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言 1
第一章 两汉三家《诗》学兴衰迭代概观 7
第二章 西汉《鲁诗》元王派 35
第一节 刘交和汉初《鲁诗》学术集团 36
第二节 刘向的说《诗》特点及其对《鲁诗》的改造 45
第三节 刘歆:从经师到国师 68
第三章 西汉《鲁诗》申公派 79
第一节 申公和他的弟子们 80
第二节 瑕丘江公与《鲁诗》的传播 95
第三节 许生与《鲁诗》的授受 102
第四节 司马迁与《鲁诗》 110
第五节《鲁诗》韦氏学 122
第四章 东汉《鲁诗》学 131
第一节 王莽篡汉期间和东汉初期的《鲁诗》学 131
第二节 东汉中期的《鲁诗》学 137
第三节 东汉后期的《鲁诗》学 147
第五章 西汉《齐诗》学的兴盛 160
第一节 辕固的政治、学术观及其影响 161
第二节 董仲舒、夏侯始昌对《齐诗》的阴阳五行化改造 167
第三节 后苍和他的弟子们 188
第四节 《齐诗》翼氏学 196
第五节 匡衡与《齐诗》 209
第六章 东汉《齐诗》学的衰微 218
第一节 王莽篡汉前后的《齐诗》学 218
第二节 东汉《齐诗》学概览 227
第七章 《韩诗》在西汉的传授 240
第八章 《韩诗》在东汉的极盛 252
第一节 薛汉及其后学 253
第二节 东汉其他《韩诗》学者 262
第九章 历代三家《诗》辑佚述略 284
第一节 《诗考》——筚路蓝缕 285
第二节 元明——不绝如线 288
第三节 清代——蔚为大观 289
第四节 《韩诗外传》的校定与辑佚 299
结束语 303
附录一 两汉《诗》学授受表 307
附录二 三家《诗》著述考 314
附录三 《褰裳》朱熹“男女相咎”说探源 328
附录四 韦玄成未曾以《诗》授哀帝 339
主要参考文献 347
后记 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