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1
分卷序 1
第一章 德国古典哲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 1
第一节 路德与宗教改革的影响 1
第二节 莱布尼兹—沃尔夫的哲学遗产 9
第三节 莱辛、赫尔德与德国的启蒙运动 13
第四节 歌德和席勒:德国文学艺术的杰出代表 22
第五节 牛顿、休谟和英国文化的渗透 31
第六节 斯宾诺莎主义的入侵 34
第七节 卢梭与法国革命的多棱镜 39
第二章 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人——康德 45
第一节 康德的认识论 51
第二节 康德的伦理学 92
第三节 康德的美学与目的论 134
第四节 康德的宗教哲学 164
第五节 康德的历史哲学和政治哲学 182
第三章 德国古典哲学的主观化——费希特 207
第一节 生平与思想发展 209
第二节 费希特的知识学 215
第三节 费希特的宗教哲学 245
第四节 费希特的伦理学体系 264
第五节 费希特的历史哲学 282
第六节 费希特的法哲学和政治哲学 291
第四章 德国古典哲学的变数 315
第一节 弗里德里希·施莱尔马赫 315
第二节 威廉·冯·洪堡 330
第五章 德国浪漫主义运动的“掌柜”——施莱格尔兄弟 343
第一节 德国浪漫主义运动概述 344
第二节 奥·威·施莱格尔 353
第三节 弗·施莱格尔 368
第六章 德国古典哲学的客观化——谢林 389
第一节 谢林的同一哲学体系 391
第二节 谢林的自然哲学 398
第三节 谢林的先验哲学 406
第四节 谢林的艺术哲学 422
第五节 谢林的自由哲学和历史哲学 439
第六节 谢林的神话哲学和启示哲学 450
第七章 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 460
第一节 青年黑格尔的宗教研究 464
第二节 青年黑格尔的哲学探索 488
第三节 《精神现象学》的问世 525
第四节 黑格尔成熟时期的哲学体系 571
第五节 精神哲学 602
第六节 青年黑格尔主义者 647
外文参考书目 693
中文参考书目 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