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1
第一章 金圣叹小说评点的文化语境 7
一 吴中“才子文化”的建构 7
1.文学与地域文化 8
2.吴中文化的嬗变 11
3.吴中士风 16
4.吴中“才子文化” 22
二 金圣叹与吴中文化 27
1.金圣叹的狂放 27
2.金圣叹的“焦虑” 32
3.金圣叹的人生抉择 38
4.金圣叹的超越之路 41
三 金圣叹与“魏晋风流” 45
1.金圣叹与魏晋名士 45
2.金圣叹的人格之美 48
3.金圣叹的瞬间迷失 55
4.金圣叹的最终复归 60
四 金圣叹的“才子”说 62
1.“才子”释义 63
2.“才子”的艺术表现 67
3.“才子”说的意义 75
第二章 金圣叹小说评点的形式批评 93
一 叙事:历史还是小说? 93
1.“事为文料” 93
2.“以文运事” 97
3.“因文生事” 101
4.“文章衍生” 104
二 叙事成规:金圣叹的“文法”理论 109
1.叙述结构 109
2.叙述节奏 114
3.叙述观点 119
4.叙述语言 124
三 “传神写照”:金圣叹的人物性格理论 127
1.“性格”说辨正 128
2.“传神写照” 131
3.“化工之笔” 133
4.东方神韵 139
四 对话:金圣叹评点与英美“新批评” 149
1.走向“本文” 149
2.语言的魔力 155
3.“读者精神” 162
第三章 金圣叹小说评点的政治批评 187
一 小说评点知识谱系考索 187
1.小说评点与经学 187
2.小说评点与“读书法” 193
3.话语与权力 200
二 小说评点作为意识形态的生产 208
1.金圣叹思想的矛盾 208
2.小说评点的意识形态生产 212
3.小说评点与经学话语 216
4.小说评点的意识形态再生产 221
三 金圣叹的“症候阅读” 231
1.“独恶宋江” 231
2.文本的“改造” 237
3.“症候阅读” 242
第四章 金圣叹小说评点的文化意义 261
一 小说“经典化”的文化空间 261
1.江南的都市化 262
2.文化的“突破” 266
3.士人的分化和参与 270
4.传播媒介的推波助澜 277
二 经典再生产:文化的参与 285
1.小说的“小” 285
2.“命名”的策略 290
3.小说之“体” 294
4.文化的参与 299
三 超越金圣叹(结语) 305
附论:金圣叹小说评点的研究与反思 322
参考书目举要 344
后记 355
我的朝圣路(跋) 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