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史地概况 1
第一节 地理概况 1
一、位置与面积 1
二、人口与种族 2
三、山系与河川 5
四、气候与资源 7
五、行政区域与沿革 8
六、主要都市与名胜 11
第二节 历史概要 15
一、上古时代 16
二、印度势力介入时期 16
三、回教传入时期 18
四、欧人介入时期 19
五、荷印殖民时期 21
六、民族独立运动 23
七、日本占领时期 24
八、宣布独立 25
九、由联邦至统一共和国 27
十、实施“有领导的民主” 29
第二章 华侨移殖简史 31
第一节 中古时代 31
一、汉代 31
二、晋代 31
三、唐代 32
第二节 近古时代 33
一、宋代 33
二、元代 34
三、明代 35
第三即 近世时代 36
一、清代移民政策及其影响 36
二、荷印统治时代 41
甲 东印度公司时期 41
乙 荷印政府时期 44
三、兰芳大统治共和国 47
四、清代末叶名人访间 48
第四节 现代 49
一、中华民国政府对华侨之措施 49
二、中日战争时期 50
三、日本占领印尼时期 51
四、印尼独立运动时期 52
五、印尼共和国时期 54
甲 华侨兴教设学发展经济 54
乙 忠奸不两立之华侨社会 54
丙 侨生返国升学 55
丁 印尼排华行动 55
第三章 华侨人口 57
第一节 华侨人口统计 57
第二节 华侨人口分布 62
第四章 华侨经济 70
第一节 华侨经济概况 70
一、华侨经济之特征 70
二、华侨对印尼经济开发之贡献 70
三、华侨经济发展之过程 72
第二节 华侨经济地位 74
一、华侨原是中间阶层 74
二、华侨投资数额估计 74
三、华侨职业分析 76
甲 工商业活动 76
乙 籍贯与业别 77
第三即 印尼独立后华侨经济情况 78
一、印尼财经政策 78
甲 外汇贸易措施 78
乙 所谓保护民族企业 85
丙 阿沙埃特排华运动 87
丁 限制外侨企业经营 87
戊 限制雇用外侨法 88
二、华侨企业横遭迫害 89
甲 军部接管反共华侨企业 89
乙 华侨企业畸形发展 90
丙 华侨金融事业兴衰 91
三、乡镇亚弄停止营业 92
四、西爪哇限制外侨经营工业 94
五、中华商会组织与解散 95
第四节 印尼与共匪间经济关系 96
一、共匪与印尼贸易协定 96
二、共匪对印尼经济攻势 97
第五节 华侨经济前途 98
第五章 印尼华侨文化教育 100
第一节 概说 100
第二节 学校教育 100
一、私塾设立时期 100
二、学校草创时期 101
三、学校发达时期 102
四、华校分家时期 103
五、分家后之正义学校 104
六、华侨学校两次会议 109
七、学生会议之创举 111
八、华侨学校被监督及限制 112
九、正义侨校被接管 113
第三节 新闻事业 115
一、印尼报业之沿革 115
二、华侨报业之动态 116
三、壁垒分明之华文报纸 117
四、华文报纸之笔战 118
五、正义记者之联合 119
六、华文报被迫停刋 120
第六章 华侨社团组织 123
第一节 概说 123
第二节 社会组织 125
第三节 社团动态与停闭经过 164
第七章 印尼华侨社会生活 168
第一节 概说 168
第二节 日常生活 168
第三节 风俗礼仪 171
第四节 岁时节令 175
第五节 宗教信仰 176
第六节 社会活动 178
第七节 结论 184
第八章 华侨对当地与祖国之贡献 185
第一节 对当地之贡献 185
一、劳动力方面 185
二、生产事业部门 186
三、流通经济部门 187
四、其他各方面 187
第二节 对祖国之贡献 188
一、辛亥革命前后 188
二、讨袁护法至北伐完成时期 189
三、对日抗战时期 190
四、反共抗俄时期 191
五、其他 194
第九章 当地政府对华侨之待遇 195
第一节 概说 195
第二节 印尼人割据时期 195
第三节 荷兰统治时期 196
一、两宗惨杀案 196
二、限制华侨居留 197
三、管制华侨学校 198
四、箝制华侨言论 198
五、驱逐华报记者 199
六、限制华侨选举 199
第四节 日军占领时期 200
一、封闭党部报馆 200
二、拘禁华侨领袖 201
三、惨杀反日华侨 203
第五节 印尼独立时期 204
一、三宗惨杀案 205
甲 泗水事件 205
乙 万隆事件 205
丙 文登事件 206
二、一般性之排华实况 206
甲 居留字强迫换发 207
乙 外侨税强迫征收 207
丙 行动严格管制 207
丁 外侨职业限制 208
戊 不顾币信华侨损失 208
已 接管正义侨校 208
三、特殊性之排华实况 209
甲 禁止反共报刋出版 210
乙 封闭国民党部 210
丙 禁止社团活动 210
丁 强夺华侨财产 210
戊 登记社团会员 211
己 拒绝来回签证 211
庚 拘禁华侨领袖 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