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场理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程郁儒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16193969
  • 页数:280 页
图书介绍:《传播学场理论》是以场论范式对传播学理论的整合研究成果。《传播学场理论》批判地继承了传播学经验学派、批判学派和技术-功能学派的理论,并建立了独有的理论架构。传播学场理论力求融合理解传播学三个学派分立的理论体系,力求纳入中国传播实践研究西方传学理论,力求联系互联网情景改写前互联网时代的经典理论,力求在业界实践的基础上关照学界研究,力求理论的自洽性与实用性的统一。

导论 1

一 理论与结构 1

二 版图与前沿 5

三 范式与立场 15

四 路径与方法 19

(一)理论预设法 24

(二)回归实验法 25

(三)整合修正法 26

第一章 微观场理论 28

一 理论概述 28

(一)实践归纳 29

(二)理论演进 38

(三)核心概念 51

二 微观场理论模型 53

(一)基本模型 54

(二)模型分析 61

三 基本结论 67

(一)电视节目的趋第一场性 67

(二)被屏蔽的第一场 70

(三)第一场悖论 71

(四)前置的编辑过程 74

四 对相关问题的回答 76

五 传统媒体的再认识 78

(一)开放场域 79

(二)合并情境 81

(三)表演仪式 82

(四)社会规制 83

第二章 电视职业角色的共享理念 85

一 场的辨识:一种电视拍摄的职业素养 86

(一)场的辨识 86

(二)场的进入 91

二 场的控制:一种采访现场的职业能力 93

(一)从第三场开始 93

(二)语言性采访 95

(三)动作性采访 98

三 场的意识:一种节目主持的职业理念 103

(一)主持人在第二场、第三场和第四场的场意识 104

(二)主持人在第五场的场意识 109

四 合格电视作品的三个特征 122

(一)关于节目的信息真实 122

(二)关于单位时间的信息量 123

(三)关于各场镜头的组合 124

第三章 纪录片真实性建构的场理论阐释 127

一 研究现状 128

(一)纪录片理论演进的历史脉络 129

(二)纪录片理论演进的双线结构 134

二 纪录片真实性建构的场境分析 136

(一)动作场境分析 136

(二)语言场境分析 141

三 纪录片情景再现的原则 142

四 微纪录片的实质与概念 145

(一)概念梳理 145

(二)质思的问题 146

(三)“WE”视域下的微纪录片 149

第四章 宏观场理论 153

一 总论 154

(一)理论建构的问题 154

(二)理论思考的向度 157

(三)宏观场模型 161

二 分论 170

(一)文本场论 170

(二)受众场论 175

(三)意义场论 182

(四)文化场论 189

(五)社会场论 194

三 线性互动关系 199

(一)金融资本生产过程 200

(二)文化资本生产过程 201

四 共振效应 203

(一)微观共振 204

(二)场际共振 205

(三)复合共振 208

第五章 意识形态在传播场域的发生机理 210

一 研究现状 211

(一)意识形态的隐藏策略 211

(二)意识形态的同化策略 213

(三)编码/解码理论 214

二 意识形态在职业传播中的发生机理 216

(一)意识形态隐藏策略重读 216

(二)基于微观场理论的思考 220

三 意识形态在社会传播中的发生机理 226

(一)同化策略的失效 226

(二)解码方式的局限 227

(三)基于宏观场理论的思考 230

第六章 舆论场的结构与联系 239

一 四个舆论场的内部结构 240

(一)政府舆论场 241

(二)传统媒体舆论场 243

(三)民间舆论场 247

(四)网络舆论场 249

二 四个舆论场的总体联系 252

(一)各场要素与结构 253

(二)同名的不同场域 254

(三)场间联系的枢纽 255

(四)场间的权力关系 256

三 对应关系论 257

(一)政府舆论场与传统媒体舆论场的关系 257

(二)政府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的关系 258

(三)政府舆论场与网络舆论场的关系 258

(四)传统媒体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的关系 259

(五)传统媒体舆论场与网络舆论场的关系 261

(六)民间舆论场与网络舆论场的关系 264

四 网络舆论场治理研究 265

(一)现行的治理策略 265

(二)基于传播学场理论的思考 268

参考文献 275

后记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