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病理学的内容和任务 1
第二节 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 1
第三节 病理学的研究方法 2
第四节 病理学观察方法 2
第五节 病理学的发展 3
第二章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5
第一节 细胞、组织的适应性反应 5
第二节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9
第三节 损伤的修复 17
第三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25
第一节 充血 25
第二节 局部贫血 29
第三节 出血 29
第四节 血栓形成 31
第五节 栓塞 35
第六节 梗死 38
第四章 免疫病理 43
第一节 组织损伤的免疫机制 43
第二节 移植排斥反应 47
第三节 自身免疫性疾病 51
第四节 免疫缺陷病 58
第五章 炎症 64
第一节 炎症的原因 64
第二节 炎症局部的基本病理变化 65
第三节 炎症的类型 73
第四节 炎症的临床表现和结局 78
第五节 炎症的意义 79
第六章 肿瘤 81
第一节 肿瘤的概念 81
第二节 肿瘤的基本特征 81
第三节 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85
第四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88
第五节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89
第六节 肿瘤的命名和分类 90
第七节 常见肿瘤举例 92
第八节 肿瘤的病因学和发病学 99
第七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104
第一节 水、钠代谢障碍 104
第二节 钾代谢障碍 107
第八章 水肿 111
第一节 水肿的发病机制 111
第二节 水肿的类型及特点 114
第三节 水肿对机体的影响 115
第九章 酸碱平衡紊乱 116
第一节 反映体内酸碱平衡变化的指标及其意义 116
第二节 单纯型酸碱平衡紊乱 118
第三节 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 124
第十章 缺氧 126
第一节 常用血氧指标及其意义 126
第二节 缺氧的类型、原因和发病机制 127
第三节 缺氧时机体的功能和代谢变化 130
第四节 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133
第十一章 发热 134
第一节 发热的原因和机制 134
第二节 发热的时相及热代谢特点 138
第三节 发热时机体的代谢与功能的变化 139
第十二章 休克 141
第一节 病因与分类 141
第二节 休克的分期与发病机制 142
第三节 休克时细胞代谢改变和器官功能障碍 146
第十三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151
第一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151
第二节 影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发展的因素 153
第三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分期和分型 154
第四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时的临床表现 155
第十四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 158
第一节 动脉粥样硬化 158
第二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162
第三节 高血压病 165
第四节 风湿病 170
第五节 病毒性心肌炎及心肌病 177
第六节 心力衰竭 178
第十五章 呼吸系统疾病 185
第一节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 185
第二节 肺炎 188
第三节 结核病 193
第四节 呼吸系统常见恶性肿瘤 204
第五节 呼吸衰竭 208
第十六章 消化系统疾病 214
第一节 胃炎 214
第二节 消化性溃疡 215
第三节 病毒性肝炎 218
第四节 肝硬化 222
第五节 消化系统常见肿瘤 227
第六节 肝功能衰竭 232
第十七章 造血系统疾病 241
第一节 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241
第二节 组织细胞增生症X 242
第三节 恶性淋巴瘤 244
第四节 白血病 249
第五节 骨髓增生性疾病 253
第十八章 泌尿及生殖系统疾病 255
第一节 肾小球肾炎 255
第二节 肾盂肾炎 265
第三节 肾功能衰竭 267
第四节 生殖系统常见疾病 275
第十九章 常见神经及内分泌系统疾病 279
第一节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279
第二节 内分泌系统疾病 286
第二十章 骨关节疾病 289
第一节 骨折愈合 289
第二节 骨肿瘤 290
第三节 佝偻病和骨软化症 298
第四节 类风湿性关节炎 300
第五节 大骨节病 303
第二十一章 常见传染病及寄生虫病 307
第一节 伤寒 307
第二节 细菌性痢疾 310
第三节 阿米巴病 311
第四节 流行性出血热 314
第五节 性传播性疾病 315
第六节 血吸虫病 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