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人文旅游资源 1
1.1 人文旅游资源 1
1.1.1 人文旅游资源的概念 2
1.1.2 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 2
1.1.3 人文旅游资源的旅游功能 5
1.2 中国人文旅游资源 5
第2章 中国历史遗迹类旅游资源 7
2.1 历史遗迹 8
2.1.1 历史遗迹内涵的特点 8
2.1.2 历史遗迹的时间分类 9
2.1.3 历史遗迹的类别分类 9
2.2 古人类活动遗址 10
2.2.1 北京猿人遗址 10
2.2.2 河姆渡文化遗址 12
2.2.3 半坡文化遗址 12
2.2.4 仰韶文化遗址 13
2.2.5 良渚文化遗址 14
2.2.6 广汉三星堆遗址 15
2.2.7 安阳殷墟遗址 15
2.2.8 长沙马王堆遗址 17
2.3 著名历史遗迹列举 18
2.3.1 古战场遗址 18
2.3.2 儒学文化的中心——山东“曲阜” 19
2.3.3 古道路遗址:丝绸之路 20
2.3.4 古代教育遗址 21
2.3.5 历史名人生活遗址 23
2.3.6 近代重要革命遗址 26
第3章 中国古建筑类旅游资源 30
3.1 中国古建筑概述 31
3.2 中国古建筑的历史沿革 31
3.2.1 形成时期(从原始社会到汉代) 31
3.2.2 前期发展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 32
3.2.3 成熟时期(隋唐时期) 32
3.2.4 大转变时期(宋朝) 33
3.2.5 后期发展时期(元朝) 33
3.2.6 高峰时期(明清时期) 33
3.3 中国古建筑蕴涵的传统思想 34
3.3.1 敬天祀祖 34
3.3.2 皇权至上 34
3.3.3 以中为尊 34
3.3.4 阴阳五行 35
3.3.5 等级森严 35
3.4 中国古建筑的基本构件 35
3.4.1 台基 35
3.4.2 木头圆柱 36
3.4.3 开间 36
3.4.4 斗拱 36
3.4.5 彩画 37
3.4.6 屋顶 37
3.4.7 山墙 38
3.4.8 藻井 38
3.4.9 吻兽 38
3.4.10 门钉 39
3.5 中国古建筑特征 39
3.5.1 巧妙而科学的木框架结构 39
3.5.2 整齐而灵活的平面布局 39
3.5.3 优美的艺术造型 39
3.5.4 绚丽与淡雅相结合的色彩 40
3.5.5 丰富的雕刻装饰 40
3.5.6 建筑物与环境协调 40
3.6 中国古建筑的代表 40
3.6.1 军事防御工程 40
3.6.2 宫殿建筑 42
3.6.3 祭祀建筑 44
3.6.4 民居建筑 47
3.6.5 水利工程及交通建筑 50
3.6.6 小型建筑 52
3.6.7 其他建筑 54
第4章 中国古代陵墓类旅游资源 57
4.1 丧葬制的历史沿革和类型 58
4.1.1 丧葬制的历史沿革 58
4.1.2 丧葬的主要类型 59
4.2 风水之说 61
4.3 帝王陵园的主体建筑 61
4.3.1 封土形制 61
4.3.2 墓室地宫 62
4.3.3 陵墓的石刻艺术 62
4.4 帝王陵墓列举 63
4.4.1 秦始皇陵 63
4.4.2 唐乾陵 64
4.4.3 明十三陵 64
4.4.4 清东陵、清西陵 64
4.4.5 慈禧陵墓 65
4.5 其他陵墓 65
4.5.1 黄帝陵 65
4.5.2 中山陵 65
4.5.3 明显陵 66
4.6 拜祭旅游 66
4.6.1 河南新郑祭祖 66
4.6.2 陕西黄陵县祭祖 67
4.6.3 曲阜祭孔 67
第5章 宗教文化类旅游资源 69
5.1 宗教 70
5.2 基督教 71
5.3 伊斯兰教 71
5.4 道教 72
5.4.1 道教的传播与发展 72
5.4.2 道教的教义 72
5.4.3 道教的经典和标记 74
5.4.4 道教供奉的主要对象 75
5.4.5 道教名观 76
5.5 佛教 77
5.5.1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77
5.5.2 佛教的教义 77
5.5.3 佛教的经典和标记 77
5.5.4 佛教供奉的对象 78
5.5.5 汉地佛教寺院的主要殿堂及著名佛寺 79
5.5.6 佛教常用的礼仪 80
5.5.7 佛教著名石窟和摩崖造像 80
5.5.8 佛塔 81
5.5.9 佛教象征 82
5.6 萨满教 83
5.6.1 萨满教的传播 83
5.6.2 萨满教的祭神 83
5.6.3 萨满教的神器 85
5.6.4 萨满教的神服 85
5.6.5 萨满教的信仰观 85
5.7 东巴教 86
5.7.1 东巴文 86
5.7.2 东巴教的基本教义 86
5.7.3 东巴教的祭祀活动 86
第6章 中国城镇类旅游资源 88
6.1 城 89
6.1.1 城市 89
6.1.2 古都名城 89
6.1.3 历史文化名城 90
6.1.4 特色城镇 91
6.1.5 中国传统城镇的基本形制 92
6.2 城镇分类 93
6.2.1 历史文化名城 93
6.2.2 古都 94
6.2.3 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98
6.2.4 特色古镇 100
6.3 上海 104
6.4 香港 104
6.5 澳门 105
第7章 中国古典园林类旅游资源 107
7.1 园林 107
7.2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程 108
7.2.1 秦以前 108
7.2.2 秦汉时期 108
7.2.3 魏晋南北朝时期 108
7.2.4 隋唐时期 109
7.2.5 两宋时期 109
7.2.6 明清时期 109
7.3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 110
7.3.1 生境 110
7.3.2 画境 110
7.3.3 意境 110
7.4 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 111
7.4.1 按占有者的身份分类 112
7.4.2 按园林所处的地理位置分类 112
7.5 中国古典园林的组成要素 113
7.5.1 筑山 113
7.5.2 理水 113
7.5.3 养生 113
7.5.4 建筑 114
7.6 著名园林 115
7.6.1 承德避暑山庄 115
7.6.2 颐和园 115
7.6.3 拙政园 116
第8章 中国民风民俗类旅游资源 118
8.1 民风民俗 119
8.1.1 民风民俗的旅游特征 119
8.1.2 民风民俗的社会文化功能 121
8.1.3 民俗旅游资源的概念与分类 122
8.2 汉族 123
8.2.1 服饰民俗文化 124
8.2.2 饮食民俗文化 125
8.2.3 人生礼仪民俗文化 126
8.3 五大自治区少数民族风情 127
8.3.1 内蒙古自治区 127
8.3.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28
8.3.3 广西壮族自治区 130
8.3.4 宁夏回族自治区 132
8.3.5 西藏自治区 134
8.4 西南主要少数民族风情 137
8.4.1 苗族 137
8.4.2 瑶族 137
8.4.3 彝族 138
8.4.4 傣族 139
8.4.5 白族 140
8.4.6 布依族 140
8.4.7 侗族 141
8.5 东北世居少数民族风情 142
8.5.1 满族 142
8.5.2 朝鲜族 142
8.5.3 赫哲族 143
8.5.4 鄂伦春族 144
8.5.5 鄂温克族 145
8.5.6 锡伯族 145
8.6 民俗风情园列举 146
8.6.1 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中华民族园) 146
8.6.2 云南民族村 147
8.6.3 赫哲民族文化村 148
第9章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类旅游资源 151
9.1 特定意义的主食 152
9.1.1 饺子 152
9.1.2 汤圆 152
9.1.3 粽子 153
9.1.4 月饼 153
9.1.5 腊八粥 153
9.1.6 长寿面 154
9.2 菜系 154
9.2.1 八大菜系 154
9.2.2 其他风味菜 157
9.3 特色小吃列举 158
9.3.1 北京特色小吃 158
9.3.2 天津特色小吃 160
9.3.3 山东特色小吃 160
9.3.4 河南特色小吃 161
9.3.5 上海特色小吃 161
9.3.6 江苏特色小吃 162
9.3.7 浙江特色小吃 163
9.3.8 福建特色小吃 164
9.3.9 湖北特色小吃 165
9.3.10 广东特色小吃 166
9.3.11 海南特色小吃 167
9.3.12 广西特色小吃 167
9.3.13 陕西特色小吃 168
9.3.14 四川特色小吃 168
9.3.15 云南特色小吃 169
9.3.16 东北特色小吃 169
9.4 酒 170
9.4.1 白酒 170
9.4.2 黄酒 172
9.4.3 啤酒 172
9.4.4 果酒 172
9.4.5 配制酒 173
9.5 茶 173
9.5.1 绿茶 173
9.5.2 红茶 174
9.5.3 乌龙茶 174
9.5.4 花茶 175
9.5.5 白茶 175
9.5.6 紧压茶 175
第10章 中国传统节日类旅游资源 178
10.1 汉族传统节日 179
10.1.1 春节 179
10.1.2 元宵节 180
10.1.3 清明节 180
10.1.4 端午节 181
10.1.5 七夕节 181
10.1.6 中秋节 182
10.1.7 重阳节 182
10.1.8 赶庙会 182
10.2 少数民族节日 183
10.2.1 傣族泼水节 183
10.2.2 新疆的开斋节 184
10.2.3 壮族的三月三 184
10.2.4 白族的三月街 185
10.2.5 藏族的雪顿节 185
10.2.6 苗年 185
10.2.7 水族的端节 186
10.2.8 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 187
10.2.9 朝鲜族的回甲节 187
第11章 中国文学艺术类旅游资源 189
11.1 文学艺术与旅游 190
11.1.1 文学艺术成为旅游资源的可行性 190
11.1.2 文学艺术的旅游现象 192
11.1.3 文学艺术提高旅游的文化品位 193
11.1.4 文学艺术的广告效应 195
11.2 四大名著与旅游 196
11.2.1 《红楼梦》 196
11.2.2 《西游记》 198
11.2.3 《水浒传》 199
11.2.4 《三国演义》 200
11.3 影视基地 202
11.3.1 长影世纪城 202
11.3.2 横店影视城 203
11.3.3 上海影视乐园 203
11.3.4 中山影视城 204
11.3.5 镇北堡西部影视城 204
11.3.6 同里影视拍摄基地 205
11.3.7 象山影视城 205
11.3.8 北普陀影视城 206
11.3.9 焦作影视城 206
11.3.10 涿州影视城 207
11.4 京剧 207
11.4.1 艺术特色 207
11.4.2 京剧行当分类 208
11.4.3 京剧脸谱艺术 208
11.4.4 京剧的四大名旦 209
11.5 书法与国画 211
11.5.1 书法 211
11.5.2 国画 213
第12章 中国地方特色产品 215
12.1 陶瓷 216
12.1.1 陶器 216
12.1.2 瓷器 217
12.1.3 陶瓷名城列举 217
12.2 丝绸 220
12.2.1 刺绣 220
12.2.2 织锦 222
12.3 漆器 223
12.3.1 北京漆器 224
12.3.2 福州漆器 224
12.3.3 扬州漆器 224
12.3.4 成都漆器 224
12.3.5 平遥漆器 225
12.3.6 大方漆器 225
12.4 雕刻艺术 225
12.4.1 象牙雕 226
12.4.2 玉雕 226
12.4.3 石雕 226
12.4.4 木雕 227
12.4.5 砖雕 227
12.4.6 贝雕 227
12.4.7 泥塑 228
12.4.8 面塑 228
12.5 文房四宝 228
12.5.1 湖笔 228
12.5.2 徽墨 229
12.5.3 宣纸 229
12.5.4 端砚 230
12.6 中药 230
12.6.1 中草药 231
12.6.2 中成药 231
参考文献 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