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黄石华 1
序(二)&兰德明 5
序(三)&胡绳武 8
序(四)&丘权政 14
序(五)&孔永松 19
三明客家初探&刘善群 22
三明与客家——从客家祖地宁化石壁谈起&韩信夫 43
闽江上游话客家&郑树钰 廖允武 63
客家与三明人口&陈声华 89
在革命斗争中的三明客家人&连传芳 101
客家聚居区三明与中央红军革命根据地&孙思源 114
三明客家的亮点&张恩庭 132
三江源头与三明客家——论三明在客家史上的地位与作用&高珍华 148
三明在客家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董承耕 涂大杭 161
关于客家先民进入客家大本营路线的新探讨&李启宇 170
三明地区客家县沿革考&朱玲玲 杨升南 174
宁化石壁形成客家民系的内外环境&郭启熹 182
清流县客家考&李升宝 190
明溪客家探述&林华东 202
将乐客家考略&曾学榕 211
沙县客家调查&胡海岳 宋经文 刘晓迎 廖允武 221
永安客家民系初探&裴耀松 233
浅谈建宁与客家&钟琼奎 江炳 240
建宁在客家领域定位考&邓小枚 247
客家与三明经济&陈丽明 255
福州开埠与近代三明经济变迁&戴鞍钢 262
构建面向世界的客家祖地文化&兰德明 265
关于三明客家文化研究的几点思考&孔永松 张侃 277
论以三明为代表的福建西北部地区客家的文化传统&安国楼 281
明清“竹枝词”描绘的三明山水与客家生活&王子今 293
三明客家山歌的发展、传承及其艺术特色初探&廖允武 306
从客家祖地文物窥探客家文化&李建军 317
客家擂茶风俗源流考——从宁化、将乐唐窑中发现的擂钵谈起&余生富 328
宁化石壁村的民间信仰&石奕龙 336
从民间文学看将乐客家文化之特色&肖胜龙 350
泰宁民俗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基本特征&陈雄 361
闽学教育思想研究&唐群 369
朱熹的理欲观和现实教育意义刍论&陈长根 387
三明客家历史名人略考&宋经文 396
论将乐历史名人杨时&吴福瑞 410
宋代理学家朱熹先哲&温怀粦 424
邹铉及其《寿亲养老新书》&韩志远 437
客家文化孕育的精英——从杨时、罗从彦、朱熹的成长及思想看三明的族性特征&谢万陆 449
从三明历史名人再论客家精神&刘敏 462
谈客家人的宗族情结&侯国隆 472
从宗亲组织活动看客家传统与族群认同——以宁化巫罗俊公怀念堂为例&巫秋玉 叶进华 482
闽西和闽西北客家宗族的通婚网络——以长汀县罗坑头村和将乐县和平村为例&钟晋兰 495
三明境域姓氏族谱初探&陈盛美 林荣发 520
大田桃源郑氏源流考略&郑树钰 528
海内外温氏与三明客家&温明荣 543
血缘交融一家亲——连城县客家姓氏源流与三明市客家的关系&林水梅 553
贡川陈氏家族源流考&陈世松 564
台湾李氏祖地——永安&戴中平 582
邹应龙与江西土客家&万芳珍 585
论证邹韬奋诞生地是在福建永安——兼论邹韬奋是泰宁客家状元邹应龙之后代&吕清玉 605
从范仲淹家族迁徙史看客家民系的形成——兼论三明地区客家人迁徙的枢纽地位&陈良学 杨健 611
台湾与客家祖地的八缘之亲&刘晓迎 631
从“清流人”看闽台的历史渊源——兼叙三明与台湾的渊源关系&郑鹤培 649
客家村落家族文化在台湾——兼论台湾客家族群与三明的渊源关系&苏黎明 660
全球化与客家新界说&钟嘉谋 672
认识客家群体独立存在的关键问题&罗美珍 678
赣闽粤边:区域开发与移民史——对客家方言群源流的再思考&王东 683
唐宋之际闽西地区户口增殖原因考察——兼论客家先民对闽西地区的开发&宋超 699
后记 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