 253
奇迹的诞生——《人民文学》1994年2月号编者的话 254
看不见的手——《人民文学》1994年8月号编者的话 255
历史的维度——《人民文学》1994年9月号编者的话 256
追索生命的人——《人民文学》1995年3月号编者的话 257
“天书”的破译——《人民文学》1995年10月号编者的话 258
启示与呼唤——《人民文学》1996年5月号编者的话 259
把心交给读者——《人民文学》1996年6月号编者的话 261
艺术的最高旨归——《人民文学》1996年11月号编者的话 262
精品意识·精品战略——《人民文学》1996年12月号编者的话 263
一篇小说和十三首诗——《人民文学》1997年5月号编者的话 264
品读佳作——《人民文学》1997年6月号编者的话 265
本期的作品——《人民文学》1997年11月号编者的话 266
再致读者——《人民文学》1997年12月号编者的话 267
关于《大姨》——《人民文学》1998年7月号编者的话 268
关于《我和我的工厂》——《人民文学》1998年7月号编者的话 269
小说的现实品格——《人民文学》1998年8月号编者的话 270
当洪峰平息之后——《人民文学》1998年11月号编者的话 271
与水有关的话题——《人民文学》1998年12月号编者的话 272
文字的背后——《人民文学》1999年3月号编者的话 273
在语言和现实之间——《人民文学》1999年4月号编者的话 274
人生的探寻——《人民文学》1999年7月号编者的话 276
好看的作品——《人民文学》1999年8月号编者的话 277
熟悉与陌生——《人民文学》1999年11月号编者的话 278
往事的追忆——《人民文学》1999年12月号编者的话 279
另一种声音——《人民文学》2000年3月号编者的话 280
意味深长的作品——《人民文学》2000年4月号编者的话 281
面对读者的文学——《人民文学》2000年7月号编者的话 282
编辑的期待——《人民文学》2000年8月号编者的话 283
文化的魅力 285
精品意识·史的意识 287
绿色的生机和橄榄的余味 289
致《新诗界》编者的信 291
《西湖》杂志2008年-2009年部分诗歌评点 293
答《诗林》问 302
答李德武问——关于诗歌的十个问题 304
答《文学报》记者问 309
答《羊城晚报》记者问 316
答《中华读书报》记者问 325
答《西宁晚报》记者问 327
卷三:摇晃的世界 331
用笔取暖的人 331
箫音与回声 334
发芽的灵魂与燃烧的躯体——《寂寞的风景》序言 337
色调与声音 339
渴望真挚纯净的爱情 342
纯洁的快乐 345
摇晃的世界 348
剑与菊——《铁树与海》序言 351
酿酒的诗人——中英文对照诗集《红枫岭》序言 354
认识一位诗人——《高旭旺抒情诗选》序言 356
灵魂的家园——读李茂林的诗 360
读铁夫的诗 363
圣洁的白雪 366
读《段光安的诗》 370
活在梦里的人 373
王锋的新疆 376
新鲜的歌者 379
悲壮光辉的历程 381
穿过时间隧道的激情 383
纪实文学的新探索 385
执著的写作者——读丁速的诗 387
粗砺的质感给人的震撼力——阮庆全诗歌研讨会发言摘要 389
《六角的雪花》后记 390
《北方抒情诗》后记 392
《爱的花环》后记 394
《裸体》后记 396
《雪季·梦与情歌》后记 397
《瞬间的野菊》后记 398
《纸上的风景》后记 399
《隐秘与灾变》后记 400
表达贴切且有意味 402
始于情趣 终于智慧 404
《无言三章》的背后 408
《杨业功之歌》简评 413
底层人物,平民诗行 414
感觉与诗性意义 418
身在其境 诗如其人 421
驰张军人精神疆域的诗笺 423
中华民族文化的简约史 427
乘风展长翼,直上九重霄——读胡忠诗集《情满九州》 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