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手册 9A 有机质谱分析》PDF下载

  • 购买积分:2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焕文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122279644
  • 页数:981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分析化学手册》的9A分册,系统介绍了有机质谱分析和生物质谱分析的技术与方法。全书分为3篇,第一篇为有机质谱分析总论,内容包括:有机质谱的概念与术语、发展历史,有机质谱仪器的组成与结构、操作与维护,有机质谱联用技术,有机质谱获取及其规律,有机质谱分析样品制备,有机质谱定性和定量分析,计算机在质谱中的应用等;第二篇为有机化合物的质谱,介绍了脂肪烃、芳烃和卤代烃,醇、酚和醚,醛、酮和醌,羧酸及其衍生物,含氮化合物,含硫、磷化合物,杂环化合物,天然有机化合物等1900余种常见有机化合物的质谱裂解规律、硬电离的一级谱图和部分软电离的二级谱图;第三篇为生物大分子的质谱,介绍了氨基酸、多肽、蛋白质、核酸和蛋白质复合物的质谱分析方法,并精选了蛋白质的串联质谱图280张。书末编制了主题词索引、有机化合物的分子量和中英文名称索引、蛋白质中英文名称索引,便于读者查阅。

第一篇 有机质谱分析总论 2

第一章 绪论 2

第一节 有机质谱法概述 2

一、有机质谱法概念 2

二、有机质谱法发展简史 2

三、有机质谱分析原理与特点 4

四、有机质谱的分类与应用 5

第二节 有机质谱相关术语和符号 6

第三节 获取有机质谱信息、的主要途径 7

参考文献 8

第二章 有机质谱仪器组成与结构 9

第一节 有机质谱仪器结构 9

一、进样系统 9

二、离子源 22

三、离子引导系统 24

四、质量分析器 26

五、离子检测器 27

六、显示控制系统 32

七、真空系统 32

第二节 离子源 39

一、电子轰击离子源 39

二、电喷雾电离源 40

三、大气压化学电离源 41

四、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源 41

五、电喷雾解吸电离源 42

六、表面解吸常压化学电离源 43

七、实时直接分析离子源 44

八、电喷雾萃取电离源 44

第三节 质量分析器 45

一、扇形电磁质量分析器 45

二、四极杆质量分析器 48

三、离子阱质量分析器 50

四、轨道阱 55

五、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量分析器 57

六、飞行时间质量分析器 60

第四节 小型质谱仪 65

一、小型四极杆质谱仪 66

二、小型飞行时间质谱仪 67

三、小型离子阱质谱仪 68

四、小型傅里叶变换回旋共振质谱仪 70

五、颗粒质谱仪 70

六、小型质谱仪器在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72

参考文献 73

第三章 有机质谱仪器操作与维护 75

第一节 质谱仪器性能指标 75

一、灵敏度 75

二、分辨率 75

三、质量范围 76

四、质量稳定性 76

五、质量精度 77

第二节 影响分析性能的常见因素 77

第三节 日常维护和简单故障诊断 77

一、质谱仪的日常维护 77

二、质谱仪故障诊断 79

第四章 有机质谱联用技术 80

第一节 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技术 80

一、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的接口 80

二、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技术的应用 82

第二节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83

一、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接口 83

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条件的选择和优化 87

三、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应用 89

第三节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90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系统的仪器组成 90

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接口技术 93

三、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中常用的衍生化方法 96

四、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应用 97

参考文献 99

第五章 有机质谱获取及其规律 100

第一节 有机质谱离子的类型及获取方法 100

一、分子离子和准分子离子 100

二、碎片离子 101

三、同位素离子 102

四、亚稳离子 103

五、重排离子 103

六、多电荷离子 104

第二节 有机化合物的裂解机理与规律 104

一、分子离子和准分子离子的产生机理与条件 104

二、影响离子丰度的主要因素 107

三、质谱裂解方式 108

四、生物大分子及其片段的多电荷离子产生机理与规律 114

参考文献 115

第六章 有机质谱分析样品制备 116

第一节 质谱分析样品制备的重要性和质量控制 116

一、样品制备的重要性 116

二、样品制备的基本要求 116

三、样品制备的质量控制 117

第二节 有机质谱分析样品的采集方法 118

一、固体样品的采集 118

二、液体物料的样品采集 118

三、气体试样的采集 119

四、生物样品的采集 119

第三节 常见样品制备及预处理技术 120

一、蒸馏技术 120

二、萃取技术 121

三、吸附-热解吸技术 124

四、低温浓缩技术 124

五、膜分离技术 125

六、衍生化技术 125

第四节 生物样品的制备 126

一、生物材料的采集与前处理 126

二、细胞的破碎与细胞器的分离 127

三、蛋白质的分离和纯化 128

四、核酸的提取与PCR技术 129

五、样品的浓缩、干燥及保存 130

参考文献 131

第七章 有机质谱定性分析 132

第一节 有机质谱定性分析的判据 132

一、一级质谱判据(高分辨质谱数据) 132

二、串联质谱判据(碎片离子,多级串联) 133

三、其他判据(高分辨多级串联质谱) 134

第二节 有机质谱定性分析的方法 136

一、标准图谱法 136

二、标准物质对比法 136

三、串联质谱法 136

参考文献 137

第八章 有机质谱定量分析 138

第一节 有机质谱定量分析方法 138

一、有机物分子量的测定 138

二、样品中有机物质含量的测定 139

第二节 有机质谱定量分析指标 140

一、空白值 140

二、测量极限 140

三、准确度与精密度 140

四、线性 141

五、动态范围 141

第三节 影响有机质谱定量分析的不确定度因素 142

一、样品预处理方法 142

二、离子源的类型 142

三、仪器参数的设置 142

参考文献 142

第九章 计算机在质谱中的应用 143

第一节 意义及发展 143

第二节 计算机 144

一、戴尔微机系统概述 144

二、常见术语 145

三、微机辅助MS系统实例 146

第三节 仪器控制、数据采集及处理 146

一、仪器控制 147

二、质谱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148

第四节 计算机辅助质谱解析 152

一、理论方法 152

二、模式识别方法 154

三、谱图检索法 157

参考文献 162

第二篇 有机物的质谱 164

第十章 脂肪烃、芳烃和卤代烃 164

第一节 脂肪烃 164

一、正构脂肪烃类 164

二、支链脂肪烃类 167

三、环脂肪烃类 169

四、直链烯烃类 171

五、环烯烃类 176

六、炔脂肪烃类 181

第二节 芳烃类 183

一、苯和烃基苯类 183

二、萘及甲基萘类 192

三、多氢萘和甲基多氢萘类 194

四、联苯类 197

五、稠环类 200

第三节 卤代烃类 201

一、卤代烷类 201

二、卤代环烷类 207

三、卤代烯类 208

四、卤代炔类 212

五、卤代苯类 213

六、卤苄类 221

七、卤代萘类 222

第十一章 醇、酚和醚 223

第一节 醇类 223

一、伯醇类 223

二、仲醇类 230

三、叔醇类 233

四、多元醇类 235

五、不饱和醇类 240

六、环醇类 243

七、苄醇类 250

第二节 酚类 254

一、元酚类 254

二、二元酚类 255

三、三元酚类 258

四、烷基酚类 259

五、甲氧基苯酚类 266

六、卤代苯酚类 268

七、氨基酚类 275

八、硝基酚类 276

九、亚硝基酚类 277

十、联苯酚类 278

十一、萘酚类 278

第三节 醚类 280

一、脂肪醚 280

二、脂环烷基醚类 283

三、苄基醚类 283

四、二醚类 284

五、过氧醚类 284

六、芳香醚类 284

参考文献 287

第十二章 醛、酮和醌 288

第一节 醛类 288

一、脂肪醛类 288

二、卤代脂肪醛类 291

三、烯醛类 292

四、二醛类 293

五、三醛类 294

六、芳香醛类 295

七、缩醛类 303

第二节 酮类 304

一、直链脂肪酮类 304

二、卤代脂肪酮类 310

三、环丁酮类 310

四、环戊酮类 312

五、α,β-环戊烯酮类 313

六、环戊二酮类 314

七、环戊三酮类 315

八、环己酮类 315

九、环己-2-烯酮类 316

十、2,5-环己二烯酮类 317

十一、环己二酮类 317

十二、芳香酮类 319

第三节 醌类 323

一、苯醌类 323

二、其他醌类 326

参考文献 336

第十三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 337

第一节 羧酸类 337

一、直链脂肪一元酸类 337

二、直链脂肪二元酸类 343

三、直链脂肪三元酸类 347

四、卤代直链脂肪酸类 348

五、芳香酸类 350

六、卤代芳香酸类 359

七、呋喃羧酸类 363

八、其他羧酸类 365

第二节 酸酐类 370

一、脂肪酸酐类 370

二、芳香酸酐类 371

第三节 酰卤类 372

一、脂肪酰卤类 372

二、芳香酰卤类 374

第四节 酰胺类 375

一、脂肪酰胺类 375

二、芳香酰胺类 377

三、乙酰芳胺类 380

四、内酰胺类 383

五、硫代酰胺类 384

六、碳酰胺类 385

第五节 酯类 385

一、脂肪酸酯类 385

二、芳香酸酯类 394

三、呋喃羧酸甲酯类 399

四、氰酸烷基酯类 400

五、硫氰酸酯类 400

六、硫酸酯类 402

七、亚硫酸酯类 402

八、硫代羧酸酯类 403

九、硝酸酯类 403

十、亚硝酸酯类 404

十一、碳酸酯类 405

十二、内酯类 405

第十四章 含氮化合物 410

第一节 硝基化合物 410

一、硝基烷类 410

二、硝基苯类 411

第二节 亚硝胺类 423

一、直链亚硝胺类 423

二、环状亚硝胺类 423

第三节 胺类 425

一、开链脂肪伯胺类 425

二、开链脂肪仲胺类 428

三、开链脂肪叔胺类 429

四、开链脂肪二胺类 431

五、脂肪环胺类 432

六、芳香胺类 434

七、其他胺类 446

第四节 腈类 454

一、脂肪腈类 454

二、脂肪异腈类 457

三、芳香腈类 457

四、芳香异腈类 459

第五节 肼类 460

一、脂肪肼类 460

二、芳香肼类 462

三、酰肼类 463

第六节 脲类 464

第七节 胍类 467

第八节 肟类 468

一、醛肟类 468

二、酮肟类 468

三、二肟类 469

第九节 重氮类 470

第十节 偶氮类 470

第十五章 含硫、磷化合物 472

第一节 含硫化合物 472

一、硫醇类 472

二、硫醚类 475

三、硫酚类 480

四、硫代化合物 481

五、多硫化合物 486

第二节 含磷化合物 487

第十六章 杂环化合物 491

第一节 氧杂环化合物 491

一、环氧烷类 491

二、呋喃类 492

三、吡喃类 496

四、二氧环类 498

五、三氧环类 500

六、苯并呋喃类 501

七、4-吡喃酮类 502

第二节 氮杂环化合物 504

一、氮杂环烷类 504

二、氮杂环烯和芳环类 511

三、吲哚类 553

四、喹啉类 562

五、异喹啉类 567

第三节 含硫杂环化合物 569

一、硫杂环烷类 569

二、噻吩类 572

三、噻唑类 576

四、异噻唑类 580

五、噻喃酮类 582

六、二硫杂环类 583

七、三硫杂环类 585

八、氧硫杂环类 585

第十七章 元素有机化合物 587

第一节 含硼、铝的化合物 587

一、含硼的化合物 587

二、含铝的化合物 588

第二节 含硅、锗、铅的化合物 589

一、含硅的化合物 589

二、含锗的化合物 591

三、含铅的化合物 591

第三节 含砷、锑的化合物 592

一、含砷的化合物 592

二、含锑的化合物 593

第十八章 天然有机化合物 595

第一节 黄酮、黄烷酮和查耳酮类 595

一、黄酮类 595

二、黄烷酮类 600

三、异黄酮、双黄酮类 602

四、查耳酮、鱼藤酮类 606

五、黄烷及黄酮苷类 611

第二节 香豆精、色烯和色酮类 617

一、香豆精类 617

二、色烷、色烯和色酮类 627

第三节 甾族化合物 630

一、孕甾烷类 630

二、雄甾烷类 632

三、雌甾烷类 638

四、强心苷元类 640

五、甾族皂苷元类 643

六、甾醇类 645

七、胆酸类 651

第四节 萜类化合物 652

一、单萜类 652

二、倍半萜类 672

三、二萜类 688

四、三萜类 696

第五节 其他天然有机化合物 700

一、木脂素类 700

二、缩酚酸类 701

三、间苯三酚、核苷、糖类 704

四、抗生素类 707

第三篇 生物大分子的质谱 710

第十九章 氨基酸 710

第一节 基因编码的氨基酸 710

第二节 修饰氨基酸 712

参考文献 721

第二十章 多肽 722

第一节 肽的产生 722

第二节 肽的串联质谱裂解 722

第三节 肽的修饰 725

第四节 脂肽与环肽 725

第五节 MALDI-TOF质谱常见基质峰 732

参考文献 733

第二十一章 蛋白质 734

第一节 蛋白质的定性分析 734

一、蛋白质特征肽串联质谱图 734

二、糖蛋白质 828

第二节 蛋白质的定量分析 844

一、靶向质谱定量分析技术 844

二、非靶向质谱定量分析技术 846

参考文献 850

第二十二章 核酸 852

第一节 核酸概述 852

一、DNA的化学结构 853

二、RNA的化学结构 854

第二节 基因多态性检测 855

一、单核甘酸多态性的检测 855

二、基因突变检测 857

第三节 DNA甲基化检测 858

第四节 DNA微测序 860

第五节 核酸酶切指纹图谱技术 862

第六节 多重寡核苷酸鉴定 863

第七节 基于质谱技术的DNA拷贝数鉴定 865

参考文献 868

第二十三章 蛋白质复合物 869

第一节 蛋白质复合物样品处理 869

一、传统生化方法纯化蛋白质复合物 869

二、标签融合蛋白亲和纯化蛋白质复合物 869

三、免疫共沉淀技术亲和纯化蛋白质复合物 869

四、化学交联法研究蛋白复合物 870

第二节 蛋白质复合物的综合解析 870

一、人内源蛋白质复合物 871

二、酵母蛋白质复合物 880

三、果蝇蛋白质复合物 887

四、大肠杆菌蛋白质复合物 893

参考文献 895

主题词索引 896

有机化合物中文名称索引 904

有机化合物英文名称索引 926

有机化合物分子式索引 949

有机化合物分子量索引 960

蛋白质中文名称索引 971

蛋白质英文名称索引 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