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鸿沟测度理论与方法》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彬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63519279
  • 页数:384 页
图书介绍:本书首先论述测度数字鸿沟的在理论与实践上的重要意义,接着介绍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而提出各种方法测度数字鸿沟,包括:解析结构模型法,多元回归,层次分析,层次聚类,数据包络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时间距离法,信息量法。

1 绪论 1

1.1 难点:对“信息”、“数字鸿沟”及其他的测量 1

1.1.1 什么是“信息” 2

1.1.2 英语中的“信息” 2

1.1.3 测量“信息”的方法 3

1.1.4 早期对信息社会的测量 4

1.1.5 概念上的挑战 5

1.1.6 关于测量“信息”的假设 6

1.2 信息学中信息的作用 7

1.2.1 信息的异构性 7

1.2.2 信息的无损性 8

1.2.3 信息的认知性 8

1.2.4 信息的环境性 9

1.2.5 信息的整体性 9

1.2.6 信息的累积性 9

1.2.7 信息的瞬时性 9

1.2.8 信息的易漏性 9

1.2.9 信息的捆绑性 9

1.2.10 信息比资金更重要 10

1.2.11 信息需要(或倾向于)免费提供 10

1.2.12 信息是一种“经验商品” 10

1.2.13 信息是“公共”用品 10

1.2.14 信息的多样性 11

1.3 国际信息度量项目 12

1.3.1 国家对信息度量技术的支持 12

1.3.2 信息社会指标的现行研究 14

1.4 信息测量研究的限制因素 15

1.4.1 方法的优缺点 15

1.4.2 数字鸿沟(电子化社会)/电子化准备程度的测量 15

1.5 对数字鸿沟测量方法的评论 17

1.5.1 综合指标和主观指标 17

1.5.2 信息测度研究的方法分类比较 18

1.5.3 机遇:WSIS呼吁信息测量的进一步发展 19

1.5.4 整合:向通用模型发展 20

1.6 发掘新的模型 22

1.6.1 数据问题 23

1.6.2 统计方法 23

1.6.3 对未来的展望 23

参考文献 24

2 国际组织在测度数字鸿沟方面的贡献 32

2.1 国际电信联盟 32

2.1.1 国际电信联盟简介 32

2.1.2 与数字鸿沟相关的国际活动 33

2.2 信息社会世界峰会 34

2.2.1 简介 34

2.2.2 与数字鸿沟相关的测度研究 35

2.3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 37

2.3.1 简介 37

2.3.2 与ICT测度有关的活动 37

2.3.3 ICT发展指数与ICT扩散指数 38

2.4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39

2.4.1 简介 39

2.4.2 UNDP与数字鸿沟 40

2.5 联合国教育科学与文化组织 40

2.5.1 简介 40

2.5.2 UNESCO与数字鸿沟 40

2.5.3 知识鸿沟与数字鸿沟 41

2.6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42

2.6.1 简介 42

2.6.2 相关国际会议与活动 42

2.6.3 OECD与数字鸿沟 43

2.7 世界经济论坛 45

2.7.1 简介 45

2.7.2 WEF与数字鸿沟 46

2.8 经济学人信息部 47

2.8.1 简介 47

2.8.2 EIU与数字鸿沟 47

2.9 测度ICT促进发展伙伴关系联盟 48

2.9.1 简介 48

2.9.2 伙伴关系与数字鸿沟 48

2.10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50

2.10.1 简介 50

2.10.2 APEC与数字鸿沟 51

2.11 世界银行 51

2.11.1 简介 51

2.11.2 世界银行与数字鸿沟 52

3 国际著名数字鸿沟测度模型介绍 54

3.1 电子化准备度 54

3.1.1 CSPP的网络化世界准备度指南 55

3.1.2 CID的网络化世界准备度指标体系 55

3.1.3 APEC的电子商务准备程度指标体系 57

3.1.4 USAID的ICT和ICT支持产品和服务输出潜能指标体系 58

3.1.5 InfoDev的ICT接入与接入实现指标体系 59

3.1.6 SIDA的ICT统计指标 59

3.1.7 ASEAN的e-ASEAN准备指标体系 60

3.1.8 MI的电子化准备度测度指标体系 61

3.1.9 WITSA的电子商务影响因素 61

3.1.10 Crenshaw和Robinson的ICT发展影响因素 62

3.1.11 CIDCM的谈判网模型指标体系 62

3.1.12 世界银行的知识经济评价指标 63

3.1.13 IDC的信息社会指数 63

3.1.14 全球化指数 64

3.2 EIU的电子化准备度指标体系 64

3.2.1 简介 64

3.2.2 2003年电子化准备度排名 65

3.2.3 2008年电子化准备度排名 66

3.3 SIBIS的电子欧洲指标体系 68

3.3.1 简介 68

3.3.2 电子欧洲指标体系 68

3.4 Bridges.org对E-readiness的总结 69

3.5 INSEAD和WEF的网络化准备指数 70

3.5.1 NRI背景介绍 70

3.5.2 NRI的结构 71

3.5.3 NRI的应用 72

3.5.4 NRI评价 73

3.6 世界银行的at-a-glance指标体系 73

3.6.1 简介 73

3.6.2 一瞥(at-a-glance)指标体系 73

3.7 OECD的信息社会统计指标体系和ICT影响指标体系 76

3.7.1 简介 76

3.7.2 信息社会评价指标体系 77

3.8 UNCTAD的ICT发展指数和ICT扩散指标体系 79

3.8.1 简介 79

3.8.2 ICT发展指标体系 80

3.8.3 ICT扩散指标体系 80

3.9 Partnership/ITU的ICT核心指标体系和全球ICT指标体系 81

3.9.1 简介 81

3.9.2 ICT核心指标体系 81

3.9.3 全球ICT指标体系 82

3.9.4 改进的ICT核心指标体系 82

3.10 ITU的数字接入指数 84

3.10.1 DAI产生背景 84

3.10.2 DAI的概念框架 84

3.10.3 测度指标体系 85

3.11 Orbicom的Infostate指数 85

3.11.1 Orbicom简介 85

3.11.2 Infostate的产生背景 86

3.11.3 Infostate概念框架 87

3.11.4 测度模型 89

3.12 ITU的ICT机遇指数和数字机遇指数 90

3.12.1 简介 90

3.12.2 指标体系 91

3.12.3 ICT-OI的指标说明 92

3.12.4 DOI指标挑选的原则 94

3.12.5 DOI指标说明 95

3.12.6 最终的计算步骤及示例 96

3.12.7 DOI的应用 97

3.13 ITU的ICT发展指数 97

3.13.1 IDI的由来 97

3.13.2 指标要素选取 98

3.13.3 主要目标和概念框架 99

3.13.4 指标的选择和数据收集 100

3.13.5 IDI的指标体系 100

3.13.6 ITU关于IDI的使用建议 103

3.14 Karine Barzilai-Nahon的数字鸿沟影响因素模型 104

4 数字鸿沟测算方法介绍 106

4.1 DAI中使用的代数平均算法模型 106

4.1.1 DAI指数测度方法及各级指标权重计算方法 106

4.1.2 数字鸿沟指数测度方法 107

4.1.3 测度结果及分析 107

4.1.4 DAI模型的优缺点 108

4.2 Infostate/ICT-OI的几何平均算法 109

4.2.1 指标 109

4.2.2 ICT-OI的计算——选取参考年和参考国家 110

4.2.3 ICT-OI的计算——数据处理和计算过程 110

4.2.4 ICT-OI的应用 112

4.2.5 对ICT-OI的评价 113

4.3 DDIX/DIDIX的相对距离法 113

4.3.1 方法论 113

4.3.2 计算过程 116

4.3.3 渗透理论 117

4.3.4 DDIX评价 119

4.3.5 DIDIX方法论 119

4.4 基尼系数法 120

4.4.1 基尼系数概念 121

4.4.2 基尼系数法在UNCTAD的ICT扩散指数中的应用 122

4.4.3 基尼系数法在OECD测算数字鸿沟中的应用 123

4.4.4 基尼系数评价 126

4.5 时间距离法 126

4.5.1 时间距离法简介 126

4.5.2 绝对差距、相对差距与时间距离的比较 128

4.5.3 时间矩阵与时间路程——两种时间距离计算方法 129

4.5.4 一维、二维时间距离比较——以斯洛文尼亚为基准 131

4.5.5 时间距离法用于测度数字鸿沟 132

4.5.6 评论 136

5 国内现有指标体系及测度方法 137

5.1 国家信息化指数方案 137

5.1.1 国家信息化指标概述 137

5.1.2 我国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 138

5.1.3 国家信息化指数统计分析方法 138

5.1.4 国家信息化指数的特点 139

5.1.5 对国家信息化指数方案的评价 140

5.2 我国信息指数研究介绍及评价 140

5.2.1 梁雄健的研究 140

5.2.2 修文群的研究 141

5.2.3 陈昆玉的研究 143

5.2.4 朝乐门、王丽萍的研究 144

5.2.5 卢丽娜的研究 145

5.2.6 梁春阳的研究 146

5.2.7 刘婷婷的研究 147

5.2.8 丛敬军的研究 148

5.2.9 刘跃的研究 150

5.2.10 邢艳云、裴成发的研究 151

5.2.11 郭敏的研究 152

5.2.12 金兼斌、熊澄宇的研究 153

5.3 国内几种重要数字鸿沟测度方法的介绍及评价 153

5.3.1 薛伟贤的研究成果 153

5.3.2 祝建华的研究成果 159

5.3.3 张彬的研究成果 162

5.3.4 张新红的研究成果 166

5.3.5 杨京英的研究成果 169

6 我国数字鸿沟测度实证研究 172

6.1 我国数字鸿沟研究背景介绍 172

6.1.1 相关概念在我国的诠释 172

6.1.2 我国学者就该研究领域所提出的实施建议 175

6.1.3 我国学者对数字鸿沟和经济鸿沟之间关系的研究 177

6.2 我国数字鸿沟的存在及影响 180

6.2.1 性别数字鸿沟 180

6.2.2 城乡数字鸿沟 181

6.2.3 东、中、西部数字鸿沟 182

6.2.4 地区性数字鸿沟 184

6.3 我国数字鸿沟测度的研究意义 185

6.3.1 现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85

6.3.2 关于数学方法的应用研究现状 188

6.3.3 本书提出研究问题出发点 188

6.4 我国数字鸿沟测度的研究框架 191

6.4.1 研究对象 191

6.4.2 研究方案 191

6.4.3 研究体系 192

7 基于基尼系数法测度数字鸿沟的实证研究 193

7.1 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 193

7.1.1 集中度的概念 193

7.1.2 洛仑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193

7.1.3 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 194

7.2 测度指标的选取 197

7.3 测度方法 198

7.3.1 洛仑兹曲线 198

7.3.2 计算分类基尼系数 200

7.3.3 计算综合数字鸿沟指数DDI 202

7.4 基尼系数的评价 203

8 基于信息量测度数字鸿沟 205

8.1 基于信息量测量的数字鸿沟概念的提出 205

8.1.1 数字鸿沟定义 205

8.1.2 信息的定义 207

8.1.3 信息量定义 209

8.2 基于信息量测量的数字鸿沟模型建立 210

8.2.1 数字鸿沟的理想模型 210

8.2.2 数字鸿沟的实际操作模型 212

8.2.3 该模型的优势和劣势 213

8.3 案例研究 213

8.3.1 数据来源 213

8.3.2 数字鸿沟计算 214

8.3.3 通过回归分析探讨数字鸿沟与经济鸿沟的关系 222

参考文献 225

9 数字鸿沟测度结构模型研究 227

9.1 解析结构模型介绍 227

9.2 系统结构模型构造 228

9.2.1 结构模型的概念 228

9.2.2 ISM建模步骤 229

9.3 解析结构模型分析案例 234

9.3.1 数字鸿沟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234

9.3.2 主要影响因素关系结构分析 234

9.3.3 关系结构模型 235

9.3.4 分析与结论 238

参考文献 238

10 主成分及主因子分析法在数字鸿沟测度研究中的应用10.1 主成分分析法概述 239

10.1.1 主成分概述 239

10.1.2 主成分合成 240

10.1.3 方差贡献率 241

10.1.4 载荷矩阵 241

10.2 因子分析法概述 242

10.2.1 因子分析概述 242

10.2.2 因子分析模型与因子载荷矩阵 242

10.2.3 因子解释与因子旋转 242

10.2.4 因子抽取个数与因子得分 243

10.2.5 因子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的区别 243

10.3 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的步骤 244

10.3.1 选取指标原则 244

10.3.2 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 244

10.3.3 求取主成分或因子模型 245

10.3.4 对载荷矩阵进行解释并赋予实际意义 246

10.3.5 若解释性不好则进行旋转 247

10.3.6 计算主成分或公因子的权重及得分 247

10.3.7 计算综合评价值 248

10.4 主成分分析或因子分析应用案例 249

10.4.1 初选用于测度数字鸿沟的指标体系 249

10.4.2 数据收集结果 250

10.4.3 数据处理结果 251

10.4.4 数据标准化原则 251

10.4.5 应用SPSS获得主因子 252

10.4.6 生成排名结果并分析 255

10.4.7 总结 257

参考文献 257

11 层次分析法在数字鸿沟测度研究中的应用 258

11.1 层次分析法简介 258

11.1.1 层次分析法的产生背景及主要思想 258

11.1.2 层次分析法的发展 259

11.1.3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259

11.1.4 层次分析法的特点 259

11.1.5 层次分析法的注意事项——准确构造递阶层次结构 260

11.2 AHP层次结构模型的构造 260

11.2.1 层次结构模型的概念和构造 260

11.2.2 判断矩阵和相对重要性的比例标度 261

11.2.3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 263

11.2.4 单层次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265

11.2.5 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266

11.3 层次分析法的步骤及相关计算 267

11.3.1 层次分析法步骤 267

11.3.2 层次分析法相关计算 268

11.4 层次分析法用于测度数字鸿沟的应用案例 269

11.4.1 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层次结构 269

11.4.2 权值的确定 271

11.4.3 数据标准化原则 272

11.4.4 2002—2007年我国区域数字鸿沟静态分析 272

11.4.5 总结 278

参考文献 278

12 离散趋势分析法测度数字鸿沟的实证研究 279

12.1 离散趋势分析法 279

12.1.1 离散趋势概念 279

12.1.2 变异指标 279

12.2 数字鸿沟动态分析 281

12.2.1 数字鸿沟动态测度——平均差分析法 281

12.2.2 全国数字鸿沟总指数发展趋势 281

12.2.3 数字鸿沟动态测度——正态分析法 283

13 层次聚类分析法在数字鸿沟测度研究中的应用 290

13.1 层次聚类分析法概述 290

13.1.1 概念和特征 291

13.1.2 原始数据变换方法 294

13.1.3 相似性测度方法 295

13.1.4 求新类相似性的方法 297

13.2 层次聚类法(凝聚算法)在测度数字鸿沟中的应用 299

13.2.1 聚类分析必要性及方法选择 299

13.2.2 样本数据及层次聚类流程 299

13.2.3 聚类结果及分析 300

13.2.4 结论 317

14 时间距离法在数字鸿沟测度研究中的应用 319

14.1 测度数字鸿沟的新方法——时间距离法介绍 319

14.2 应用原理 319

14.2.1 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 319

14.2.2 时间距离 320

14.3 应用方法 322

14.3.1 第一种方法:数据表法 322

14.3.2 第二种方法:时间距离值法 322

14.3.3 第三种方法:散点图法 323

14.3.4 第四种方法:公式法 324

14.4 应用案例 325

14.4.1 指标选取 325

14.4.2 计算时间距离及结果分析 325

14.4.3 总结 337

参考文献 337

15 数据包络分析法在数字鸿沟测度研究中的应用 338

15.1 DEA概述 338

15.1.1 DEA模型概述 338

15.1.2 DEA相关基本概念 339

15.1.3 DEA基本模型 341

15.1.4 DEA有效性的经济含义 345

15.1.5 数据包络分析法的步骤 346

15.2 数据包络分析法的应用案例 348

15.2.1 指标体系结构 348

15.2.2 分析步骤 348

15.2.3 收集与整理数据 349

15.2.4 模型评价结果及分析 349

15.2.5 技术效率和社会效率相对位置分析 356

15.2.6 结论 361

参考文献 362

16 研究发现与总结 363

16.1 数字鸿沟测度方法的评价 363

16.1.1 主成分与主因子分析法 363

16.1.2 层次分析法 364

16.1.3 层次聚类分析法 365

16.1.4 时间距离法 366

16.1.5 数据包络分析法 368

16.1.6 信息量分析法 369

16.1.7 基尼系数法 370

16.1.8 总结 371

16.2 中国跨越数字鸿沟的思路与对策 373

16.2.1 跨越数字鸿沟首先需要政府的努力 373

16.2.2 经济发展是缩小数字鸿沟的根本 377

16.2.3 发展教育和职业培训是弥合数字鸿沟的长久之策 378

16.2.4 重视科技发展和技术创新 380

16.3 总结与展望 382

参考文献 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