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皇家藏书 621
第一编 皇家藏珍秘本《贞观政要》公平第十六 621
诚信第十七 626
俭约第十八 628
谦让第十九 630
仁恻第二十 630
慎所好第二十一 631
慎言语第二十二 632
杜谗邪第二十三 633
悔过第二十四 634
奢纵第二十五 635
贪鄙第二十六 636
崇儒学第二十七 637
文史第二十八 638
礼乐第二十九 639
务农第三十 642
刑法第三十一 643
赦令第三十二 646
贡赋第三十三 647
辩兴亡第三十四 648
征伐第三十五 649
安边第三十六 653
行幸第三十七 655
畋猎第三十八 656
灾祥第三十九 657
慎终第四十 659
《宰相经纬学》序 669
赵普:强干弱枝,国相计谋安天下 671
曹彬:自律自制,是治军治国之本 679
范质:御规蹈矩,爱惜名器,持节清廉 686
窦仪:明思虑远,刚直严正,不计名利 690
李昉:大度大器,不以私恩收买人心 693
吕蒙正:国脉系之,宰相必通知人之术 695
张齐贤:饱学博识,巧断皇族讼案 698
吕端:台辅之器,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 700
钱若水:慎密稳健,断案处事高人一筹 703
李沆:先见过人,以忧惧警君王最得宰相大体 708
王旦:三槐王氏,宰相肚里能撑船 714
向敏中:成宰相者,是经得起做大官的人 727
陈恕:真盐铁使,悉通生财之道 730
张咏:敏思远虑,处事非常人能及 733
马知节:宰相所虑,当非常人所思 744
曹玮:运筹帷幄,大将胸中百万兵 746
毕士安:不畏流俗,乃宰相之本色 750
寇准:乾坤一掷,胆大包天莱国公 752
高琼:国难当头,大将才是顶梁柱 764
杨亿:文才盖世,满腹用世之道 766
王曙:宰执大臣,须怀菩萨心肠,行霹雳手段 769
王曾:辅佐天子,宰臣不能收恩而避怨 772
李迪:安国重臣,不可软曲分寸 778
鲁宗道:鱼头参政,身正不怕影子歪 782
薛奎:遇事不苟,使天下事无大小都绳之以矩 784
蔡齐:状元宰相,安天下于覆盂,其功可大 786
吕夷简:老谋深算,三起三落过问国事至年晚 789
陈尧佐:命令迫人,不如以身作则 797
晏殊:神童宰相,平和修身,诚实处事 800
宋庠:大度有德,“欲将嘲强解,真意转悠哉 803
韩亿:大节小过,当视内外而别 806
程琳:洞幽察微,人主有宽厚之量,宰辅有仁爱之心 809
杜衍:心思慎密,教诲属下从善如流 811
范仲淹:始终不渝,不以进退易其操守 817
种世衡:奇计百出,将军谋略定两边 828
庞籍:深谙政道,“不能恃位高权重而忧天子之法” 834
狄青:器度深阔,用兵处事皆非常人可比 837
吴育:抑制豪强,即是惠及百姓 845
王尧臣:兴国栋梁,须通理财善治之能事 847
包拯: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849
王德用:黑王相公,宅枕乾冈,貌类艺祖 851
田锡:名比汲黯,为治世而忧虑,向明主敲警钟 854
王禹偁:弃小务大,屈于身而不屈于道 857
孙奭:学问奥博,处事不离中正之道和章法 860
李及:为人厚重,乃执宰大臣立世之本 862
孔道辅:胸坦心直,孔道辅一语千金 864
尹洙:外忍内和,临大节断大事亦心坚如金石 867
余靖:安外有方,精通契丹语的使臣 871
王质:冰清玉洁,为官清廉始至终 874
孙甫:国学之见,不以小仁而废大利 876
陈抟:白云先生,优好之所勿久恋,得志之地勿再往 880
胡瑷:醇厚和易,教化四方,诲人不倦 887
孙复:泰山先生,治学严谨,德高望众 892
石介:坚守正道,不因环境险恶而改易 894
苏洵:纵横奇才,名动天下,使当时文风为这一变 897
韩琦:镇静稳练,成大事在于胆识 900
富弼:国士重臣,像纽带一样地把百官团结在一起 925
欧阳修:光明磊落,文坛巨擘,史学大家 942
文彦博:为大臣者,放在哪里做官都可以称职 957
赵概:平和恬谈,真言敢谏,忧国忧民 968
吴奎:佐政执宰,时时提醒人主应有容人之量 970
张方平:社稷所依,良臣乃百姓这福源 972
胡宿:居安思危,宽厚待人,正直立朝 979
蔡襄:能臣良相,都不夸耀自己的长处 982
王素:切近人情,不愧是一名称职的御史 985
刘敞:学识渊博,天文地理无不通晓 988
唐介:耿直慎重,深谙侍君之道 992
赵抃:铁面御史,可告苍天慰心平 997
吕诲:三居言官,敢谏良言终不悔 1001
彭思永:廉正朴拙,以平常心以待人接物 1005
范镇:当世师表,秉道德才能者方为勇士 1008
曾公亮:施行仁义,执法平恕,政简刑清 1015
王安石:立志图新,独步朝野,遗世孤独 1017
司马光:大智若愚,深察一切,不求不争 1029
司马康:致君尧舜,忠言谠论,独善其身 1046
吕公著:位及三公,学问是推动一切的根本 1048
吕希哲:谨守官箴,循规蹈矩,处处谨慎 1057
曾巩:一代文豪,学问深厚,大笔如椽 1060
曾肇:慷慨陈言,为官不可计个人安危 1064
苏轼:虚怀若谷,文章垂青名,英名播万世 1066
苏辙:四朝为官,所思所虑皆百姓疾苦 1072
韩绛:国事执宰,仍社稷之中流砥柱 1074
韩维:忠贞事君,善心推及天下,就是仁义 1077
傅尧俞:清而不率,直而不偏,乃常人所难 1081
彭汝砺:铁骨铮铮,“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1084
范纯仁:执宰相臣,须重大节,抓大事,目光超卓 1086
王存:恭敬谨慎,没有偏激的言行 1097
苏颂:胆识过人,公论如在上位,天下大治 1099
刘挚:德性为重,读书人首当注重度量见识 1105
王岩叟:去邪辅正,积累专勤四字是学习的要领 1108
刘安世:顶天立地,仰观于天俯察于人以诚为本 1111
范祖禹:淳朴厚道,修史为鉴,以正天子 1121
邹浩:胸怀坦荡,君子之于人,当于有过中求无过 1130
陈瓘:操守纯正,我身为谏官,不能不攻击邪恶 1133
邵雍:一代宗师,天为而无不为 1139
陈襄:一尘不染,己身不正,怎能正人 1145
刘恕:博学广识,《资政通鉴》执笔人 1149
徐积:端正心性,修养气质为首要之务 1152
陈无己:砥砺志操,穷而后工 1155
第二编 皇家藏孤本《帝鉴图说》圣哲芳规任贤图治(唐尧帝) 1165
谏鼓谤木(唐尧帝) 1167
孝德升闻(虞舜帝) 1169
揭器求言(夏禹王) 1172
下车泣罪(夏禹王) 1175
戒酒防微(夏禹王) 1177
解网施仁(商汤王) 1179
桑林祷雨(商汤王) 1181
德灭祥桑(商中宗) 1183
梦赉良弼(商高宗) 1185
泽及枯骨(周文王) 1187
丹书受戒(周武王) 1190
感谏勤政(周宣王) 1193
入关约法(汉高祖) 1196
任用三杰(汉高祖) 1199
过鲁祀圣(汉高祖) 1201
却千里马(汉文帝) 1203
止辇受言(汉文帝) 1205
纳谏赐金(汉文帝) 1207
不用利口(汉文帝) 1210
露台惜费(汉文帝) 1212
遣幸谢相(汉文帝) 1214
屈尊劳将(汉文帝) 1217
蒲轮征贤(汉武帝) 1220
明辨诈书(汉昭帝) 1222
褒奖守令(汉宣帝) 1224
诏儒讲经(汉宣帝) 1226
葺槛旌直(汉成帝) 1228
宾礼故人(汉光武) 1231
拒关赐布(汉光武) 1234
夜分讲经(汉光武) 1236
赏强项令(汉光武) 1238
临雍拜老(汉明帝) 1241
爱惜郎官(汉明帝) 1243
君臣鱼水(汉昭烈帝) 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