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习思想通史 上》PDF下载

  • 购买积分:2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胡小林,袁伯诚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010057545
  • 页数:719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一本研究学习方法的书籍。主要内容包括:先秦元典学习思想、秦汉时期的学习思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学习思想等。

导言 1

第一编 先秦元典学习思想 23

甲编 综述 23

第一章 前元典型学习思想 24

第一节 前元典型学习思想溯源 24

第二节 前元典型学习思维方式 30

第三节 学习思想物化形态——文字、文本的产生 38

第四节 三代时期的学习思想 42

第二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学习思想 50

第一节 社会大变革对学习思想变化的影响 50

第二节 文化转型对学习思想的影响 53

第三节 《六经》——学习经典的产生与确立 57

第四节 学习原创精神的第一座高峰——士阶层 73

第三章 先秦儒家与道家的学习思想 84

第一节 儒家学派的形成 84

第二节 先秦道家学习思想的文化渊源 87

乙编 传纪 97

第四章 中国学习思想之祖——孔子 98

第一节 社会大变革中的“圣之时”者 98

第二节 办私学“有教无类”,为平民争得学习权利的教育家 101

第三节 对三代元典文献的整理与传授——“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 105

第四节 “信而好古”的历史意识 108

第五节 性与天道:学习的人性根据与形而上的思辨 116

第六节 孔子学之内容与原则 126

第七节 孔子之后儒学的分化及发展 140

第五章 儒家孟、荀两大学派 143

第一节 尽心、知性、注重心性修养的孟轲 143

第二节 总结百家学说,“劝学”、“解蔽”的荀况 151

第六章 先秦道家的始祖与承祧:老子与庄子 163

第一节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的老子 163

第二节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庄周 173

第二编 秦汉时期的学习思想 191

甲编 综述 191

第一章 政治思想变迁与学习思想的关系 192

第一节 秦始皇“焚书坑儒”——由私学转向官学的重要标志 192

第二节 汉初崇奉黄老之学——儒道学习思想并峙 199

第三节 独尊儒术——确立中国两千年不移的正宗文化思想 205

第四节 西汉后期与东汉时期社会变迁对学习思想的影响 209

第二章 经学的学习模式与学习思想 212

第一节 汉代经学对先秦元典的神圣化 212

第二节 经学今古文之争及其特征 214

第三节 经学法典化:石渠阁议与白虎观议 218

第四节 经学与谶纬 219

第五节 经学学习思想模式的基本特征 225

第三章 秦汉学习之文本:文献典籍的流传与整理 231

第一节 废秦“挟书律”,收集民间流传的图书 231

第二节 汉代典籍流传整理情况 232

第三节 学习之津筏:《别录》、《七略》、《汉书·艺文志》 238

乙编 传纪 243

第四章 董仲舒——经学学习模式的开创者 244

第一节 董仲舒的学习生平 244

第二节 董仲舒的学习思想 248

第三节 董仲舒的学风——今文经学之滥觞 255

第五章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司马迁 259

第一节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而时习之”的典范 259

第二节 儒道组合型的学习思想 264

第三节 司马迁学习思想中的原创精神 269

第四节 弥足珍贵的学习思想:在逆境中发愤 272

第六章 离经叛道的王充 276

第一节 王充在汉代学术中的实际地位 276

第二节 批虚辨伪,剽剥谶纬经学:廓清弥天妖氛 278

第三节 问孔,刺孟,离经叛道:拔地一声惊雷 282

第三编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学习思想 287

甲编 综述 287

第一章 学习思想产生的社会条件 288

第一节 中央集权制瓦解,社会陷入长期的分裂、动乱的危机状态 288

第二节 士族制度的形成及其对政权的控制 290

第三节 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中华民族大交流、大融合 292

第四节 宗教文化的勃兴 295

第二章 由经学而玄学:学习思想模式的转换 298

第一节 学习思维方式的变化 298

第二节 学风的变化以及南北学风的差异 303

第三节 一种新的学习形式——“清谈” 307

第四节 才性之辨与学习思想的价值取向 312

第五节 打破学习思想中儒学独尊的法权地位,诸子百家之学再度“复兴” 315

第三章 学习主流角色的转换:由经师到名士 318

第一节 知识分子人格由儒家向玄学的转化 318

第二节 人性之觉醒,思想之解放 323

第三节 学习领域扩大,文化创造硕果累累 329

第四章 典籍图书概述 334

第一节 图书典籍概况 334

第二节 典籍图书之厄 336

第三节 目录分类学的贡献,四部分类的确立 337

第四节 经典的传授、解释及方法 339

第五节 史子集各类书籍的著述整理与研究 345

第六节 佛教经典的翻译及其解读方法 346

乙编 传纪 351

第五章 汉末打破经学模式的两个代表人物——曹操与诸葛亮 352

第一节 “博览群书、特好兵法”的乱世英雄曹操 352

第二节 宁静淡泊,读书观其大略的诸葛亮 357

第六章 魏晋之际以道释儒的玄学家王弼与嵇康 371

第一节 注《易》、《老》,立新说,重释天人关系的王弼 371

第二节 “以《六经》为芜秽,以仁义为臭腐”——向儒家经典挑战的嵇康 379

第七章 “好读书不求甚解”的陶渊明 387

第一节 陶渊明的家世和生平 387

第二节 陶渊明的思想和境界 389

第三节 陶渊明与魏晋学风之变化 395

第四节 “不求甚解”与“言意之辨” 398

第五节 “不求甚解”与“结志区外” 403

第六节 读书与人生感悟 408

第七节 读书与“委运任化” 410

第八章 佛学中国化的两位大师:道安与鸠摩罗什 414

第一节 佛学与中国传统文化 414

第二节 “凿荒途以开辙,标玄旨于性空”的道安 422

第三节 伟大的佛典翻译家、理论家鸠摩罗什(Kumārajīva) 433

第四编 隋唐五代时期的学习思想 449

甲编 综述 449

第一章 中国由分裂到统一的政治概况 450

第一节 统一带来的雄伟阔大气象 450

第二节 社会变迁对学习思想的影响 455

第二章 文化多元格局造成学习思想的壮美景观 469

第一节 道教在与儒、佛的结合中创新重建 469

第二节 佛融儒道,为学习思想增添了新的内容 473

第三节 三教互补,儒为主体,规定着学习思想的内容与特点 482

第四节 在依附与对抗中发展:学习思想萌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488

第三章 隋唐五代时期学习思想的基本特征 492

第一节 多元并立,转益多师 492

第二节 “文德”政治规约下以儒学为主导的思想 494

第三节 疑古思潮挑战经学,为由汉学向宋学过渡做准备 497

乙编 传纪 503

第四章 初唐经学家的代表人物:陆德明、孔颖达 504

第一节 善言名理、学冠一时,著《经典释文》为学习经典之津筏的陆德明 504

第二节 撰《五经正义》,包贯异家,疏秦汉注,为唐代经学范式的孔颖达 509

第五章 不唯上、不唯书的刘知几 517

第一节 不唯上、不唯书,自幼及长,述作不倦的一生 517

第二节 学习者主观上应具备的三个条件:才、学、识 519

第三节 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逆向思维、大胆怀疑、勇于批判 521

第四节 “其所悟者,皆得之襟腑,非由染习”的原创精神 525

第五节 撰述推崇“一家独断”的私学,贬抑“十羊九牧”的官修 528

第六章 中唐两个文人型的学者:韩愈与柳宗元 533

第一节 在依附与抗争中“口不绝于六艺之文,手披不停于百家之编”的韩愈 533

第二节 斥久穷极,居闲益自刻苦,为衡湘以南进士者师的柳宗元 549

第七章 唐代两位佛学大师玄奘与慧能 557

第一节 “千古学者之模范”、“中国人的脊梁”的玄奘 557

第二节 定慧为本,不立文字,打破经学思维模式的慧能 564

第五编 宋辽金时期的学习思想 569

甲编 综述 569

第一章 社会概况 570

第一节 学习思想演进的社会背景 570

第二节 宋代的科举与教育对学习思想的影响 574

第三节 宋与辽金之关系 578

第二章 宋代学习思想中的疑古思潮 581

第一节 中唐以来疑古辨伪思想的兴起 581

第二节 疑古思潮兴起的原因 583

第三节 疑古思潮对学习思想的影响 588

第三章 宋代的学习思想流派 593

第一节 北宋道学的学习思想 593

第二节 荆公新学与三苏蜀学 598

第三节 南宋朱熹闽学和陆九渊心学 601

第四节 陈亮、叶适为代表的事功派 604

第五节 学习思想流派之比较 607

第四章 宋代佛道的学习思想 618

第一节 禅宗的学习思想 618

第二节 宋代道教的学习思想 623

第三节 佛道对宋代学习思想的影响 625

第五章 文献典籍的聚散、研究与整理 628

第一节 史籍的编辑和整理 628

第二节 研究与整理儒家经典 630

第三节 整理集部书 634

第四节 对子部书的编辑杂考与注释 637

乙编 传纪 639

第六章 “赫然特起为学者宗师”的欧阳修(附 曾巩、胡瑗、孙复、石介) 640

第一节 既承传统,又开风气:由汉唐注疏到宋代义理之学过渡的承上启下的代表人物 640

第二节 对传统儒家经典的学习,反对盲目“守经以笃信”,主张辨伪说之乱经 641

第三节 欧阳修的学习思想 643

第四节 “乱山高下路东西”:曾巩 645

第五节 “风起于青蘋品之末”:宋初三先生:胡瑗、孙复、石介 647

第七章 欲“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张载 650

第一节 学习的人性根据:由气质之性“反善于”天地之性 651

第二节 “学习认识论”:“德性”与“见闻”之“内外相和” 653

第三节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学习目的论 655

第四节 周敦颐的学习思想 659

第八章 宋代学术达到高峰的一个代表人物:王安石 662

第一节 “画图难足”、“悲恨相续”的人生 662

第二节 荆公新学:打碎汉唐经学模式,“周、孔所不敢从” 665

第三节 出入佛学“晚师瞿、聃”:打破传统经学壁垒,为儒学注入新精血 667

第四节 追求“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志在“险远” 671

第五节 直面天变、祖宗、人言、愤然前行的“拗相公” 674

第九章 忠规谠论、挺挺是儒,澹泊旷达、落落似庄的苏轼 676

第一节 苏轼——亦儒、亦庄,儒道互补的人格组合 676

第二节 苏轼的学习特点:以才使学,涉足多学科,多领域,均为独造者 679

第三节 倡导儒、释、道三家融合的蜀学 683

第十章 “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式人物——沈括 685

第一节 沈括:博物穷思,学究天人 685

第二节 沈括学习思想探微 687

第十一章 宋学中的理性主义者——程颢与程颐 692

第一节 二程的学习生活 692

第二节 二程的学习意义论 696

第三节 二程的学习目的论 698

第四节 学习内容 699

第五节 “直觉主义的思维方式” 705

第十二章 “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的理学大师朱熹 707

第一节 朱熹学习生平传略 707

第二节 朱熹的“知行相须”的知行观 709

第三节 朱熹认识论的核心——“格物致知” 712

第四节 朱陆“鹅湖之会”及朱熹与浙东事功学派之关系 714

第五节 朱熹的学风 717

第六编 元、明时期的学习思想 723

甲编 综述 723

第一章 元、明学习思想的社会背景概述 724

第一节 政治状况及其对学习思想的影响 724

第二节 元明学术流派概况 726

第三节 朱学之衰,王学之盛 728

第四节 王学分化及王学末流走向极端 731

第五节 坚持考据学风,抵制王学空疏学风 732

第六节 晚明实学思潮的兴起 733

第七节 西方文化、科技的影响 734

第二章 晚明空疏学风与实学思潮 736

第一节 晚明社会文化风尚发生剧烈震荡变更而导致学风空疏 736

第二节 泰州学派对王守仁心学的变异 739

第三节 晚明“天崩地解”前实学思潮的兴起 741

第三章 元明教育与科举制度对学习思想的影响 749

第一节 教育的基本特点 749

第二节 科举制度对学习思想的严重束缚 751

第三节 科举与八股是封建社会末期教育的桎梏 752

第四章 学习文本的整理与研究 755

第一节 经学与经书 755

第二节 史学著作与笔记 756

乙编 传纪 759

第五章 真隐六百年的《通鉴》学学者胡三省 760

第一节 家学影响,后凋人格 761

第二节 毕生精力奉献给《通鉴》学 768

第三节 道德文章“将于考据之外求之” 779

第四节 夷夏之辨与民族意识 786

第六章 明初儒学的代表人物宋濂 792

第一节 生平与学习活动 792

第二节 宋濂的学习思想 794

第七章 龙场一悟,曰“致良知”的王守仁 800

第一节 生平与学习活动 800

第二节 主张“知行合一” 802

第三节 “致良知”,以救治支离眩鹜而启后学躐等之弊 806

第四节 “本原之知”与“拔本塞源” 808

第五节 对王守仁学习思想的批判 811

第八章 主张博学多闻,反对“束书不观”的杨慎 820

第一节 批判宋明理学,倡导汉学,以博学考据著称的杨慎 820

第二节 力排宋明理学 823

第三节 倡导汉唐经学 829

第九章 翻孔孟之定案,揭道学之虚伪的叛逆者李贽 836

第一节 生平与学习活动 836

第二节 挑战传统、标举异端的学习思想 838

第十章 自辟一片乾坤的学者焦竑 843

第一节 生平与学派 843

第二节 焦竑的学习、学术思想的心学的基本特征 848

第三节 焦竑学习思想之精华 853

第十一章 “志在经世,何论戎马经术”的陈第 864

第一节 陈第的一生 864

第二节 以“求实”、“经世”为特征的知行观 870

第三节 陈第读书治学的“崇实黜虚”的批判精神 874

第十二章 “一时儒者之宗”的东林人物高攀龙 879

第一节 生平与学习活动 879

第二节 修悟并重与求实务事的学习思想 880

第十三章 明清之际习“质测通几”之学的方以智 884

第一节 生平与学习活动 884

第二节 方以智的学习思想 885

第七编 清代的学习思想 897

甲编 综述 897

第一章 清初政治、文化政策对学习思想的影响 898

第一节 清朝政权的性质及特征 898

第二节 清代文化 899

第三节 清代教育与学习思想 902

第四节 明清之际天主教传入与中西文化交流 906

第二章 清代教育、科举对学习思想的制约与影响 910

第一节 清代的科举制度 911

第二节 八股取士是明清科举制度的突出特征 915

第三节 科举制对学习思想的影响 920

第四节 科举制度造就了中国历史上一个独特社会精英群体——进士群体 922

第三章 清初实学思潮 926

第一节 清初批判理学的实学思潮概述 926

第二节 清初顾、黄、王三大家对转变清初学风的贡献 930

第四章 从学习思想史的视角看清代学习成就 939

第一节 学术研究成果 939

第二节 古籍整理成果 943

第三节 综合创新:渊博以立基,精深而求独造 944

第四节 力矫空疏之弊、重振笃实学风 949

乙编 传纪 955

第五章 清学开山——顾炎武 956

第一节 顾炎武的治学道路 956

第二节 “以游为隐”足涉万里,名满天下 959

第三节 经世致用学风的倡导 965

第四节 顾炎武学习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974

第六章 “开拓万古,推倒一时”的学界巨擘黄宗羲 979

第一节 家学与师承 979

第二节 由舞干戚的侠士到“止于不仕“的遗民 987

第三节 “学必本于经术”、“从六经以闻道” 989

第四节 “经术所以经世,方不为迂儒之学” 993

第五节 “欲免迂儒,必兼读史” 998

第七章 坐集千古之智,笔开近代惊雷的王夫之 1009

第一节 家学渊源与学习道路 1009

第二节 学习创新与学术贡献 1019

第三节 湘学的独立根性与南天一雷的文化震撼力 1023

第四节 王夫之的知行观 1032

第五节 王夫之的“格物致知”新论 1041

第六节 以“知耻”为核心的人格修养 1051

第八章 颜元的“习行”外王之学 1058

第一节 苦学习行的一生 1058

第二节 颜元学习思想渊源及变化 1061

第三节 提倡外王致用之学 1069

第九章 知识吞并思想时代的思想家戴震 1081

第一节 “志存闻道”,由商而学的人生追求 1082

第二节 戴学门径:由考据通乎义理 1088

第三节 反理学对学习学的重大贡献 1097

第八编 中国近代学习思想 1115

甲编 综述 1115

第一章 社会转型——开数千年未有之变局 1116

第一节 中国封建社会解体,开始步入近代化时期 1116

第二节 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的新特点 1119

第三节 中国社会阶级结构的新变化 1121

第二章 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 1125

第一节 西方思想、文化的大规模输入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冲击 1125

第二节 西学东渐对传统学习模式的破坏 1127

第三节 耶稣教会及教会在中国传播西方文化起到很大作用 1134

第四节 传统文化学术之震荡与变革 1136

第三章 教育制度改革为培育现代学习思想创设条件 1146

第一节 洋务派的教育革新 1146

第二节 维新变法运动中的教育改革 1149

第三节 新政时期教育具突破性的改革是废除科举制度 1150

第四节 晚清废科举,兴学堂对学习思想的影响 1153

第五节 晚清教育改革的历史意义 1158

第四章 晚清学习文本的新发现引出的新学问 1164

第一节 殷墟甲骨文字 1165

第二节 汉晋竹木简牍 1171

第三节 敦煌遗书 1175

第四节 内阁大库档案 1180

第五章 中国近代学习思想的特点 1185

第一节 中西组合、以中为体,向西方学习器物技艺之学 1185

第二节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学习思想 1190

第三节 突破体用模式,提倡“中西会通”论 1195

乙编 传纪 1199

第六章 开近代风气之先的巨擘:龚自珍 1200

第一节 龚自珍的文化性格 1200

第二节 龚自珍的家学渊源及学习道路 1202

第三节 对今文学派精神之蹈厉 1206

第四节 学术、学习思想之变异 1215

第七章 中国近代走向世界的先驱——魏源 1225

第一节 古今社会转型时期的界碑式的人物 1225

第二节 在垂死的经学中寻求经世致用的治术 1230

第三节 在中西文化冲突剧烈时期以史经世 1236

第四节 在“学问饥饿”中寻寻觅觅走进佛门 1241

第八章 曾国藩的“士大夫之学” 1246

第一节 曾国藩为学的摇篮——近代湖湘文化 1247

第二节 曾国藩走向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为学视野大开,学问博综 1251

第三节 博观约取、实践检验、另辟蹊径:曾国藩为学之精神 1258

第九章 以振兴佛学、挽回国运的杨文会 1264

第一节 生平与传统文化的学术渊源 1265

第二节 金陵刻经处超越宗教的革新意义 1277

第三节 杨文会与洋务、维新、革命诸派之关系 1288

第十章 学术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枢纽式人物:康有为 1295

第一节 新学家的代表人物 1296

第二节 康有为与中学 1299

第三节 康有为与西学 1309

第四节 康有为的学风 1317

第十一章 清末新学家的两个卓越的学者梁启超与谭嗣同 1325

第一节 不惮以今日之我与昔日之我挑战的梁启超 1325

第二节 晚清学习思想有一彗星:谭嗣同 1330

第十二章 清末民初学兼中西的严复、王国维 1342

第一节 在近代译述西学无其比者——严复 1342

第二节 中国20世纪的文化巨人王国维 1348

第十三章 早期维新派冯桂芬、王韬、郑观应 1352

第一节 冯桂芬与《校邠庐抗议》 1352

第二节 王韬的学习思想 1356

第三节 郑观应的学习思想 1359

第九编 中国现代学习思想 1365

甲编 综述 1365

第一章 “五四”运动前后中国学习思想的革命性转折 1366

第一节 “五四”运动对传统学习思想的巨大冲击 1366

第二节 科学与民主——中国学习思想由传统到现代转型的标志 1378

第三节 对“五四”运动的检讨与反思 1387

第二章 20世纪上半叶多元文化并存格局下的学习思想 1392

第一节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学习思想 1392

第二节 中国现代自由主义西化派的学习思想 1397

第三节 文化保守主义的学习思想 1401

乙编 传纪 1419

第三章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陈独秀与李大钊 1420

第一节 陈独秀——20世纪初期中国旧思想、旧文化、旧传统的勇敢的掘墓人 1420

第二节 李大钊——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学习观的奠基者 1428

第四章 推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蔡元培 1437

第一节 从翰林院到同盟会:由封建士大夫到现代知识分子的转折 1437

第二节 从中国到西欧:由传统旧学走向西方新学,迈出建构中国现代文化教育的第一步 1440

第三节 从教育总长到北京大学校长:把“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付诸实践 1446

第五章 中国文化革命的旗手——鲁迅 1456

第一节 为创造新文化的一生 1456

第二节 闯将与旗手——鲁迅与《新青年》及五四运动 1459

第三节 “脱离旧套”、“另立新宗”——鲁迅与传统文化 1464

第四节 “收纳新潮”——鲁迅与西方文化 1475

第六章 中国现代史上占枢纽地位的人物:胡适 1481

第一节 “做了过河卒子”的一生 1481

第二节 胡适与自由主义 1484

第三节 胡适与“全盘西化” 1489

第四节 胡适治学的“科学方法” 1494

第五节 整理国故 1499

第六节 胡适在中国学习思想史上的地位 1508

附录 张东荪 1511

第七章 文化保守主义的代表人物 1518

第一节 二十四岁登北大讲台,敢作狮子吼的梁漱溟 1518

第二节 政治与学术两难选择的张君劢 1521

第三节 衡论中西,出入汉宋的现代新儒家——熊十力 1523

附录一 1525

附录二 1546

跋 1549

后记 1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