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1
第一章 学术生平和思想形成 19
第一节 存在分析学的创立者 19
一、学术生平 19
二、主要著作 26
三、对存在心理学和临床治疗领域的影响 30
第二节 思想来源 33
一、新康德主义者那托尔普的影响 34
二、现象学的来源 36
三、存在主义的来源 41
四、精神分析的来源 49
第三节 思想形成的历程 51
一、拜里佛疗养院的发展历程 51
二、个人的临床实践 56
三、思想形成的阶段 59
第二章 存在分析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63
第一节 存在分析学的基本观点 63
一、存在分析学的基本概念 63
二、存在分析理论的主要内容 71
第二节 存在分析学的基本方法 90
一、现象学方法 90
二、存在人类学方法 95
三、对话交流方法 100
第三章 存在分析学的基本主题 106
第一节 潜意识与梦 106
一、弗洛伊德关于潜意识和梦的思想 106
二、宾斯万格论潜意识和梦 108
第二节 本真与非本真 117
一、海德格尔关于本真与非本真的论述 117
二、宾斯万格关于本真与非本真的阐释 121
第三节 被抛 129
一、海德格尔对被抛的论述 129
二、宾斯万格论被抛 131
第四节 焦虑、内疚与死亡 136
一、存在主义视域中的焦虑、内疚与死亡 136
二、宾斯万格论焦虑、内疚和死亡 140
第四章 存在分析的治疗理论 148
第一节 存在分析治疗的前设 148
一、关于人的本质 148
二、存在分析治疗的思路 158
第二节 存在分析的心理病理观 165
一、此在的萎缩 166
二、自主性和独立性的缺乏 169
三、真实自我的丧失 173
第三节 存在分析的治疗原则 176
一、在世原则 177
二、关爱原则 179
三、意义原则 181
四、体验原则 183
五、践行原则 185
第四节 存在分析的治疗技术 187
一、精神分析的“整合式”治疗技术 188
二、对话交流的技术 192
三、工作治疗的技术 195
第五章 存在分析的临床案例分析 198
第一节 埃伦·韦斯特案例 198
一、一般资料及生活史 198
二、诊断与分析 207
三、讨论 214
第二节 伊尔莎案例 215
一、一般资料及生活史 215
二、诊断与分析 218
三、讨论 239
第六章 存在分析的本土化研究——两个中国案例分析 241
第一节 案例一——一个孤独的“准”自杀者 241
一、来访者一般资料 241
二、来访者的成长史 246
三、心理诊断和分析 248
四、咨询和治疗过程 252
第二节 案例二——一个追求完美的焦虑者 263
一、来访者一般资料 263
二、来访者的成长史 266
三、心理诊断和分析 269
四、咨询和治疗过程 271
第三节 对存在分析治疗的本土化反思 283
第七章 存在分析学的理论特征 291
第一节 反对因果论,主张对人的行为进行存在分析 291
第二节 反对二分法,主张对人的经验进行整体理解 297
第三节 反对机械论,主张对人的生存进行本真解读 303
第四节 反对本能论,主张对人的存在进行现象学描述 309
第八章 对宾斯万格存在分析学的总体评价 316
第一节 存在分析学的主要贡献 316
一、开创了存在分析学研究的新取向 317
二、凸显了积极自主的人性观 320
三、拓展了精神病理学的研究主题 324
四、丰富了临床治疗的方法 326
第二节 存在分析学的主要局限 329
一、缺乏理论的系统性 330
二、具有浓厚的哲学色彩 332
三、理论基础与临床实践之间存在矛盾 334
四、治疗技术缺乏自身的独特性 336
第三节 存在分析学的主要影响 338
一、对哲学界的影响 338
二、对临床治疗的影响 342
三、对存在分析本身的影响 343
参考文献 346
后记 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