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实验动物 1
第一节 常用医学实验动物的选择、种类及特点 1
第二节 实验动物的性别鉴别与编号 2
第三节 实验动物的捉拿、给药和处死方法 4
第二章 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 11
第一节 常用手术器械及生理盐溶液 11
第二节 实验动物的麻醉与固定方法 13
第三节 急性动物实验的基本手术操作技术 16
第四节 实验标本的采集方法 20
第三章 实验仪器 24
第一节 机能实验学常用装置 24
第二节 Med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 27
第四章 实验数据的采集与分析 44
第一节 机能实验学常用观察指标 44
第二节 实验数据记录的基本要求 45
第三节 实验数据的分类 46
第四节 实验数据的评价 47
第五节 实验数据的分析与统计 48
第五章 基础性实验 50
实验一 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引导、兴奋传导速度及不应期测定 50
实验二 膈神经放电 54
实验三 大脑皮层诱发电位 56
实验四 蛙或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 58
实验五 不同刺激强度、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 61
实验六 蛙心起搏点观察 64
实验七 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 67
实验八 反射弧分析与脊髓反射 69
实验九 出血时间(BT)测定 71
实验十 凝血时间(CT)测定——普通试管法 72
实验十一 血液凝固及其影响因素 74
实验十二 红细胞渗透脆性实验 76
实验十三 内耳迷路功能的观察 77
实验十四 毁损小脑动物的观察 78
实验十五 兔大脑皮层运动区功能定位 79
实验十六 去大脑僵直 81
实验十七 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83
实验十八 药物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84
实验十九 肝功能状态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85
实验二十 药物半数致死量(LD50)的测定 86
实验二十一 药物血浆半衰期的测定 88
实验二十二 吗啡和水杨酸钠的镇痛作用比较 90
实验二十三 氯丙嗪对小鼠体温调节的影响 92
实验二十四 氯丙嗪的安定和抗激怒反应作用 93
实验二十五 利多卡因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94
实验二十六 抗菌药物体外抗菌实验 96
实验二十七 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和药物的影响 98
实验二十八 消化道运动的观察 100
实验二十九 地西泮的抗惊厥作用 102
实验三十 胸内负压的测定和气胸的观察 103
第六章 人体功能实验 105
实验一 人体心电图的描记 105
实验二 心音听诊 108
实验三 人体动脉血压的测量 110
实验四 肺通气功能的测定 113
实验五 血型的鉴定 116
实验六 声波的传导途径 117
实验七 视野测定 118
实验八 视敏度(视力)的测定 120
实验九 瞳孔近反射和瞳孔对光反射 122
实验十 人体脑电图的引导 123
第七章 综合性实验 125
实验一 家兔急性肺水肿及治疗 125
实验二 家兔酸碱平衡紊乱及治疗 127
实验三 急性高血钾症及其抢救 129
实验四 几种类型的缺氧 131
实验五 家兔失血性休克及其挽救 133
实验六 家兔实验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135
实验七 家兔实验性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137
实验八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和急性右心衰竭 139
实验九 兔呼吸运动的影响因素及复制呼吸衰竭模型 142
实验十 肝性脑病模型复制及挽救治疗 145
实验十一 正常肾脏泌尿功能的调节和急性肾缺血性功能衰竭 147
实验十二 有机磷酸酯类中毒及解救 149
实验十三 药物急性中毒及解救 151
实验十四 离体蛙心灌流 154
实验十五 蟾蜍心肌细胞动作电位与心电图观察 157
第八章 探索性实验 160
第一节 探索性实验的概念和原则 160
第二节 实验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160
第三节 探索性实验参考项目 165
参考文献 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