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
第一篇 规划 11
第一章 区域规划与布局 12
第一节 区域规划 12
第二节 厂址选择 20
第三节 三线建设规划 22
第二章 城市规划 25
第一节 城市规划的发展 25
第二节 不同类型城市的总体规划 32
第三节 城市居住区详细规划 51
第四节 旧城改造与名城保护规划 56
第三章 规划编制办法及管理 63
第一节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63
第二节 城市规划管理 71
第三节 城市规划建设技术档案管理 78
第二篇 市政基础设施 81
第一章 城镇道路 82
第一节 城镇道路的发展 82
第二节 城市干道建设 89
第三节 隧道、人行地道 97
第二章 城市桥梁 101
第一节 跨江河桥 101
第二节 跨路桥 108
第三节 城市大型跨江河桥 111
第四节 攀枝花市的桥梁 115
第三章 城镇路灯 117
第一节 光源 117
第二节 灯型 124
第三节 灯控 129
第四章 城镇排水 131
第一节 排水设施 131
第二节 污水处理 144
第五章 市政管理 146
第一节 管理体制 146
第二节 管理法规 148
第三节 市政经费 150
第三篇 公用事业 153
第一章 城镇供水 154
第一节 水源 154
第二节 水厂 156
第三节 管网 168
第四节 经营 173
第五节 节水 180
第二章 城市公共交通 183
第一节 早期城市交通工具 183
第二节 公共汽车、电车 184
第三节 出租汽车 199
第四节 社会客运车辆 203
第五节 渡口、码头 204
第六节 缆车、索道 206
第三章 城市民用燃气 209
第一节 燃气开发利用 209
第二节 燃气管站建设 212
第四篇 房地产 219
第一章 房地政管理 220
第一节 产权产籍 220
第二节 接收与代管 228
第三节 私有出租房屋的社会主义改造 230
第四节 落实私房政策 234
第二章 房地产经营 238
第一节 房地产交易 238
第二节 房屋租赁 243
第三节 住房制度改革 254
第三章 房屋建设 259
第一节 征地拆迁 259
第二节 住宅建设 263
第三节 统建开发 269
第五篇 园林绿化 277
第一章 城镇园林 278
第一节 园林分布 278
第二节 园林类型 280
第三节 团林中的传统集会 299
第二章 城市绿化 303
第一节 沿革 303
第二节 树种 307
第三节 苗圃 311
第四节 盆景 313
第三章 园林管理 317
第一节 管理体制 317
第二节 管理法规 319
第六篇 风景名胜区 321
第一章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323
第一节 峨眉山 乐山大佛 323
第二节 青城山 都江堰 328
第三节 长江三峡 333
第四节 剑门蜀道 336
第五节 缙云山 339
第六节 九寨沟 341
第七节 黄 龙 343
第八节 贡嘎山 345
第九节 金佛山 347
第十节 蜀南竹海 349
第二章 省级风景名胜区 351
第一节 川西片区 351
第二节 川西南片区 355
第三节 川南片区 358
第四节 川东片区 362
第五节 川北片区 367
第三章 市(地、州)、县级风景名胜区 369
第四章 规划、建设与管理 371
第一节 规划 371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 374
第三节 管理 377
第七篇 环境卫生 381
第一章 市容环卫 382
第一节 清扫保洁 382
第二节 垃圾清运 389
第三节 粪便储运与处理 391
第二章 环卫设施 398
第一节 公共厕所 398
第二节 沿街卫生设施 403
第三节 清运机具 406
第四节 垃圾堆场与处理 410
第三章 环卫管理 414
第一节 管理体制 414
第二节 管理法规 417
第八篇 环境保护 421
第一章 环境污染与破坏 422
第一节 环境污染 423
第二节 自然环境破坏 437
第三节 污染事件 441
第二章 污染防治 444
第一节 污染源治理 445
第二节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454
第三章 自然环境保护 458
第一节 自然保护区与风景名胜区的保护 458
第二节 野生动植物的保护 462
第三节 农业环境的保护 464
第四章 环境管理 467
第一节 环境管理制度 467
第二节 环境宣传教育 470
第三节 环境监测 473
第四节 环境法规(目录) 478
第九篇 村镇 481
第一章 村镇建制沿革 482
第一节 村镇演变 482
第二节 村镇特点 486
第二章 村镇规划 488
第一节 规划前期工作 489
第二节 试点与初步规划 491
第三节 调整完善规划 492
第三章 村镇建设 494
第一节 农房建设 494
第二节 集镇建设 497
第三节 乡镇典型 502
第四章 村镇沼气 509
第一节 城镇沼气 509
第二节 农村沼气 511
第五章 村镇建设管理 517
第一节 管理机构 517
第二节 管理队伍 518
第三节 管理体制 519
第四节 管理法规 520
第十篇 科技 521
第一章 规划设计科技成果 525
第一节 城市规划 525
第二节 风景、园林设计 528
第二章 市政设施科技成果 531
第一节 道路 531
第二节 桥梁 532
第三节 立交桥、隧道、索道 535
第三章 公用事业科技成果 538
第一节 公共交通 538
第二节 城乡供水 540
第三节 生活能源 543
第四章 绿化、珍稀动物、景区科技成果 552
第一节 绿化 552
第二节 珍稀动物繁育 554
第三节 景区考察 555
第五章 环境治理科技成果 559
第一节 环境分析 559
第二节 污染防治 562
第三节 环卫成果 567
第十一篇 机构 569
第一章 行政机构 572
第一节 省级 572
第二节 市、地、州(市、县)级 576
第二章 企事业机构 585
第一节 企业 585
第二节 事业 589
第三节 学校 595
第三章 社团组织 598
第一节 学术团体 598
第二节 行业协会 600
附录 603
一、巴蜀城乡韵存 604
二、四川省城建统计资料选编 626
三、四川省城建管理机构历届领导人名录 635
四、四川省城建系统劳模名录 639
五、四川省城建系统志书(稿)及长编名录 644
六、《四川省志·城建环保志》编辑部工作人员名录 646
后记 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