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总论 2
第一章 中医急重症医学的发展历史 2
第一节 中医急重症医学的概念与范畴 2
第二节 中医急重症医学发展简史 2
第三节 中医急重症医学学术近代研究现状及展望 7
第二章 中医医院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建设要求及标准 9
第一节 急诊科、重症医学科的任务及基本设施 9
第二节 急诊科、重症医学科组织 14
第三节 人才培养 19
第四节 急诊科与重症医学科质量控制 21
第三章 中医急重症的病因病机 24
第一节 中医急重症的病因 24
第二节 中医急重症的病机 25
第三节 中医急重症的传变特点 27
第四章 中医急重症治疗方法 29
第一节 基本治则 29
第二节 常用治法 31
第五章 急重症临床思维方法 41
第一节 中医临床思维 41
第二节 西医临床思维 47
第三节 现代中医急危重症学临床思维 50
第六章 急救医学医患沟通技巧及人文关怀 53
第一节 中医对医患关系的认识 53
第二节 医患沟通在急重症救治服务中的重要性 53
第三节 急救医学医患关系现状 54
第四节 中医医患沟通的特色与方法 54
第五节 现代医学医患沟通的方法与技巧 55
第六节 医患沟通注意事项 56
第七章 院前急救与绿色通道建设 57
第一节 概述 57
第二节 院前急救技术 58
第三节 院前转运的监护与救治 62
第四节 急救绿色通道建设 66
中篇 危重症 70
第八章 高热 70
第九章 暴喘 74
第十章 神昏 81
第十一章 真心痛 87
第十二章 脱证 95
第十三章 脓毒症 101
第十四章 复合伤 111
第十五章 多发伤 119
第十六章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127
第十七章 猝死 133
下篇 临床各科常见急症 142
第十八章 内科急症 142
第一节 风温肺热 142
第二节 哮病 147
第三节 霍乱 156
第四节 急黄 161
第五节 急性胆胀 165
第六节 脾心痛 169
第七节 心悸 175
第八节 中风 183
第九节 急淋 189
第十节 急性出血 193
第十九章 外科急症 202
第一节 肠痈 202
第二节 肠结 206
第三节 急性创伤 210
第四节 烧伤 235
第五节 丹毒 240
第二十章 妇科急症 244
第一节 痛经 244
第二节 崩漏 248
第三节 异位妊娠 253
第四节 产后发热 258
第五节 急性盆腔炎 263
第二十一章 儿科急症 268
第一节 急惊风 268
第二节 小儿重症泄泻 273
第三节 重症肺炎喘嗽 278
第二十二章 耳鼻喉科急症 284
第一节 急喉风 284
第二节 鼻衄 287
第三节 暴聋 291
第二十三章 急性中毒 295
第一节 概述 295
第二节 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 300
第三节 急性镇静催眠药中毒 303
第四节 急性毒品中毒 305
第五节 急性酒精中毒 308
第六节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312
第七节 急性常见中草药中毒 316
第八节 毒蛇咬伤 324
第二十四章 理化因素伤害 334
第一节 概述 334
第二节 中暑 335
第三节 淹溺 342
第四节 电击伤 345
第五节 冻伤 348
第二十五章 灾难医学概述 353
第一节 灾难现场的概述 353
第二节 常见灾害的救治特点及救治原则 354
第三节 洪水 362
第四节 泥石流 364
第五节 风灾 366
附篇 常用危急重症诊疗与监护技术 368
第一节 心电监护技术 368
第二节 电除颤术 369
第三节 亚低温技术 370
第四节 洗胃术 372
第五节 清创术 374
第六节 气管插管术 377
第七节 气管切开术 382
第八节 急诊介入技术 389
第九节 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术 393
第十节 现场快速检测技术 395
第十一节 呼吸机的临床应用 397
第十二节 血液净化疗法 400
第十三节 体外膜式氧合技术 404
第十四节 中医急救适宜技术 407
主要参考文献 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