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论 中国经济的发展道路 1
一、中国经济发展的“路线图”与阶段划分 1
二、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选择与六次改革发展契机 5
三、中国经济发展的“之”字形道路 10
四、中国人民生活水平从恢复、徘徊到快速提高 18
五、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经验和普适性 24
六、科学发展观视野下中国经济的未来 35
第一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时的经济状况(1949年前) 41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时的基本国情 41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时的经济环境 42
第二节 新中国面临严峻的国内外形势 53
第二篇 恢复发展时期的中国经济(1949~1957年) 65
第二章 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65
第一节 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66
第二节 工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71
第三节 国际国内贸易的恢复与发展 78
第四节 财政经济的平衡发展 85
第三章 过渡时期总路线和社会主义改造 92
第一节 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一五”计划 93
第二节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99
第三节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07
第四节 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18
第四章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123
第一节“一五”计划期间的建设成就 123
第二节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130
第三节 计划经济体制的初步改革 138
第三篇 动荡发展时期的中国经济(1958~1978年) 149
第五章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初步探索 149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149
第二节“大跃进”与“大倒退” 158
第三节 人民公社化和“共产风” 171
第六章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经济徘徊发展 183
第一节“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183
第二节 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 195
第三节 经济调整的成效与基本经验 206
第七章“文化大革命”期间经济跌宕起伏 213
第一节 备战思想指导下的“三线”建设 213
第二节“农业学大寨”与农村经济的缓慢发展 220
第三节“权力下放”与计划经济体制的调整 227
第四节 国民经济的损失与某些领域的局部发展 234
第八章“文化大革命”结束初期的经济恢复与拨乱反正 249
第一节“文化大革命”结束初期的经济恢复 250
第二节“左”倾思想的延续与拨乱反正 256
第四篇 经济体制转型初期的中国经济(1979~1991年) 267
第九章 经济体制改革的起步 267
第一节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67
第二节 改革路线的初步探索 272
第三节 国民经济在调整中前行 283
第十章 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292
第一节 改革思路的深化与“三步走”发展战略 292
第二节 改革重心转移与多种经济成分格局形成 299
第三节 对外开放从起步到进一步发展 312
第十一章 国民经济在体制摩擦中曲折前进 318
第一节 财税、金融和投资体制改革 319
第二节 价格“双轨制”与价格改革闯关 331
第三节 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与治理整顿 336
第五篇 全面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的中国经济(1992~2002年) 347
第十二章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347
第一节 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 347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实践中发展 354
第十三章 经济建设全面高涨 369
第一节1993年经济过热与“软着陆” 369
第二节 应对亚洲金融危机 378
第三节 加入WTO与对外开放新格局 385
第十四章 初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392
第一节 充满活力的基本经济制度 393
第二节 现代市场体系初步形成 402
第三节 积极探索新型宏观调节体系 412
第四节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419
第六篇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的中国经济(2003年至今) 427
第十五章 向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跨越 427
第一节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427
第二节 完善财税体制和深化金融改革 441
第三节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448
第四节 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456
第五节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464
第十六章 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474
第一节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 474
第二节 新时期新阶段下的对外开放新局面 486
第三节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495
第十七章 中国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506
第一节 金融海啸与中国经济发展的机遇 507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 512
第三节 中国经济的未来 516
主要参考文献 523
后记 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