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汉志》概要 2
第二节 为什么要考历代《汉志》研究的源流 18
第三节 历代《汉志》研究流派概览 23
第二章 历代史书注解派的《汉志》研究 32
第一节 历代史书注解派《汉志》研究概述 33
第二节 颜师古之前的《汉书》注本 36
第三节 颜师古《汉书注》中的《汉志》研究 39
第四节 吴仁杰《两汉刊误补遗》中的《汉志》研究 47
第五节 佚名《汉书考正》中的《汉志》研究 51
第六节 佚名《汉书疏证》中的《汉志》研究 54
第七节 凌稚隆《汉书评林》中的《汉志》研究 59
第八节 杭世骏《汉书蒙拾》和王念孙《读汉书杂志》中的《汉志》研究 64
第九节 齐召南《汉书考证》中的《汉志》研究 67
第十节 钱大昭《汉书辨疑》中的《汉志》研究 71
第十一节 沈钦韩《汉书疏证》中的《汉志》研究 75
第十二节 周寿昌《汉书注校补》中的《汉志》研究 82
第十三节 朱一新《汉书管见》中的《汉志》研究 88
第十四节 王先谦《汉书补注》中的《汉志》研究 91
第十五节 沈家本《汉书琐言》中的《汉志》研究 101
第十六节 杨树达《汉书窥管》中的《汉志》研究 104
第十七节 陈直《汉书新证》中的《汉志》研究 110
第十八节 对史书注解派《汉志》研究的总结 115
第三章 历代目录本体派的《汉志》研究 126
第一节 历代目录本体派《汉志》研究概述 126
第二节 阮孝绪的《汉志》研究 133
第三节 郑樵的《汉志》研究 137
第四节 《隋书·经籍志》等三部书目的《汉志》观 145
第五节 清代《四库总目》的《汉志》研究 151
第六节 传统目录本体派《汉志》研究之总结 158
第七节 近代目录本体派《汉志》研究简述 165
第八节 杜定友的《汉志》研究 173
第九节 余嘉锡的《汉志》研究 180
第十节 刘纪泽的《汉志》研究 191
第十一节 刘咸炘的《汉志》研究 195
第十二节 姚名达的《汉志》研究 204
第十三节 近代目录本体派《汉志》研究之总结 211
第十四节 现代目录本体派《汉志》研究概览 214
第十五节 王重民的《汉志》研究 217
第十六节 吕绍虞的《汉志》研究 221
第十七节 来新夏等四部目录学史著的《汉志》研究 227
第十八节 两部台湾著作中的《汉志》研究 238
第十九节 现代目录本体派《汉志》研究之总结 242
第四章 历代学术考辨派的《汉志》研究 256
第一节 历代学术考辨派《汉志》研究概述 256
第二节 《汉志》在辨伪中的价值 261
第三节 胡应麟的《汉志》研究 268
第四节 康有为的《汉志》研究 277
第五节 历代学者利用《汉志》考订文史概览 282
第六节 王鸣盛的《汉志》研究 285
第七节 章太炎的《汉志》研究 291
第八节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汉志》研究中的文史考订 295
第九节 《汉志》“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目录学本质 299
第十节 章学诚的《汉志》研究 306
第十一节 对学术考辨派《汉志》研究之总结 322
第五章 历代专题派的《汉志》研究 333
第一节 历代专题派《汉志》研究概述 333
第二节 王应麟《汉书艺文志考证》 338
第三节 散见古人文集中的《汉志》专题研究 349
第四节 姚振宗《汉书艺文志拾补》和《汉书艺文志条理》 360
第五节 刘光蕡《前汉书艺文志注》 373
第六节 孙德谦的《汉志》研究 379
第七节 梁启超的《汉志》研究 387
第八节 顾实《汉书艺文志讲疏》 397
第九节 程千帆的《汉志》专题研究 406
第十节 张舜徽《汉书艺文志释例》和《汉书艺文志通释》 414
第十一节 陈国庆《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 425
第十二节 徐文助《汉书艺文志诸子略与兵书略通考》 430
第十三节 现代《汉志》专题研究概览 436
第十四节 历代专题派《汉志》研究总结 450
第六章 从《汉志》研究透视整个中国古代目录学研究 466
第一节 学科名称 467
第二节 研究对象 469
第三节 研究内容 475
第四节 研究方法 478
第五节 研究目的 485
余论 490
主要参考文献 492
后记 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