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客观必然性 1
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政治条件 1
二、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 4
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理论来源 6
四、马克思和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 10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是严整的科学体系 13
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构成 13
二、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 16
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20
第三节 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24
一、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 24
二、完整地准确地理解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 27
三、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 29
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意义和方法 31
第二章 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 35
第一节 物质世界 35
一、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 35
二、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38
三、运动是物质世界的根本属性 41
四、物质世界的规律性 45
第二节 精神世界 47
一、意识是人脑的反映机能 47
二、意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51
三、意识和思维模拟 55
四、意识对物质世界的能动作用 57
第三节 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 60
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60
二、由物质世界到精神世界的飞跃 64
三、由精神世界到物质世界的飞跃 67
四、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69
第四节 真理的客观性和辩证性 71
一、真理和谬误 71
二、真理的客观性 75
三、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77
第五节 真理标准和党的思想路线 81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81
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84
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87
第三章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90
第一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 90
一、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90
二、联系的系统性 94
三、联系的条件性 99
第二节 物质世界联系的多样性 102
一、多种联系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02
二、原因和结果 104
三、必然性和偶然性 107
四、可能性和现实性 111
五、内容和形式 115
六、本质和现象 118
第三节 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 121
一、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 121
二、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 125
三、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129
第四章 世界发展的根本规律 135
第一节 矛盾及其基本属性 135
一、矛盾概念 135
二、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38
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互相联结 141
第二节 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43
一、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143
二、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49
三、矛盾规律在唯物辩证法中的核心地位 151
第三节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54
一、矛盾的普遍性 154
二、矛盾的特殊性 156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是矛盾问题的精髓 159
第五章 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163
第一节 社会历史前提与社会结构 163
一、社会历史前提 163
二、社会经济结构 170
三、社会政治结构 172
四、社会意识结构 174
第二节 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和一般规律 178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78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84
三、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革命力量 187
第三节 人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90
一、人的本质和价值 190
二、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94
三、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197
四、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201
第四节 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和人的自觉活动 203
一、社会历史是人的自觉活动 203
二、社会发展规律及其客观性 204
三、人的自觉活动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关系 207
第六章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及其本质特征 209
第一节 劳动价值论是剖析资本主义的理论前提 209
一、分析商品是考察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起点 209
二、商品及其价值的形成 210
三、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216
四、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219
第二节 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和确立 220
一、资本的原始积累 220
二、资本主义制度产生的途径 222
三、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物质技术基础 224
第三节 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 226
一、资本主义生产的雇用劳动制度 226
二、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生产 229
三、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 232
四、资本主义的工资 237
五、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240
第四节 剩余价值的分割 242
一、产业利润和平均利润 242
二、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245
三、借贷资本和利息 246
四、资本主义的地租和基本形式 247
第五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 249
一、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 249
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 255
第七章 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 261
第一节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261
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产生根源 261
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表现和扩展 263
三、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扩展的趋势 267
第二节 资本主义积累的矛盾 268
一、资本积累的实质 268
二、资本积累的的社会后果 270
三、资本主义积累的矛盾表现和对抗性质 272
第三节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矛盾 276
一、个别资本再生产的实现及其矛盾 276
二、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过程 287
三、社会资本再生产实现过程的矛盾和新特征 295
第四节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内在矛盾激化的表现 298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实质 298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及其在当代的新特点 300
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和后果 303
第八章 资本主义在当代的新形式 306
第一节 帝国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306
一、生产集中和垄断 306
二、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 308
三、资本输出 309
四、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分割世界 310
五、资本主义列强瓜分世界领土 311
第二节 战后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形式 312
一、垄断仍是当代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 312
二、私人垄断发展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312
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和实质 315
四、国际垄断的新变化 318
第三节 战后资本主义剥削的新特点 321
一、“资本民主化”的实质 321
二、“管理民主化”的实质 323
三、“福利制度”的实质 325
第四节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阶级结构的新变化 328
一、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阶级结构新变化的特点 328
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阶级结构新变化的实质 331
第九章 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335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335
一、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进步性 335
二、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局限性 340
第二节 资本主义必然向社会主义过渡 345
一、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两种趋势 345
二、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客观必然性 349
三、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是一个漫长曲折的历史过程 352
第十章 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与实践 356
第一节 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 356
一、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356
二、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361
第二节 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由之路 365
一、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根本保证 365
二、暴力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一般规律 368
三、无产阶级专政的建立是实现社会主义的政治前提 372
第三节 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变成现实 374
一、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首先在一国获得胜利的理论 374
二、社会主义首先在比较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并不违反社会发展的规律 378
三、社会主义首先在比较落后的国家胜利带来的新课题 380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 385
第一节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阶段的理论 385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的设想和社会主义的现实 385
二、马克思主义者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探索 394
第二节 现实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 397
一、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397
二、以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治制度 403
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407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409
一、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表现 409
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412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未来发展 415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 415
一、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415
二、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性质和特点 417
第二节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422
一、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422
二、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和基本内容 425
三、社会主义改革的检验标准 431
第三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未来发展 434
一、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434
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436
三、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 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