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篇 人化自然篇 1
第一章 天人关系之反思 3
第一节 天人关系的历史演进 3
一、人类依附和崇拜自然 4
二、人类征服和支配自然 6
三、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 8
第二节 自然对人的异化 13
一、自然对人异化的含义 13
二、自然对人异化的表现 15
三、自然对人异化的实质 17
第三节 天人和谐理论探索 19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探索 19
二、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探索 21
三、生态社会主义的探索 23
第二章 马克思人化自然观新探 26
第一节 人化自然观的提出 27
一、黑格尔绝对精神的自然观 28
二、费尔巴哈感性直观的自然观 30
三、马克思实践的人化自然观的提出 32
第二节 人化自然观的特征 37
一、突出了自然与社会的关系 38
二、强调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 40
三、蕴涵了生态哲学思想 42
第三节 人化自然观的基础 44
一、实践是联结人与自然的纽带 45
二、实践关系是人与自然最本质关系 46
三、实践基础上自在自然向人化自然转化 48
第四节 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多重规定 49
第三章 多向度天人和谐建构 51
第一节 和谐之于系统——人化自然观的新视角 52
一、系统论的基本观点 52
二、和谐的系统学诠释 55
第二节 物质自然观与天人和谐 57
一、马克思的物质自然观 58
二、尊重客观自然促进天人和谐 61
第三节 社会自然观与天人和谐 62
一、马克思的社会自然观 63
二、完善社会制度促进天人和谐 66
第四节生态自然观与天人和谐 72
一、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 72
二、倾注人文关怀促进天人和谐 75
第五节 全方位构建天人和谐 77
第二篇 传统文化篇 79
第四章“天人合一”思想的历史源流与现代阐释 81
第一节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历史生成 81
一、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生成的社会背景 82
二、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生成的思想来源 84
第二节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发展演变 87
一、先秦“天人合一”思想 88
二、两汉到唐代的“天人合一”思想 93
三、宋明哲学家的天人观 96
四、明清之际的“天人合一”思想 100
第三节 对传统“天人合一”思想的现代阐释 101
一、“天”与“天道” 102
二、“人”与人在自然中的地位 103
三、“天人合一” 105
第五章“天人合一”思想的逻辑悖论与科学评价 108
第一节“天人合一”思想的基本形态 108
一、神与人合一 109
二、德性与人合一 111
三、自然与人合一 113
第二节“天人合一”思想的逻辑悖论 117
一、“天人合一”的道德理想大伤了民族的“元气” 117
二、在适应自然规律过程中变为“自然”的奴隶 118
三、否定人性的“善”,遏制了人性的“恶” 119
四、在“天人合德”的天平中找不到独立个性 120
五、从“恶”到“善”的历史性颤变 121
六、从“一脉相承”到“兼容并包” 121
七、顺其自然的太极“生命线” 122
第三节对“天人合一”思想的科学评价 123
一、儒家“天人合一”思想评析 124
二、道家“天人合一”思想评析 128
三、对于天人合一思想总的评价 131
第六章“天人合一”思想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136
第一节“天人合一”观所蕴涵的和谐社会思想 137
一、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思想 137
二、天人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思想 138
三、人与天地万物相统一的和谐社会思想 139
四、适度开发利用大自然的和谐社会思想 139
第二节“天人合一”思想与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对应 140
一、以“合天人”的观念化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141
二、以“同人我”的观念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 143
三、以“一内外”的观念化解“自我身心内外的矛盾” 145
第三节“天人合一”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几点启示 147
一、加强个人修养,提高道德水平 147
二、注重制度建设,恪守社会公正 148
三、保护环境,维护人类共同的家园 150
四、优化社会氛围,建设和谐文化 151
第三篇 社会自然篇 155
第七章 社会自然观理论探源:一个马克思主义社会哲学的分析框架 157
第一节 社会发展与“人与自然”关系演化具有同步性 158
一、原始共有形态:原始依赖关系 158
二、私有制形态:对立关系 160
三、共产主义公有制形态:和谐关系 162
第二节 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同步演化的内在根据 164
第三节 资本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 166
一、对资本主义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批判 167
二、对资本主义生态环境恶化的本质批判 170
第四节 生态社会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173
一、全球化背景与生态社会主义 173
二、生态社会主义对未来社会的构想 176
第八章 自然与社会:西方社会人的自然观范式转换 181
第一节 社会自然观范式转换简述 181
一、从人类中心论到非人类中心论的飞跃 181
二、从生态中心主义到可持续发展自然观的飞跃 183
第二节 人类中心主义的社会自然观 185
一、人类中心主义概念的辨析 185
二、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根源 187
三、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诘问及反思 189
四、人类中心主义的超越 193
第三节 生态中心主义的社会自然观 194
一、生态中心主义的主要理论观点和基本原则 195
二、生态中心主义的价值观 196
三、生态中心主义理论的困境 198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自然观及反思 202
一、中心思维的缺陷 202
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及内涵 205
三、西方现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局限性 211
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目标的出路与对策 213
第九章 自然与社会:自然失衡的社会对策 216
第一节 政府的环境管理职能 217
一、政府环境管理职能综述 217
二、环境制度 219
三、环境政策 225
第二节 企业的环境策略:清洁生产 228
一、从传统的企业生产到企业清洁生产 228
二、企业清洁生产的行为主体 229
三、企业清洁生产的运作机理 231
第三节 非赢利组织的环境管理参与 233
一、非政府组织参与环境管理理论的探讨 234
二、非政府组织参与环境管理方式探讨 237
第四篇 环境伦理篇 243
第十章 环境伦理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245
第一节 环境伦理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245
一、日益严峻的环境危机 245
二、现代文明条件下的精神危机 248
第二节 西方环境伦理学的发展状况 250
一、西方环境伦理学的发展过程 251
二、西方环境伦理学的主要流派 265
第十一章 中国环境伦理思想的产生 274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环境伦理思想 274
一、以“天人合一”为基干的环境整体论思想 275
二、众生平等、兼爱万物的生态伦理观 276
三、天道与人道的一致、“道法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277
四、寡欲节用、仁慈好生的生命关怀 280
五、圣王之制——渗透生态伦理思想的古代治国方略 281
六、中国古代环境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 282
第二节 中国传统环境伦理思想的价值取向 284
一、人文价值取向 284
二、环境价值取向 288
第三节 中国现代环境伦理思潮的兴起 291
一、中国现代环境伦理思潮的发轫之初 291
二、中国现代环境伦理思潮的理论渊源 292
三、中国现代环境伦理思潮的研究进程 293
第十二章 构建现代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 295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形成与原则 296
一、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形成 296
二、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原则 297
三、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意义 299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的主要内容 299
一、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价值观 299
二、倡导环境、经济与社会持续发展的技术观 303
三、推行控制人类人口增长的人口观 306
四、主张可持续消费的消费观 307
第三节 构建当代中国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必要性 313
第四节 构建当代中国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着力点 315
一、加强环境伦理教育 315
二、注重提高人的素质 315
三、构建环境伦理道德规范 316
四、完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 317
五、继承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精华 317
六、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318
第五篇 循环经济篇 321
第十三章 循环经济的理论与实践 323
第一节 循环经济的提出 323
一、传统发展模式的缺陷 324
二、循环经济的产生 327
三、循环经济的概念及内涵 329
四、循环经济的特征 331
五、循环经济的运行层次 333
第二节 循环经济的发展状况 334
一、循环经济的发展阶段 335
二、循环经济的国外发展 336
三、循环经济的国内发展 344
四、循环经济发展的障碍 348
第三节 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 353
一、与市场机制相结合 354
二、与知识经济相结合 355
三、与法律手段相结合 357
第十四章 循环经济:实现人、自然、社会和谐的新途径 359
第一节 和谐的自然观 360
一、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 360
二、循环经济重视环境价值 362
三、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 364
第二节 和谐的技术观 366
一、传统技术观的拷问 366
二、和谐技术观的基本要求 369
三、绿色技术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选择 371
四、绿色技术运用的社会意义 373
第三节 和谐的人际观 375
一、经济活动的生态化价值转向 375
二、思维方式的生态化转变 377
三、人与人的和谐相处 379
第十五章 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思考 382
第一节 完善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 382
一、经济政策 383
二、产业政策 385
三、技术政策 386
四、消费政策 388
第二节 构建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体系 388
一、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的现状 388
二、完善现有环保法律法规体系 390
三、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的评价机制,加大公众参与力度 393
第三节 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 394
一、转变单纯追求GDP的政策目标 395
二、引导、协调职能 396
三、发挥规范和监督职能 398
第六篇 生态技术篇 401
第十六章 理论回顾:对技术的认识与批判 403
第一节 技术的本质 404
一、技术概念的演变 404
二、技术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外化 407
第二节 技术的价值 412
一、技术的二重性特征 413
二、技术的价值负荷 415
三、技术应用的双重效果 417
第三节 对技术的批判 420
一、生态视角批判 422
二、社会视角批判 426
第十七章 直面现实:对技术的反思与生态技术的产生 430
第一节 技术发展的新形态:生态技术 431
一、由传统技术到现代技术 431
二、现代技术的特征与危机 432
三、对生态问题的技术反思 436
第二节 生态技术透视 439
一、生态学的发展 439
二、生态技术的发展及界定 441
三、生态技术的特征 445
第三节 生态技术的理论基础 446
一、生态自然观思想 447
二、生态伦理学思想 449
三、生态价值观思想 451
第四节 生态技术的哲学意蕴 454
一、生态技术体现了发展观的变革 454
二、生态技术体现了科技观的变革 455
三、生态技术体现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457
第十八章 面向未来:发展生态技术的必然与可能 459
第一节 生态技术是技术发展的必然选择 460
一、生态技术是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 460
二、生态技术是生态系统可持续运转的关键 462
三、生态技术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保障 462
四、生态技术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463
第二节 发展生态技术的现实条件分析 465
一、发展生态技术的技术基础 465
二、发展生态技术的社会基础 469
三、发展生态技术的制度基础 471
四、发展生态技术的实践基础 473
第三节 发展生态技术的对策 476
一、强化生态意识,树立生态文化价值观 476
二、强化政府作用,加强政策引导与资金投入 478
三、强化市场机制,实施企业绿色经营管理 480
四、强化观念教育,动员广大公众树立生态技术观 482
第七篇 绿色制度篇 485
第十九章 绿色制度的理论基础 487
第一节 绿色制度的提出 487
一、建立绿色制度的现实依据 489
二、建立绿色制度的理论依据 496
第二节 绿色制度的界定 500
一、绿色制度的内涵 500
二、绿色制度的特征 503
第三节 绿色制度的发展与现状 505
一、绿色制度的发展历程 505
二、绿色制度的现实状况 507
第四节 绿色制度的作用与意义 509
一、绿色制度的作用 509
二、绿色制度的意义 510
第二十章 绿色制度的基本安排 514
第一节 环境保护制度 514
一、正式环境保护制度安排 515
二、非正式环境保护制度安排 517
三、两者的关系 517
第二节 消除环境外部性制度 518
一、环境资源产权制度 519
二、环境资源保护制度 522
第三节 消解技术负面效应的制度 528
一、绿色规范制度 529
二、绿色激励制度 534
三、绿色考核制度 538
第二十一章 推进绿色制度发展的对策 542
第一节 我国绿色制度发展存在的问题 542
一、制度本身尚不完善 543
二、绿色制度体系不健全 544
三、绿色制度与其他制度之间不配套 544
四、绿色制度短期效应较好,长期效应较差 545
第二节 政府——加强环境管理 545
一、完善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 546
二、制订与绿色制度配套的财政、金融支持政策 547
三、建立绿色监督管理系统 549
四、实行环境信息公开化制度 550
第三节 公众——增强绿色意识 551
一、生态消费法律制度 551
二、绿色宣传制度 552
三、国民绿色教育制度 552
四、公众参与制度 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