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论 3
中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及其特征 3
分论 21
第一篇 设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21
面向跨世纪的国民经济建设 扩大工程类型硕士生的培养&林功实 27
招收和培养工程类型硕士生的研究与实践&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36
试论设立“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必要性&王建等 53
设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完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吴振一等 61
对工程类型硕士生培养的实践与探讨&钱乙余等 70
改革我国高等工程教育 增强我国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咨询课题组 77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对工科研究生需求问题的调查与思考&王国荣等 91
工程类型硕士生培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刘颖等 100
我国工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再思考&刘国权 106
关于企业对工程硕士及知识需求的调查&张满山等 113
工学研究生教育要面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张文修等 118
第二篇 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 123
面向新世纪工科研究生教育体系、模式、过程的思考&胡鹏山等 130
浅谈工科研究生教育及学位制度之发展&李仲学 140
工程硕士生培养中的10个问题&张文修 146
采取可行措施 保证质量 加速培养工程硕士&方祯云等 150
按工程领域培养工程硕士的几点思考&凌永祥 159
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几点尝试&康飞宇等 164
制定合理的工程硕士生培养方案的探讨&邵维生等 172
培养工程硕士实施方案的几点意见&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 178
工程类型硕士生培养的实践与学位问题的探讨&东南大学研究生院 186
质量为本 促使工程硕士工作健康发展&燕丽等 193
厂校合作培养工程硕士的模式&李仲学等 201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质量标准与评价体系&仇国芳 215
第三篇 校企合作 共同发展 222
高校在与企业合作培养工程硕士中促进产学研发展的研究&东南大学研究生院 227
拓宽专业口径 学产研结合 多途径培养工程硕士生&方克明等 243
从企业对工程类型研究生的评价和需求看工程类型硕士生培养工作&罗燕春等 251
发展校企联合办学 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华中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260
厂校合作培养研究生的探索&王益民等 268
校企合作培养工程硕士探讨&魏晖等 276
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高质量的高层次人才&罗文标等 284
研究生教育在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中得到发展&吴小芬等 288
关于“工程硕士培养工作站”试点的若干意见&清华大学研究生院 295
工程硕士质量的根本保证——按行业、企业招收培养工程硕士&仇国芳 297
第四篇 国外高等工程教育评介 305
美国工程硕士计划的由来及其发展&顾建民 318
美、德、英工程类型研究生的培养&曾攀等 328
系统规划工科学位和研究生教育&吴世明等 337
加拿大研究生教育与科研及社会需求相结合的比较研究&吴中福等 349
后记 359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实施的现状及思考 359
附录 369
附录一 中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由来与发展大事记(1984—1999) 369
附录二 有关工程硕士的重要文件及领导讲话(1984—1999) 375
1.教育部研究生司转发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11所高等工科院校《关于培养工程类型硕士生的建议》的通知 375
2.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培养工程类型工学硕士研究生工作的通知 380
3.国家教委研究生司司长吴本厦在全国培养工程类型硕士生经验交流会开幕式上的讲话(1989年2月) 385
4.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在全国培养工程类型硕士生经验交流会闭幕会上的讲话(摘要)(1989年2月) 400
5.国家教育委员会研究生工作办公室关于转发《工科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小组第一次会议纪要》的通知 406
6.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在部分高等学校试点按工程领域培养工程硕士的通知 414
7.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同意开展在职人员攻读工程硕士学位试点工作的通知 416
8.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教委研究生工作办公室、全国工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课题组提交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文件 关于设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说明(1997年4月) 424
9.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实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通知 428
10.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原副主任张光斗院士呈李岚清副总理的报告(1997年8月19日) 434
11.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批准部分高等学校开展工程硕士培养工作的通知 437
12.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批准部分高等学校培养工程硕士和做好1999年工程硕士生招收工作的通知 440
13.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成立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通知 444
14.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在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成立暨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1999年1月13日) 447
15.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关于转发《关于制定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453
16.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章程的批复(1999年3月5日) 460
17.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情况调研报告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1999年9月30日) 463
附录三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几个典型培养方案 473
1.清华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473
(1)机械工程领域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482
(2)电子与信息工程领域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491
2.东南大学电气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494
3.北京科技大学冶金材料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499
附录四 2000年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和培养工程硕士的高等学校名单 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