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编 心理学基本理论问题 3
第一章 心理学的科学观 3
第一节 概述 3
第二节 西方心理学的科学观 5
第三节 苏俄心理学的科学观 9
第四节 中国心理学的科学观 15
第五节 中外心理学科学观的比较评析 24
第二章 心理学的方法论 28
第一节 概述 28
第二节 西方心理学的方法论 30
第三节 苏俄心理学的方法论 45
第四节 中国心理学的方法论 48
第五节 中外心理学方法论的比较评析 55
第三章 心身关系论 59
第一节 概述 59
第二节 当代西方心身关系论 61
第三节 苏俄心身关系论 78
第四节 中国心身关系论 88
第五节 中外心身关系论的比较评析 93
第四章 意识与无意识论 99
第一节 概述 99
第二节 西方的意识与无意识论 101
第三节 苏俄的意识与无意识论 122
第四节 中国的意识与无意识论 130
第五节 中外意识与无意识论的比较评析 135
第五章 心理发展动力论 140
第一节 概述 140
第二节 西方的心理发展动力论 142
第三节 苏俄的心理发展动力论 157
第四节 中国的心理发展动力论 162
第五节 中外心理发展动力论的比较评析 175
第六章 人格论 179
第一节 概述 179
第二节 西方的人格论 183
第三节 苏俄的个性论 200
第四节 日本的人格论 205
第五节 中国的人格论 211
第六节 中外人格论的比较评析 227
第二编 心理学流派新进展 233
第七章 行为主义的新进展 233
第一节 概述 233
第二节 西方行为主义的新进展 237
第三节 苏俄行为主义的研究 258
第四节 中国行为主义的研究 261
第五节 中外行为主义新进展的比较评析 263
第八章 精神分析的新进展 268
第一节 概述 268
第二节 西方精神分析的新进展 271
第三节 苏俄精神分析的研究 284
第四节 中国精神分析的研究 289
第五节 中外精神分析新进展研究的比较评析 292
第九章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与发展第一节 概述 295
第二节 西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建构 301
第三节 苏俄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研究 321
第四节 日本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研究 326
第五节 中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研究 335
第六节 中外人本主义心理学研究的比较评析 342
第十章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及其新发展第一节 概述 345
第二节 西方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及其新发展 348
第三节 苏俄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研究 361
第四节 日本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研究 371
第五节 中国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研究 374
第六节 中外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研究的比较评析 376
第十一章 认知心理学的兴盛 383
第一节 概述 383
第二节 西方认知心理学的研究 386
第三节 苏俄认知心理学的研究 412
第四节 日本认知心理学的研究 419
第五节 中国认知心理学的研究 421
第六节 中外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比较评析 436
第三编 当代心理学研究新取向 443
第十二章 生物论心理学研究取向 443
第一节 概述 443
第二节 西方生物论心理学的研究 444
第三节 苏俄生物论心理学的研究 458
第四节 中国生物论心理学的研究 460
第五节 中外生物论心理学研究的比较评析 464
第十三章 生态心理学研究取向 469
第一节 概述 469
第二节 西方生态心理学的研究 472
第三节 中国生态心理学的研究 485
第四节 中外生态心理学研究的比较评析 489
第十四章 本土心理学的研究取向 496
第一节 概述 496
第二节 西方本土心理学的研究 507
第三节 中国本土心理学的研究 510
第四节 其他国家本土心理学的研究 519
第五节 中外本土心理学研究的比较评析 522
第十五章 文化论心理学研究取向 525
第一节 概述 525
第二节 西方文化论心理学的研究 531
第三节 苏俄文化论心理学的研究 537
第四节 中国文化论心理学的研究 541
第五节 中外文化论心理学研究的比较评析 546
第十六章 后现代心理学研究取向 552
第一节 概述 552
第二节 西方后现代心理学的研究 560
第三节 中国后现代心理学的研究 586
第四节 中外后现代心理学研究的比较评析 591
第十七章 积极心理学研究取向 598
第一节 概述 598
第二节 西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 599
第三节 中国积极心理学的研究 608
第四节 中外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比较评析 612
回顾与展望 620
参考文献 647
外国人名译名对照表 681
主要术语汉英对照表 687
后记 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