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通史 清前期卷》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郑师渠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303098699
  • 页数:500 页
图书介绍:本卷介绍了清前期的文化,包括清前期文化的时代精神、纷繁的文化论争、哲学的发展、异彩纷呈的宗教、教育和科举制度、璀璨的文学等内容

绪言 1

第一章 清前期的社会和文化 5

第一节 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7

第二节 文化政策和文化建设 11

第三节 文化对社会的影响 16

第二章 清前期文化的时代精神 19

第一节 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影响的加强 21

第二节 传统文化的历史性总结 25

第三节 高扬批判和经世致用的旗帜 29

第三章 纷繁的文化论争 33

第一节 理学与心学之争 35

一、理学真伪之辩 35

二、立《道学传》引起的争论 36

第二节 汉学与宋学之争 39

一、汉学与宋学的分化 39

二、汉学与宋学的对立 42

三、汉学与宋学兼采 44

第三节 中学与西学之争 46

第四章 国内外的文化交流 53

第一节 国内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 55

一、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文化交流 55

二、各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62

第二节 和亚洲各国的文化交流 67

一、和日本的文化交流 67

二、和朝鲜的文化交流 70

三、和琉球的文化交流 73

四、和越南的文化交流 74

五、和缅甸的文化交流 76

第三节 和欧洲的文化交流 77

一、天主教在中国的传布 77

二、西学在中国的传播 78

三、中国文化在欧洲的传播 82

第五章 博大精深的学术 87

第一节 清初学术流派 89

一、理学诸流派 89

二、诸子学的复兴 91

三、颜李学派 92

四、经学考据学诸家 93

第二节 乾嘉学派 96

一、乾嘉学派的形成 96

二、乾嘉学派的分野 97

三、乾嘉学派的局限性 103

第三节 嘉道之际学术思潮的变动 104

一、今文经学的复兴 104

二、常州学派的异军突起 105

三、经世思潮的涌动 108

第六章 哲学的发展 111

第一节 黄宗羲、顾炎武的哲学 113

一、黄宗羲的哲学思想 113

二、顾炎武的哲学思想 118

第二节 王夫之、颜元的哲学 122

一、王夫之的哲学思想 122

二、颜元的哲学思想 135

第三节 乾嘉学派的哲学 138

一、戴震的哲学思想 138

二、章学诚的哲学思想 142

三、焦循的哲学思想 144

四、阮元的哲学思想 145

第七章 异彩纷呈的宗教 147

第一节 道教的兴衰 149

一、清政府对道教的利用与限制 149

二、道教的戒律和经籍 151

三、道教的主要流派及代表人物 152

第二节 佛教的发展 156

一、清政府对佛教的政策 156

二、佛教的寺院和刻经 159

三、佛教的主要流派及代表人物 161

四、藏传佛教的兴盛及派别 167

第三节 伊斯兰教及其门宦制度 169

一、清政府对伊斯兰教的政策 169

二、门宦制度与教派 170

第四节 基督教的传播与被禁 175

一、天主教 176

二、俄罗斯东正教 180

三、基督教新教 182

第五节 民间秘密宗教的繁兴 183

一、民间秘密宗教的主要派别 184

二、民间秘密宗教的思想信仰 186

第八章 伦理道德思想的新趋向 189

第一节 具有经世致用特征的道德观 191

第二节 倡导个性解放的理欲观 195

第三节 肯定性善统一的人性论 208

第四节 强调功利主义的义利观 217

第九章 教育和科举制度 225

第一节 多种形式的教育 227

一、学校教育 227

二、私学教育 235

三、书院教育 239

四、寺院教育 242

第二节 科举制度 248

一、文科 249

二、武科 252

三、制科 253

四、八旗乡、会试 255

第十章 史学的发展 257

第一节 修史机构的创设 259

第二节 多种体裁的官修诸史 260

一、《明史》 260

二、《清实录》和《东华录》 262

三、《大清一统志》 264

四、续三通和清三通 265

五、《大清会典》等书 266

第三节 史家及其撰述 268

一、开辟一代新风的顾炎武 268

二、王夫之和《读通鉴论》 270

三、黄宗羲和《明儒学案》 272

四、顾祖禹和《读史方舆纪要》 274

五、乾嘉时代三大史学家及其著作 276

第四节 史学理论的新发展 280

一、史学与“经世致用” 281

二、“六经皆史” 283

三、史家与“史德” 284

第五节 少数民族史学 285

一、蒙古族史学 285

二、藏族史学 286

三、维吾尔族史学 287

四、彝族史学 287

第十一章 璀璨的文学 289

第一节 诗词的新成就 291

一、诗歌创作流派及代表作家 291

二、词的复兴和著名词派及词人 299

第二节 芬芳的散文园地 303

一、清初散文作家及其作品 303

二、桐城派古文 305

三、清前期的骈文创作 309

第三节 古典小说的辉煌成就 310

一、《聊斋志异》和清代文言短篇小说 310

二、长篇小说创作 316

三、吴敬梓与《儒林外史》 319

四、曹雪芹和《红楼梦》 323

第四节 繁荣兴盛的戏曲文学 328

一、李玉和《清忠谱》 330

二、洪昇和《长生殿》 332

三、孔尚任和《桃花扇》 335

四、《雷峰塔》 337

第五节 成就斐然的少数民族文学 339

一、蒙古族文学 339

二、回族文学 340

三、藏族文学 340

四、维吾尔族文学 342

五、苗、瑶、黎、彝、壮等族文学 343

第十二章 多彩的艺术 347

第一节 百花齐放的绘画 349

一、绘画的多种形式和派别 349

二、绘画名著的编纂 364

第二节 形式多样的书法和篆刻 366

一、清初的书法艺术与流派 367

二、碑学的兴盛与清中期书法艺术 368

三、书法著述 371

四、篆刻艺术 372

第三节 风格各异的音乐 373

一、宫廷音乐 373

二、民间音乐 379

三、少数民族音乐 386

第四节 引人入胜的舞蹈 389

一、汉族民间舞蹈的发展与兴盛 389

二、千姿百态的少数民族民间舞蹈 395

三、舞蹈在戏曲中的发展 400

第五节 兴盛的地方戏剧 402

一、地方戏剧的发展 402

二、剧种与风格 405

三、少数民族戏剧 410

第六节 独具魅力的园林 412

一、气势恢宏的皇家园林 412

二、巧夺天工的私家园林 415

第十三章 科学技术的缓慢发展 419

第一节 天文学和数学 421

一、天文历法 421

二、数学 423

第二节 农业及水利 426

一、农业技术 426

二、水利技术 428

第三节 医药学 431

一、传统医学理论 431

二、药物学与方剂学 434

三、温病学派的形成 435

四、临床各科的成就 437

第四节 其他科技方面的成就 439

一、地理学 439

二、手工业技术 442

三、建筑技术 443

四、武器制造和军事科学 446

第五节 少数民族的科技成就 448

一、蒙古族的科技成就 448

二、藏族医学的成就 448

三、新疆各少数民族在农业科技上的贡献 449

四、壮族人民的织造技艺 450

五、彝族的火器发展 450

第十四章 清前期的社会风俗 451

第一节 特权等级的生活习尚 453

一、服饰与礼仪风尚 453

二、日常生活与饮食习尚 459

三、建筑与居住风尚 462

四、行止仪尚 466

五、婚丧仪礼规范 468

六、年节娱乐风尚 472

第二节 汉民族地区的社会风俗 473

一、华夏衣冠的变迁 473

二、饮食结构的变化和南北菜系的发展 475

三、四合院式的聚居方式及其他 477

四、道路和交通工具 478

五、礼仪和节令风俗 479

第三节 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风俗 482

一、满族 482

二、蒙古族 484

三、回族 488

四、维吾尔族 489

五、藏族 490

六、苗族 491

七、彝族 492

八、壮族 492

参考书目 495

再版后记 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