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工厂设计 3
第1章 工厂和装置(车间)的物料、能量和公用工程平衡 3
1工厂的物料、燃料和公用工程平衡 3
1.1物料平衡 3
1.2燃料平衡 3
1.3公用工程平衡 4
1.3.1蒸汽及冷凝水系统平衡 4
1.3.2水平衡 4
1.3.3电平衡 4
1.3.4气平衡 4
2装置的物料衡算及热量衡算 7
第2章 厂址选择和工厂布置 11
1厂址选择 11
1.1厂址选择的基本原则 11
1.2工业企业厂址的基本条件 12
1.2.1场地条件 12
1.2.2地形、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12
1.2.3供排水条件 13
1.2.4供电条件 13
1.2.5交通运输条件 13
1.3厂址选择的工作阶段 13
1.3.1准备阶段 13
1.3.2现场工作阶段 13
1.3.3厂址方案比较和选厂报告 14
2工厂布置 15
2.1工厂布置的基本任务 15
2.2工厂总平面布置 16
2.2.1工厂总平面布置的一般原则 16
2.2.2总平面布置设计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7
2.3竖向布置 18
2.3.1竖向布置的基本任务 18
2.3.2竖向布置的技术要求 18
2.3.3竖向布置方式 19
2.3.4土(石)方工程计算 19
2.4管线综合布置 19
2.4.1管线综合布置的工作内容 19
2.4.2管线综合布置的原则和要求 19
3工厂运输设计 25
3.1运输方式的选择 25
3.2水路运输的基本技术条件 25
3.3准轨铁路运输的主要技术条件 26
3.3.1铁路设计的基本技术条件 26
3.3.2工业企业站场线的主要技术要求 26
3.3.3标准轨距铁路建筑限界 27
3.4公路运输的主要技术条件 27
3.4.1工厂道路分类 27
3.4.2厂外道路 28
3.4.3厂内道路 29
4工厂绿化 29
4.1一般要求 29
4.2绿化布置 30
5常用参考资料 31
5.1新建厂设计基础资料收集提纲 31
5.2改扩建项目设计基础资料收集提纲 34
5.3常用规范 35
第3章 装置(车间)布置 36
1一般装置(车间) 36
1.1设计依据 36
1.1.1标准、规范和规定 36
1.1.2基础资料 36
1.2装置(车间)布置 36
1.2.1装置(车间)组成 36
1.2.2装置(车间)布置的原则 37
1.3装置(车间)布置的技术要素 37
1.3.1装置(车间)内各工段的安排 37
1.3.2装置(车间)布置 37
1.3.3设备布置 38
1.3.4罐区布置 40
1.3.5外管架的设置 41
1.3.6辅助和生活设施的布置 41
1.3.7安全和卫生 41
1.4装置(车间)布置方法和步骤 42
1.5装置(车间)布置成品图 42
1.5.1装置(车间)平面布置图 42
1.5.2装置(车间)立面布置图 42
1.5.3装置总平面图 42
1.5.4设备布置分区索引图 43
1.6典型设备布置 43
1.6.1塔和立式容器 43
1.6.2换热器和卧式容器 46
1.6.3转动机械 47
1.6.4其他设备 53
1.6.5空冷器 55
1.6.6加热炉 56
1.6.7罐区 56
1.6.8管廊 56
1.7装置(车间)布置图示例 58
2医药工业洁净车间 60
2.1常用设计规范和标准 60
2.2洁净车间布置 60
2.2.1洁净车间组成 60
2.2.2洁净车间布置原则 60
2.2.3主要生产区域布置要点 61
2.2.4生产辅助用室布置要点 61
2.2.5人员净化用室、生活用室布置要点 62
2.2.6物料净化用室布置要点 62
2.2.7设备布置及安装 62
2.3洁净车间布置示例 64
参考文献 64
第4章 工程经济 65
1概述 65
2投资估算 69
2.1国内工程项目建设投资估算 69
2.2引进工程项目建设投资估算 77
2.3中外合资企业工程项目投资估算 82
2.3.1投资估算的特点和要求 82
2.3.2估算文件的组成和内容 82
2.3.3投资估算的编制方法 82
2.3.4投资估算表 89
2.4工艺装置的投资估算 91
2.4.1概算法 91
2.4.2指数法 92
3资金筹措 92
4产品成本估算 94
5财务评价 94
5.1财务评价用的报表形式 95
5.1.1基本报表 95
5.1.2辅助报表 96
5.2财务评价的主要指标 103
5.3不确定性分析 106
5.3.1盈亏平衡分析 106
5.3.2敏感性分析 107
5.3.3概率分析 107
5.4改扩建与技术改造项目的经济评价 108
5.5中外合资企业项目的经济评价 108
6国民经济评价 108
6.1国民经济评价所用报表的形式 109
6.2国民经济评价的主要指标 111
7设计概算 112
7.1设计概算的编制要求 112
7.2总概算 112
7.2.1编制方法和要求 113
7.2.2总概算项目设置内容 113
7.3综合概算 113
7.4单位工程概算 114
7.4.1建筑工程 114
7.4.2设备工程 118
7.4.3安装工程 118
7.5其他费用和预备费 118
7.6引进项目投资编制办法 126
7.6.1引进项目价格计算基础 126
7.6.2引进项目费用内容 126
7.6.3引进项目费用支付 126
7.6.4引进项目的合同价款计算方法 127
7.6.5单机引进和材料引进费用的计算 127
7.6.6国内运杂费 128
7.6.7引进项目及引进设备、材料安装费 128
7.6.8引进项目其他费用和预备费 128
7.6.9引进设备、材料费用有关名词解释 128
8化工建设设备材料划分 128
8.1工艺及辅助生产设备与材料 128
8.1.1设备范围 128
8.1.2材料范围 129
8.2工业炉设备与材料 129
8.2.1设备范围 129
8.2.2材料范围 129
8.3自控设备与材料 129
8.3.1设备范围 129
8.3.2材料范围 129
8.4电气设备与材料 129
8.4.1设备范围 129
8.4.2材料范围 129
8.5通信设备与材料 129
8.5.1设备范围 129
8.5.2材料范围 129
8.6给排水、污水处理设备与材料 130
8.6.1设备范围 130
8.6.2材料范围 130
8.7采暖通风设备与材料 130
8.7.1设备范围 130
8.7.2材料范围 130
9费用控制 130
9.1费用控制实施步骤 130
9.2项目设计阶段的费用控制 130
9.3采购阶段费用控制 131
9.4施工阶段的费用控制 131
10工程结算 132
参考文献 132
第5章 环境保护 134
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法规和文件 134
2环保标准 134
2.1有关环境质量标准 134
2.2污染物排放常用标准 134
2.3常用设计规范、规定 135
3化学物质的理化性质和环保参数 135
4废气处理技术 144
4.1空气污染物来源与分类 144
4.2化工和石油化工厂的大气污染源 145
4.3废气处理基本方法 145
4.3.1除尘方法 145
4.3.2吸收法 145
4.3.3吸附法 148
4.3.4燃烧法 149
4.3.5催化燃烧法 149
4.3.6冷凝法 149
4.3.7生物处理法 150
4.4锅炉废气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估算 151
5废水处理技术 151
5.1化工、石化及医药废水的来源和特点 151
5.2废水处理的主要原则 153
5.3废水处理基本方法 153
5.3.1酸碱废水中和处理 153
5.3.2含油废水处理 153
5.3.3有机废水生化处理 156
5.4水治理技术参数 161
5.4.1部分无机物治理的技术参数 161
5.4.2部分有机物生物处理的技术参数 162
5.5节水减排与再生水回用 166
5.5.1节水减排方向 166
5.5.2再生水回用 166
5.6水体污染紧急防控措施 167
5.6.1石化企业水体污染紧急防控措施设置原则要求 167
5.6.2事故排水储存计算 168
6废渣治理 168
6.1废渣治理基本方法 168
6.1.1废渣的再资源化 168
6.1.2废渣的处理 168
6.2液态废渣参数 169
6.3固态废渣参数 170
7噪声控制 171
7.1噪声源 171
7.2控制噪声的基本方法 172
7.2.1吸声法 172
7.2.2隔声法 175
7.2.3消声法 176
7.3噪声源防护距离估算 176
8绿化 176
8.1常见的环境绿化植物 176
8.2抵抗和吸收有害气体的绿化植物 176
参考文献 181
第6章 劳动安全卫生 182
1概述 182
2劳动安全卫生法律、法规和标准 182
2.1法律、法规与标准综述 182
2.2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182
3建设项目中危险因素、有害因素分析 185
3.1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 185
3.2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产生的原因 185
3.2.1能量和有害物质 185
3.2.2失控 185
3.3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的分类 186
3.3.1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类 186
3.3.2参照事故类别和职业病类别分类 186
3.4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分析的主要内容 186
3.4.1危险、有害因素分析时的注意事项 186
3.4.2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的主要内容 186
3.5重大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 186
3.5.1重大危险、有害因素的含义 186
3.5.2重大危险、有害因素的分析方法 187
3.6物质的危险有害因素和作业环境有害因素分析 187
3.6.1易燃易爆物质 188
3.6.2腐蚀和腐蚀性物质 188
3.6.3生产性毒物 188
3.6.4生产性粉尘 189
3.6.5噪声 189
3.6.6振动 189
3.6.7辐射(电离、非电离辐射) 190
3.6.8高温、低温 190
3.6.9采光、照明 190
4劳动安全卫生的对策措施 190
4.1基本要求和原则 191
4.1.1劳动安全卫生对策措施的基本要求 191
4.1.2根据基本要求,选择劳动安全卫生技术措施时,应遵循如下原则 191
4.2劳动安全对策措施 192
4.2.1基本对策 192
4.2.2厂址及厂区平面布局的对策措施 192
4.2.3防火、防爆对策措施 193
4.2.4电气安全对策措施 195
4.2.5其他对策措施 197
4.3劳动卫生对策措施 198
4.3.1基本对策 198
4.3.2防尘对策措施 198
4.3.3防毒、防窒息对策措施 199
4.3.4噪声和振动控制措施 200
4.3.5防辐射(电离辐射)对策措施 200
4.3.6防非电离辐射对策措施 201
4.3.7高温作业的防护措施 201
4.3.8低温作业、冷水作业的防护措施 202
4.3.9采暖、通风、照明、采光 202
4.3.10体力劳动强度 202
4.3.11定员编制、工时制度、劳动组织和女职工保护 202
4.3.12辅助用室 202
4.4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对策措施 202
5健康、安全和环保(HSE) 202
5.1几种安全性研究方法 203
5.1.1保护层LOPA洋葱关系 203
5.1.2事故风险水平 203
5.1.3仪表DCS/ESD联锁系统和SIS安全系统 203
5.1.4安全整体水平等级SIL 203
5.1.5马尔可夫概率模型分析 204
5.2常用的安全评价方法 204
5.2.1安全检查表法 204
5.2.2如果怎么样法 204
5.2.3预先危险分析 204
5.2.4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 204
5.2.5事件树分析 204
5.2.6故障树分析 204
6危险性分析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 205
6.1 HAZOP研究的概况 205
6.2工程项目HAZOP的研究 205
6.2.1 HAZOP研究的时机 205
6.2.2 HAZOP研究的步骤 206
6.2.3 HAZOP研究的节点划分 206
6.2.4 HAZOP研究的工艺引导词 206
6.2.5 HAZOP研究的结果报告 206
6.2.6 HAZOP研究的优缺点 207
6.2.7 HAZOP建议的实施 207
6.2.8 HAZOP研究与工艺装置开车的关系 207
6.3 HAZOP研究的应用实例 207
6.3.1乙烯裂解炉 207
6.3.2 LPG储运系统 207
第7章 工程设计项目专篇编制规定 209
1环境保护专篇的设计文件 209
1.1化工建设项目项目建议书内容和深度的规定中环境保护篇 209
1.2中外合资经营化工建设项目项目建议书内容和深度的规定中环境保护篇 209
1.3化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和深度的规定中环境保护篇 209
1.4中外合资经营化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和深度规定中环境保护篇 209
1.5石油化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2005年版)生态环境影响分析篇中环境保护章 209
1.6医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及深度的规定中环境保护篇 209
1.7石油化工大型建设项目总体设计内容规定中环境保护篇 209
1.8石油化工装置基础设计(初步设计)规定中环境保护篇 209
1.9化工工厂初步设计文件内容深度规定中环境保护篇 209
1.10医药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内容及深度的规定中环境保护篇 210
2安全设施设计专篇的设计文件 211
3劳动安全卫生专篇的设计文件 212
3.1化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和深度的规定中劳动安全卫生篇 212
3.2中外合资经营化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和深度的规定中劳动安全卫生篇 212
3.3石油化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2005年版)生态环境影响分析篇中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章中有关内容 212
3.4医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及深度的规定中劳动安全卫生篇 212
3.5石油化工大型建设项目总体设计内容规定中劳动安全卫生篇 212
3.6石油化工装置基础设计(初步设计)内容规定中劳动安全卫生篇 212
3.7化工工厂初步设计文件内容深度规定中劳动安全卫生篇 212
3.8医药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内容及深度的规定中劳动安全卫生篇 213
3.9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专篇编制内容 214
4消防专篇的设计文件 215
4.1化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和深度的规定中消防篇 215
4.2中外合资经营化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和深度的规定中消防篇 215
4.3医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及深度的规定中消防篇 215
4.4石油化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2005年版)生态环境影响分析篇中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章中有关内容 215
4.5石油化工大型建设项目总体设计内容规定中消防篇 215
4.6石油化工装置基础设计(初步设计)内容规定中消防篇 216
4.7化工工厂初步设计文件内容深度规定中消防篇 216
4.8医药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内容及深度的规定中消防篇 217
4.9沪消(防)[2000] 107号文中消防专篇 218
5节能专篇的设计文件 218
5.1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节能篇”(章)编制及评估的规定 218
5.2石油化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2005年版)生态环境影响分析篇能源利用分析及节能措施章 218
5.3化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和深度的规定中节能篇 218
5.4医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及深度的规定中节能篇 218
5.5化工工厂初步设计文件内容深度规定中节能篇 218
5.6医药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内容及深度的规定中节能篇 219
第8章 工程设计常用规范(规定、标准)和有关资料 220
1生产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及卫生分类 220
1.1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220
1.1.1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其举例 220
1.1.2可燃物质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220
1.1.3工艺装置(单元)火灾危险性分类 222
1.2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222
1.3电力设计安全规程 225
1.3.1防爆规范 225
1.3.2防静电规定 232
1.3.3防雷规定 233
1.3.4供配电负荷的分级 233
1.4车间的卫生特征分级 235
1.4.1浴室 235
1.4.2存衣室 235
1.4.3盥洗室 235
1.5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235
1.6洁净室空气洁净度等级 237
1.6.1以细菌为控制对象之外的洁净室空气洁净度等级 237
1.6.2药品生产洁净室(区)的空气洁净度等级 237
1.7医药工业生产厂房洁净级别 237
1.7.1洁净室(区)的管理要求 237
1.7.2医药工业生产环境的空气洁净度级别要求 238
1.7.3洁净室(区)气流组织的选择和送风量 238
1.7.4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 238
2工厂防火规定 243
2.1建筑物构件的耐火等级和燃烧性能 243
2.2厂房的防火、防爆规定 243
2.2.1厂房(仓库)的耐火等级、层数和建筑面积 243
2.2.2厂房的防火间距 245
2.2.3厂房的防爆 247
2.2.4厂房的安全疏散 248
2.2.5疏散楼梯间、楼梯和门的设置规定 248
2.3库房与罐区的防火规定 250
2.3.1库房的耐火等级、层数、占地面积和安全疏散 250
2.3.2库房的防火间距 251
2.3.3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堆场的布置和防火间距 252
2.3.4可燃、助燃气体储罐(区)的防火间距 255
2.3.5液化石油气储罐(区)的防火间距 256
2.3.6可燃材料堆场的防火间距 257
3工厂卫生规定 258
3.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258
3.2噪声卫生标准 286
3.2.1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标准 286
3.2.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286
3.2.3厂区内各类地点的噪声限制值 287
4大气、水源、土壤及环境噪声的卫生防护 287
4.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287
4.1.1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分类和标准分级 287
4.1.2工作场所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287
4.1.3废气排放标准 299
4.2水源的卫生防护 299
4.2.1水质标准和卫生要求 299
4.2.2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305
4.3土壤的卫生防护 306
4.3.1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 306
4.3.2农用污泥中污染物的控制标准 306
4.4环境噪声的卫生防护 307
4.4.1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307
4.4.2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307
5工厂安全、卫生的防护规定和措施 307
5.1消防 307
5.1.1火灾的分类 307
5.1.2火灾探测器 308
5.1.3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 310
5.1.4灭火器 315
5.2防静电 315
5.3化工车间的通风换气 316
6物质的燃烧、爆炸极限及电阻率 318
6.1可燃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318
6.2易燃气体的性质 323
6.3助燃性气体的性质 324
6.4遇水燃烧物质的性质 324
6.5遇空气自燃物质的性质 325
6.6各种粉尘的爆炸下限 326
6.7各种物质的电阻率 328
6.8液体的电导率和介电常数 329
6.9固体的相对介电常数和电阻率 330
7建设工程常用规范 331
7.1工程设计常用规范 331
7.2工程施工、验收常用规范 332
参考文献 332
第2篇 化工单元工艺计算和选型 335
第9章 反应器 335
1概述 335
1.1化学反应工程和反应器设计 335
1.2反应器的基本类型 335
1.3反应器设计的基本方法 336
1.4反应器设计数学模型的组成 336
2化学反应动力学 337
2.1本征反应动力学 337
2.1.1反应速率 337
2.1.2活化能和反应级数 337
2.1.3单一反应 337
2.1.4复杂反应 338
2.2表观动力学(宏观动力学) 339
2.2.1气-固催化反应动力学 339
2.2.2气-液反应动力学 340
3停留时间分布和流体流动模式 342
3.1停留时间分布的表示 342
3.2返混 342
3.3流动模型 342
3.3.1平推流和全混流模型 343
3.3.2多釜串联模型 343
3.3.3轴向分散模型 343
4均相反应器 344
4.1间歇釜式反应器 344
4.2平推流反应器 344
4.3全混釜式反应器 345
4.4循环反应器 346
4.5组合反应器 346
4.6非等温情况的能量衡算 346
4.6.1间歇釜式反应器 347
4.6.2平推流反应器 347
4.6.3全混釜式反应器及其热稳定性 348
5固定床反应器 348
5.1粒子几何特性和床层空隙率 348
5.2床层压力降 349
5.3床层的传质 349
5.4床层的传热 350
5.4.1粒子和流体间传热 350
5.4.2固定床的有效热导率 351
5.4.3固定床和器壁间的传热膜系数 352
5.5薄层催化剂反应器的计算 353
5.6等温床的计算 353
5.7绝热床的计算 353
5.8拟均相二维模型和非均相模型 355
6流化床反应器 356
6.1流化床的流体力学行为 356
6.1.1几个重要参数 356
6.1.2床层的膨胀 358
6.1.3气体分布器 358
6.1.4气泡 359
6.1.5粒子捕集 359
6.2流化床的传热 359
6.3流化床的传质 359
6.4流化床的数学模型 362
7汽液反应器 364
7.1汽液反应器的选择原则 364
7.2反应器的组合 364
7.3汽液反应器中的传递过程 364
7.3.1鼓泡流型 364
7.3.2分布器开孔率 364
7.3.3气泡尺寸 364
7.3.4气含率 372
7.3.5比表面积 372
7.3.6传质系数的计算 372
7.3.7扩散系数DAL和DBL 373
7.3.8气体溶解度 373
7.3.9气液鼓泡层的传热 374
7.4汽液鼓泡反应器设计计算 377
7.4.1设计计算步骤 377
7.4.2经验处理原则 377
8计算举例 377
参考文献 382
第10章 发酵 384
1发酵罐的设计 384
1.1发酵罐的结构型式 384
1.1.1机械搅拌自吸式发酵罐 385
1.1.2空气带升环流式发酵罐 386
1.1.3高位塔式发酵罐 386
1.2标准式发酵罐 387
1.2.1罐的几何尺寸 387
1.2.2通气和搅拌 387
1.2.3搅拌器几何尺寸和搅拌功率的计算 389
1.2.4传热 392
1.2.5变速搅拌 393
1.2.6发酵罐的能量消耗和节能 393
2发酵罐及其系统 395
2.1无菌空气处理系统 395
2.1.1预空气过滤器的选型设计 396
2.1.2空气压缩机选型 396
2.1.3压缩空气的冷却和分水装置设计 397
2.1.4总空气过滤器 397
2.1.5空气终端过滤器 397
2.1.6空压站的管道设计 399
2.1.7发酵车间的管道系统设计 400
2.2培养基的灭菌 400
2.2.1培养基的分批灭菌 400
2.2.2培养基的连续灭菌 401
2.2.3培养基灭菌形式比较 402
2.3管道和阀门 402
2.3.1配料 402
2.3.2接种 403
2.3.3抗生素专用阀门 403
2.4测量仪表和控制 403
3设计实例 405
3.1范围和用途 405
3.2生化反应罐 407
3.3抗生素发酵罐 407
3.3.1红霉素发酵罐 407
3.3.2赤霉素发酵罐 408
3.3.3泰乐菌素发酵罐 408
4新系列发酵罐 408
参考文献 410
第11章 液体搅拌 411
1液体搅拌机理 411
1.1均相液液混合 411
1.2固液悬浮搅拌 412
1.3非均相液液分散 414
1.4气液分散和混合 414
1.5高黏度流体搅拌 415
2搅拌器的结构类型 415
2.1推进式搅拌器 416
2.2开启涡轮式搅拌器 416
2.3圆盘涡轮式搅拌器 417
2.4桨式搅拌器 417
2.5锚式和框式搅拌器 417
2.6螺带式搅拌器 418
2.7螺杆式搅拌器 418
2.8三叶后掠式搅拌器 418
2.9新型轴流搅拌器 419
2.10新型径流搅拌器 419
2.11大型结晶罐用组合搅拌器 419
3搅拌容器的内部构件 420
3.1挡板 420
3.2导流筒 420
4搅拌器选型和转速计算 421
4.1均相液液混合 421
4.2固液悬浮搅拌 421
4.3非均相液液分散 422
4.4气液分散 422
4.5搅拌转速 422
5搅拌功率计算 422
5.1搅拌功率的基本计算方法 422
5.2高速桨叶的功率特征数 423
5.3无挡板或低速桨叶的功率特征数 424
5.4电机功率的选择 425
5.5计算举例 426
6搅拌操作的传热计算 428
本节公式符号 428
6.1传热介质侧流体的传热膜系数 428
6.1.1盘管中流体的传热膜系数 428
6.1.2夹套中流体的传热膜系数 428
6.2搅拌容器内流体的传热膜系数 429
7搅拌工艺设计的放大技术 429
8非牛顿型流体搅拌 431
参考文献 433
第12章 蒸馏和吸收 434
1蒸馏过程 434
1.1汽液平衡关系的表达 434
1.2汽液平衡的热力学关系式 434
1.2.1理想系统 434
1.2.2非理想系统 435
1.3活度系数的计算 436
1.3.1 Van Larr和Margules方程 436
1.3.2 Scatchard-Hildebrand方程 437
1.3.3 Wilson方程 437
1.3.4 NRTL方程 438
1.3.5 UNIF AC方程 438
1.3.6含有缔合组分的汽液平衡计算 446
1.4汽液平衡关系的热力学一致性检验 446
参考文献 446
2蒸馏过程的计算 447
2.1简捷法 447
2.1.1 MT图解法 447
2.1.2简捷计算法 448
2.1.3计算机应用软件 453
2.2严格法 456
2.2.1设计数据的规定和最终计算结果 456
2.2.2三对角矩阵法的数学模型 456
2.2.3三对角矩阵法的计算步骤和框图 458
2.2.4有关说明 458
2.2.5计算机应用软件 459
参考文献 459
3蒸馏过程的传质速率 460
3.1板式塔板效率的推算 461
3.1.1塔板效率的定义 461
3.1.2塔板效率的经验关联式 462
3.2填料塔等板高度的计算 464
3.2.1幕赫法 464
3.2.2格兰维尔法 465
3.2.3系统压力对等板高度的影响 465
参考文献 465
4气体吸收 466
4.1吸收过程的相平衡 466
4.2吸收过程的计算 466
4.2.1吸收剂用量 466
4.2.2传质单元数和传质单元高度 468
4.3板式塔吸收、解吸过程的计算 470
4.3.1理论板数 470
4.3.2板效率 471
4.4变温吸收过程 472
4.4.1吸收热效应 472
4.4.2热效应影响的处理方法 472
4.4.3操作变量的影响 472
4.4.4设备结构上的考虑 472
4.5多组分吸收 473
4.5.1低浓度气体吸收的图解法 473
4.5.2低浓度气体吸收的Kremser-Brown法 473
4.6化学吸收 474
4.7计算机应用软件 474
参考文献 474
5塔设备设计 474
5.1填料塔设计 475
5.1.1填料类型和特性参数 475
5.1.2流体力学计算 480
5.1.3塔内构件的设计 482
5.2板式塔设计 485
5.2.1塔径估算 485
5.2.2塔板布置、降液管及溢流堰设计 487
5.2.3筛板设计和流体力学验算 493
5.2.4浮阀板设计和流体力学计算 500
5.3计算机应用软件 506
5.3.1程序简介 506
5.3.2程序安装和系统要求 507
5.3.3程序运行 507
5.3.4程序特点 507
5.3.5系统功能 508
5.3.6输入数据 508
5.3.7输出数据 508
参考文献 508
第13章 离心机和过滤机 510
1离心机 510
1.1离心机的分类和适用范围 510
1.2离心机的选用要求和标准 511
1.3离心机的选型 511
1.3.1选型参数 511
1.3.2性能指标 512
1.3.3选型的基本原则 512
1.4过滤离心机的选用 513
1.4.1生产能力计算 513
1.4.2三足式离心机 514
1.4.3上悬式离心机 519
1.4.4卧式刮刀卸料离心机 520
1.4.5卧式活塞推料离心机 524
1.4.6离心力卸料离心机 525
1.4.7其他类型的过滤离心机 527
1.5沉降离心机的选用 529
1.5.1生产能力计算 529
1.5.2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 532
1.5.3碟式分离机 536
1.5.4其他类型的沉降离心机 540
1.6物料预处理方法和装置 542
1.7离心机的配套设备 542
1.8离心机的采购 543
1.8.1离心机的采购程序 543
1.8.2离心机数据表 543
2过滤机 545
2.1过滤机的分类和适用范围 545
2.2过滤机的选用要求和标准规范 545
2.3过滤机的选型 545
2.3.1选型参数 545
2.3.2选型的基本原则 545
2.4过滤机的计算 546
2.4.1恒压过滤 546
2.4.2恒速过滤 548
2.4.3先升压后恒压过滤 548
2.4.4过滤常数测定 548
2.5常用过滤机 550
2.5.1转鼓真空过滤机 550
2.5.2带式过滤机 550
2.5.3盘式过滤机 550
2.5.4叶滤机 550
2.5.5筒式加压过滤机 550
2.5.6压滤机 550
参考文献 560
第14章 膜分离设备 561
1概述 561
1.1膜技术发展趋势 561
1.2膜分离技术的基本特性 561
1.3膜材料 565
1.3.1膜的分类和应用 565
1.3.2膜材料 565
1.4膜组件 565
1.4.1板框式膜组件 566
1.4.2圆管式膜组件 566
1.4.3卷绕式膜组件 566
1.4.4中空纤维式膜组件 567
1.4.5集装式膜组件 568
1.4.6膜组件的特点比较 568
2膜分离基本概念 569
2.1微滤(MF) 569
2.1.1液体过滤 569
2.1.2气体过滤 572
2.2超滤(UF) 573
2.2.1超滤基本原理 573
2.2.2超滤膜的特性和种类 573
2.2.3超滤装置 574
2.2.4超滤的影响因素 574
2.2.5超滤工艺流程 574
2.3纳滤(NF) 575
2.3.1纳滤膜组件及其分离过程 575
2.3.2纳滤膜分离过程的设计 575
2.3.3影响纳滤膜分离的主要因素 575
2.4反渗透(RO) 576
2.4.1反渗透基本原理 576
2.4.2反渗透膜 576
2.4.3反渗透装置的设计 576
2.4.4反渗透基本工艺流程 576
2.4.5反渗透的预处理 578
2.5渗析(D) 578
2.6离子交换膜 579
2.6.1概述 579
2.6.2分离基本原理 579
2.6.3 EDR装置 579
2.7气体膜(GP) 580
2.8渗透汽化(PV) 582
2.8.1概述 582
2.8.2分离基本原理 582
3膜分离技术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 582
3.1发酵用空气的微滤除菌 583
3.2药液的微滤除菌 583
3.3卡那霉素的超滤除热原 583
3.4糖化酶的超滤浓缩 584
3.5头孢菌素C发酵液的超滤分离菌丝体 584
3.6 6-APA的纳滤浓缩 585
3.7链霉素的反渗透浓缩 586
4膜分离技术在石化和化工领域的应用 586
4.1环氧乙烷合成过程中气体膜回收乙烯 586
4.2聚烯烃生产过程中气体膜回收烃类 587
4.2.1聚合反应过程中气体膜回收烃类 587
4.2.2树脂纯化过程中的烃类回收 587
4.3从催化裂化干气中回收氢气和烯烃 588
4.4合成氨和合成甲醇弛放气中气体膜回收氢气 588
4.5无水乙醇的渗透汽化膜法制备 590
5膜分离技术在废水处理及污水回用中的应用 591
5.1超滤UF技术 591
5.2反渗透技术 591
5.3膜生物反应器(MBR)的应用 591
5.3.1膜生物反应器的发展 592
5.3.2 MBR的分类 592
5.3.3 MBR的特征 592
5.3.4影响MBR稳定运行的技术参数 593
5.3.5膜污染及其控制 593
5.4平板膜-生物反应器 595
5.5膜-生物反应器的主要应用 595
参考文献 596
第15章 换热器 597
1换热器的分类和选用 597
1.1换热器的分类 597
1.1.1按工艺功能分类 597
1.1.2按传热方式和结构分类 598
1.2按工艺功能选用换热器 599
1.2.1冷却器 599
1.2.2加热器 599
1.2.3再沸器 602
1.2.4冷凝器 603
1.2.5蒸发器 604
1.3管壳式换热器的选用 606
1.3.1工艺条件 606
1.3.2结构参数 607
1.3.3换热器设计标准 609
2管壳式换热器 611
2.1稳态传热方程 611
2.1.1总传热系数 611
2.1.2平均温差 611
2.2传热系数计算 615
2.2.1管内传热膜系数 615
2.2.2壳程传热系数 616
2.3压力降计算 618
2.3.1管内压力降 618
2.3.2壳程压力降 618
2.4换热器设计计算程序和计算举例 619
2.4.1设计计算程序 619
2.4.2计算举例 619
3管壳式冷凝器 625
3.1冷凝传热膜系数 625
3.1.1管内冷凝传热膜系数 625
3.1.2管外冷凝传热膜系数 626
3.1.3多组分的冷凝传热 626
3.2冷凝器压力降计算 627
3.2.1管内压力降 627
3.2.2壳程压力降 627
3.2.3计算举例 628
3.3冷凝器计算举例 629
4再沸器 635
4.1 Kettle式再沸器 635
4.1.1设计要点 635
4.1.2传热系数 635
4.1.3管束的最大热负荷 635
4.1.4计算举例 635
4.2立式热虹吸式再沸器 639
4.2.1设计要点 639
4.2.2传热系数 639
4.2.3两相摩擦压力降 639
4.2.4设计举例 640
4.3卧式热虹吸式再沸器 645
4.3.1选择要点 645
4.3.2传热系数 645
4.3.3压力降计算 645
5翅片管 645
5.1翅片管的应用 645
5.2翅片管的传热方程和传热系数 646
5.2.1传热方程 646
5.2.2传热系数 646
5.3翅片管排压力降计算 646
6套管式换热器 647
6.1套管式换热器的特点 647
6.2传热系数和压力降计算 647
6.2.1传热系数 647
6.2.2压力降计算 648
7板式换热器 648
7.1板式换热器的分类和应用 648
7.2板式换热器的传热 650
7.2.1波纹板式换热器 650
7.2.2螺旋板式换热器 650
7.3无相变板式换热器压力降计算 651
7.3.1波纹板式换热器 651
7.3.2螺旋板式换热器 651
7.4波纹板式换热器计算举例 651
8蒸发器 653
8.1单效蒸发器设计 653
8.2多效蒸发器设计 654
9污垢系数和总传热系数的参考值 655
9.1污垢系数 655
9.2总传热系数推荐值 656
9.2.1管壳式换热器 656
9.2.2蛇管式换热器 658
9.2.3套管式换热器 660
9.2.4空冷器 661
9.2.5喷淋式换热器 662
9.2.6螺旋板式换热器 662
9.2.7其他换热器 662
9.3液体、气体的普朗特数 663
参考文献 664
第16章 工业炉 666
1工业炉的炉型和设计要点 666
1.1工业炉的炉型 666
1.2工业炉的设计要点 666
1.2.1设计原则 666
1.2.2原始资料的收集和有关专业互提条件 667
1.2.3设计步骤和设计要点 667
2工业炉的热效率和燃料消耗量 669
2.1热效率 669
2.2燃料消耗量 670
3工业炉节能技术 670
3.1主要节能措施 670
3.1.1回收烟气余热,降低排烟温度 670
3.1.2减少炉壁散热损失 671
3.1.3减少空气过剩量 672
3.1.4减少不完全燃烧损失 672
3.2余热回收技术 673
3.2.1翅片管、钉头管的应用 673
3.2.2余热锅炉的应用 673
3.2.3空气预热器的应用 675
4燃料和燃烧计算 677
4.1燃料 677
4.1.1固体燃料 677
4.1.2液体燃料 677
4.1.3气体燃料 678
4.2燃烧计算 682
4.2.1燃料发热量 684
4.2.2燃烧所需空气量 685
4.2.3燃料生成烟气量 685
4.2.4烟气密度 686
4.2.5烟气热焓和温焓图 686
5燃烧室和燃烧装置 687
5.1燃烧室的容积 687
5.1.1一般燃烧室的容积 688
5.1.2管式加热炉的炉膛容积 688
5.1.3焚烧炉的炉膛容积 688
5.2燃烧装置 688
5.2.1固体燃料燃烧装置 689
5.2.2液体燃料燃烧器 690
5.2.3气体燃料燃烧器 696
6工业炉传热计算 701
6.1辐射段传热 701
6.2对流段传热 703
6.3炉壁散热损失 706
7工业炉系统压力降和排烟系统 708
7.1炉管内物料的压力降 708
7.2烟气系统压力降 708
7.3烟囱设计 722
7.3.1按抽力要求确定烟囱高度 722
7.3.2按有害物质排放要求确定烟囱高度 722
7.3.3其他参数确定 723
7.4引风机的选用 725
8筑炉材料 726
8.1炉衬材料的基本要求 726
8.2常用耐火制品的用途和使用温度 726
8.2.1黏土质耐火砖 726
8.2.2高铝砖 726
8.2.3黏土质隔热耐火砖 726
8.2.4高铝质隔热耐火砖 726
8.2.5低硅刚玉砖 726
8.2.6一般刚玉制品 726
8.2.7碳化硅耐火制品 726
8.2.8电石炉用自焙炭砖 726
8.2.9高铬砖 726
8.3常用隔热制品的用途和使用温度 727
8.3.1硅藻土隔热制品 727
8.3.2膨胀蛭石及膨胀蛭石制品 727
8.3.3膨胀珍珠岩及膨胀珍珠岩绝热制品 727
8.3.4岩棉及岩棉制品 727
8.3.5矿渣棉及矿渣棉制品 727
8.3.6绝热用玻璃棉及其制品 727
8.3.7硅酸钙绝热制品 727
8.3.8轻质氧化铝制品 727
8.3.9常用隔热制品的物理性能及使用范围 727
8.4耐火陶瓷纤维制品的用途和使用范围 730
8.4.1耐火陶瓷纤维制品的种类及使用温度 730
8.4.2耐火陶瓷纤维制品的形态分类及用途 730
8.4.3绝热用硅酸铝棉制品主要性能 730
8.4.4常用耐火纤维折叠式模块结构 731
8.5常用不定形耐火、隔热材料的用途和使用温度 731
8.5.1致密不定形耐火材料 731
8.5.2隔热不定形耐火材料 734
8.5.3耐火陶瓷纤维不定形材料 734
8.5.4耐火泥浆和表面涂层 736
第17章 干燥器 739
1干燥器的分类和选型 739
1.1干燥器的分类 739
1.2干燥器的选型 739
2干燥过程计算 740
2.1干燥速率曲线 740
2.2恒速干燥阶段的计算 743
2.2.1按X-t干燥曲线的计算方法 743
2.2.2按R-t干燥速率曲线的计算方法 743
2.2.3按传热系数的计算方法 743
2.3降速干燥阶段的计算 744
2.4干燥器的热量衡算 745
2.4.1预热器的热量消耗 745
2.4.2干燥器的热量衡算 745
2.4.3热量衡算的应用示例 746
3箱式(间歇式)干燥器 746
3.1平行流式箱式干燥器 746
3.2穿流式箱式干燥器 746
3.3真空箱式干燥器 747
4隧道式干燥器 748
4.1隧道式带式通风干燥器 748
4.2洞道式干燥器 750
5喷雾干燥器 752
5.1喷雾干燥器的分类 753
5.2喷雾干燥室的设计 754
5.3雾化器 755
5.3.1雾化器的类型 755
5.3.2雾化器的选用原则 755
5.4 SZDB-40型无菌系统喷雾干燥机 755
5.5 P型喷雾干燥器系列产品 756
5.6 PA、 PB、 PC、 PD系列喷雾干燥装置技术参数 757
5.7喷雾干燥计算举例 758
5.8喷雾干燥的闭路循环系统 758
5.9喷雾干燥的应用 760
6气流干燥器 761
6.1特性和运行参数 761
6.2分类 761
6.3直管型气流干燥器 762
6.4脉冲型气流干燥器 763
6.5倒锥式气流干燥器 763
6.6套管式气流干燥器 763
6.7旋风型气流干燥器 764
6.8旋转气流干燥器 764
6.9环形干燥器 765
6.10文丘里气流干燥器 765
6.11低熔点物料气流干燥器 765
6.12气流干燥计算 766
7流化床干燥器 767
7.1流化床干燥器的特点 767
7.2流化床干燥器类型 767
7.2.1沸腾造粒包衣干燥器 767
7.2.2强化沸腾干燥器 768
7.2.3卧式多室流化床干燥器 770
7.2.4双级流化床干燥器 770
7.2.5喷动床干燥器 772
7.2.6闭路循环流化床干燥器 772
7.2.7惰性粒子流化床干燥器 773
7.2.8振动流化床干燥(冷却)器 774
8立式通风移动床干燥器 775
8.1特点 775
8.2计算举例 776
9回转干燥器 777
9.1直接或间接加热式回转干燥器 777
9.1.1技术参数 777
9.1.2计算举例 777
9.1.3应用实例 779
9.2穿流式回转干燥器 779
9.2.1结构 779
9.2.2特点 780
9.2.3计算举例 780
10真空干燥器 781
10.1特点 781
10.2双锥回转型真空干燥器 781
10.3耙式真空干燥器 784
10.4附属设备 784
10.5回转真空干燥联合机 784
11槽型搅拌干燥器 786
11.1特点 786
11.2结构类型 786
11.2.1楔形翼片型搅拌干燥器 786
11.2.2桨叶干燥器 787
11.2.3单轴圆板型和单轴环型搅拌干燥器 789
11.2.4单轴圆盘型搅拌干燥器 789
11.2.5单轴清扫齿型搅拌干燥器 789
11.3槽型搅拌干燥器的应用 790
12滚筒干燥器 790
12.1进料方式 791
12.2一般技术参数 791
12.3滚筒干燥器的应用 791
12.4单筒型转筒干燥器 792
13真空冷冻干燥 793
14远红外线干燥器 795
14.1远红外线干燥器的结构和分类 795
14.2干燥炉的长度 796
14.3干燥炉功率 797
15高频干燥器和微波干燥器 797
15.1高频干燥器 797
15.2微波灭菌干燥器 799
15.3平板型微波干燥器 799
15.4计算举例 799
参考文献 800
第18章 物流工程 801
1气力输送 801
1.1术语的定义 801
1.2气力输送特点 801
1.2.1流动状态 802
1.2.2气力输送状态的分类 802
1.3气力输送装置的类型 802
1.4气力输送主要设备的选择 803
1.4.1气源设备 803
1.4.2供料装置 803
1.4.3输送管道和管件 803
1.4.4分离和除尘设备 804
1.5气力输送装置的类型选择 804
1.6气力输送装置的设计 804
1.7系统压力损失计算 806
1.8计算举例 813
2栓流气刀式气力输送装置 818
3空气槽输送机 820
3.1结构和特点 820
3.2设计计算 820
4成件物料气力输送 821
4.1成件物料气力输送的工艺计算 821
4.2周期工作气力输送装置的设计计算 822
4.3连续工作气力输送装置的设计计算 823
4.4计算举例 823
5负压吸尘装置 825
6国外气力输送装置应用示例 825
7液固相物流输送 830
7.1浆体管道水力学计算 830
7.2浆体制备和输送设备 831
7.3计算举例 831
8固体物料输送机械 835
8.1起重机械 835
8.2仓储设备 835
8.2.1仓库面积计算方法 835
8.2.2叉车用的特殊机具 838
8.2.3仓库站台的设计要求 838
8.2.4叉车作业仓库的设计 839
8.2.5高层货架仓库的物料搬运设备 840
8.2.6叉车 843
8.2.7高度调节板 853
8.2.8电梯 855
9运输设备 859
9.1移动式胶带输送机 860
9.2常用斗式提升机 862
9.3螺旋输送机 862
9.4振动输送机 865
9.5通用型埋刮板输送机 869
9.6星形给料器 870
9.7闸门 877
10粉碎机、分级筛 888
10.1粉碎机 888
10.2分级机 889
11计量、包装设备 890
11.1计量设备 890
11.2包装设备 892
第19章 泵 900
1泵的选用 900
1.1泵的分类和适用范围 900
1.2工业用泵的选用要求和相关标准 900
1.2.1工业用泵的特点和选用要求 900
1.2.2工业装置对泵的要求 900
1.2.3工业用泵常用的标准规范 904
1.3泵的选型 906
1.3.1选型参数的确定 906
1.3.2泵类型、系列和型号的确定 906
1.3.3原动机的确定 907
1.3.4轴封型式的确定 908
1.3.5联轴器的选用 909
1.3.6液力偶合器 910
1.4机械密封的选用 910
1.4.1选型参数 910
1.4.2机械密封型式的确定 911
1.4.3密封管路系统的选择 913
1.4.4 API 682密封标准介绍 913
1.4.5 API 610中有关机械密封的内容介绍 918
1.4.6特殊介质的密封选型 919
1.5泵的冷却和润滑 919
1.6泵的串联和并联 920
1.7流量调节 921
1.8泵的配管要求 921
2泵的结构、性能和工作范围 925
2.1泵的工作原理、结构和性能参数 925
2.1.1离心泵 925
2.1.2轴流泵和混流泵 930
2.1.3旋涡泵 931
2.1.4容积式泵 932
2.1.5往复泵 933
2.1.6计量泵 934
2.2泵的性能换算 936
2.2.1泵叶轮切割 936
2.2.2泵转速改变 936
2.2.3介质密度改变 937
2.2.4介质黏度变化 938
2.3泵的工作范围 940
2.3.1离心泵的工作范围和型谱 940
2.3.2容积式泵的工作范围 940
2.4泵的汽蚀 941
2.4.1装置汽蚀余量和必需汽蚀余量 941
2.4.2叶片式泵防止汽蚀产生的方法 943
2.4.3容积式泵和叶片式泵的汽蚀特性比较 943
3特殊介质的输送 944
3.1黏性液体 944
3.2含气液体 945
3.3含固体颗粒的液体 945
3.4易汽化液体 946
3.5不允许泄漏的液体 947
3.6腐蚀性介质 948
4真空泵 949
4.1真空泵的性能指标和选型 949
4.1.1真空泵的性能指标 949
4.1.2空气泄漏量的估算 949
4.1.3真空泵的工作压力范围 950
4.1.4真空泵的选用 950
4.2真空泵的类型和参数范围 951
5泵的采购 952
5.1泵的采购程序 952
5.2泵的数据表 952
5.2.1离心泵数据表 952
5.2.2转子泵数据表 952
5.2.3往复泵和计量泵数据表 952
6常用工业泵产品一览 952
第20章 压缩和膨胀机械 964
1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计算 964
1.1等温压缩 964
1.2绝热压缩 964
1.3多变压缩 964
2真实气体的压缩 964
2.1临界常数和压缩系数 964
2.2真实气体的压缩计算 968
3压缩机的选用 968
3.1压缩机的分类和适用范围 968
3.2压缩机的选用要求和相关标准 968
3.2.1化工、石化装置对压缩机的要求 968
3.2.2压缩机的特点及其比较 968
3.2.3压缩机的常用标准和规范 968
3.3压缩机的主要参数和结构类型 968
3.3.1选型参数的确定 968
3.3.2压缩机类型的选用 970
3.4往复式压缩机 970
3.4.1往复式压缩机的分类 970
3.4.2往复式压缩机的性能指标 970
3.4.3往复式压缩机选型的基本原则 972
3.4.4往复式压缩机的工艺计算 973
3.4.5往复式压缩机的变工况计算 977
3.4.6往复式压缩机的气量调节 977
3.5离心压缩机 978
3.5.1离心压缩机的分类 978
3.5.2离心压缩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978
3.5.3离心压缩机选型的基本原则 979
3.5.4离心压缩机的特性和操作性能 980
3.5.5离心压缩机的工艺计算 980
3.5.6离心压缩机的性能换算 987
3.5.7离心压缩机的气量调节 987
3.5.8离心压缩机的喘振及其控制 987
3.6轴流式压缩机 987
3.6.1轴流式压缩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987
3.6.2轴流式压缩机选型的基本原则 987
3.6.3轴流式压缩机的特性和操作性能 988
3.6.4轴流式压缩机的气量调节 988
3.6.5轴流式压缩机的喘振及其控制 988
3.7螺杆式压缩机 988
3.7.1螺杆式压缩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988
3.7.2螺杆式压缩机选型的基本原则 989
3.7.3螺杆式压缩机的特性和操作性能 989
3.7.4螺杆式压缩机的气量调节 989
3.8其他结构型式的压缩机 989
3.8.1液环式压缩机 989
3.8.2罗茨鼓风机 989
3.8.3通风机 991
4膨胀机械 991
4.1工业汽轮机 991
4.1.1工业汽轮机的分类 991
4.1.2汽轮机的选用参数和主要性能指标 991
4.1.3汽轮机选型的基本原则 993
4.1.4汽轮机的工艺计算 993
4.1.5汽轮机的调节和保安系统 997
4.2燃气轮机 997
4.2.1燃气轮机的分类 997
4.2.2燃气轮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997
4.2.3燃气轮机选型的基本原则 997
4.3膨胀机 998
4.3.1膨胀机的分类 998
4.3.2膨胀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998
4.3.3膨胀机选型的基本原则 998
4.3.4膨胀机的调节 998
5制冷机 999
5.1活塞式制冷压缩机 999
5.1.1制冷剂 999
5.1.2选用计算 999
5.1.3辅助设备的选择 1001
5.2离心式制冷机 1002
5.3螺杆式制冷机 1002
5.3.1工作原理 1002
5.3.2工作流程 1003
5.4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 1003
5.4.1工作原理 1003
5.4.2工作流程 1003
5.4.3制冷量的调节方法 1004
6机器的振动和噪声控制 1004
6.1机器的振动及其控制 1004
6.2机器的噪声及其控制 1004
7采购 1004
7.1采购程序 1004
7.2数据表 1004
7.2.1往复式压缩机数据表 1004
7.2.2离心式压缩机数据表 1004
7.2.3汽轮机数据表 1004
第21章 物化数据 1024
1常见气体的物性参数 1024
1.1几种气体的物性参数 1024
1.2气体的黏度 1026
1.2.1一般气体在常压下的黏度 1026
1.2.2烷烃、烯烃、二烯烃和炔烃蒸气黏度 1027
1.2.3烃蒸气在常压下的黏度 1028
1.2.4醇类蒸气黏度 1029
1.2.5二原子气体黏度 1030
1.3气体及蒸气的比热容 1031
1.3.1气体比热容 1031
1.3.2烷烃蒸气比热容 1032
1.3.3烯烃蒸气比热容 1033
1.3.4二烯烃、炔烃、二氯乙烷和乙腈蒸气比热容 1034
1.3.5环戊烷系烃蒸气比热容 1035
1.3.6环己烷系烃蒸气比热容 1036
1.3.7芳香烃蒸气比热容 1037
1.3.8气体Cp-Cv 1038
1.3.9烃类蒸气绝热系数Cp/Cv 1038
1.3.10有机化合物摩尔热容 1039
1.4气体的扩散系数 1041
1.4.1一些物质在几种气体中的扩散系数 1041
1.4.2一些物质在水溶液中的扩散系数 1041
1.5气体的热导率 1042
1.5.1二烯烃、炔烃和醇类气体热导率 1042
1.5.2芳香烃气体热导率 1043
1.5.3常用气体热导率 1044
1.5.4高压下有机化合物气体热导率 1045
1.5.5氢的热导率 1046
1.5.6二原子气体热导率 1047
1.5.7氨的热导率 1048
1.5.8二氧化碳热导率 1049
1.5.9氯气的热导率 1050
1.5.10制冷剂蒸气热导率 1050
1.5.11正烷烃气体热导率 1051
1.5.12异烷烃和烯烃气体热导率 1052
2水的物性参数 1053
2.1饱和水的物性参数 1053
2.2饱和水蒸气的物性参数 1054
2.3饱和水蒸气的蒸汽压(—20~100 ℃) 1054
2.4过热水蒸气的密度、比热容、热导率和黏度 1055
2.5水蒸气焓熵图 1057
2.6水蒸气温熵图 1058
3空气的物性参数 1059
3.1干空气的物性参数 1059
3.2干空气密度和饱和水蒸气含量 1060
3.3空气湿焓图 1062
4常见液体的物性参数 1063
4.1某些盐类水溶液的沸点 1063
4.2液体的相对密度和密度 1064
4.2.1油品相对密度 1064
4.2.2部分液体相对密度 1064
4.2.3醇类相对密度 1064
4.2.4常见无机物水溶液相对密度 1064
4.2.5烷烃相对密度 1067
4.2.6烯烃和二烯烃相对密度 1067
4.2.7芳香烃相对密度 1068
4.2.8常用溶剂相对密度 1069
4.2.9有机液体相对密度 1070
4.2.10乙腈和氢氧化钠水溶液相对密度 1071
4.2.11浓硫酸水溶液相对密度 1072
4.2.12稀硫酸、硝酸和盐酸水溶液相对密度 1073
4.2.13氯化钙水溶液相对密度 1074
4.2.14氨水溶液密度 1074
4.2.15液氨(及蒸气)密度 1075
4.3液体比热容 1076
4.3.1一般液体比热容 1076
4.3.2烷烃、烯烃、二烯烃液体比热容 1077
4.3.3芳香烃液体比热容 1078
4.3.4溶剂和醇类液体比热容 1079
4.3.5氨水比热容 1080
4.3.6常用酸、碱水溶液比热容 1080
4.3.7制冷剂液体比热容 1081
4.3.8氯化钙水溶液比热容 1082
4.3.9氢氧化钠水溶液比热容 1082
4.4液体和水溶液的体积膨胀系数 1084
4.5液体的黏度 1085
4.5.1黏度换算 1085
4.5.2一般液体黏度 1086
4.5.3烷烃液体黏度 1089
4.5.4烯烃、二烯烃和炔烃液体黏度 1090
4.5.5芳香烃和环己烷液体黏度 1091
4.5.6有机化合物液体黏度 1092
4.5.7液体烃黏度(常压及中压) 1093
4.5.8硫酸水溶液黏度 1094
4.5.9氯化钙水溶液黏度 1094
4.5.10氢氧化钠水溶液黏度 1095
4.5.11盐类水溶液相对黏度 1096
4.5.12盐酸和氨水溶液黏度 1097
4.5.13液氯黏度 1097
4.5.14硝酸相对黏度 1098
4.6某些无机物在水溶液中的扩散系数 1098
4.7液体的表面张力 1099
4.7.1某些无机物水溶液的表面张力 1099
4.7.2烷烃表面张力 1099
4.7.3烯烃、二烯烃和炔烃表面张力 1100
4.7.4芳香烃表面张力 1101
4.7.5醇类、二甘醇水溶液表面张力 1102
4.7.6一般液体表面张力 1103
4.7.7烃类混合物表面张力和液汽密度差关系 1105
4.7.8烷烃表面张力和液汽密度差关系 1106
4.7.9烯烃等物质表面张力和液汽密度差关系 1107
4.7.10氨水溶液的表面张力(20℃) 1107
4.8标准电极电位 1108
4.9液体热导率 1109
4.9.1烷烃液体热导率 1109
4.9.2烯烃、二烯烃和炔烃液体热导率 1110
4.9.3芳香烃液体热导率 1111
4.9.4醇类液体热导率 1112
4.9.5液体热导率 1113
4.9.6氢氧化钠及氢氧化钾溶液热导率 1113
4.9.7液体制冷剂热导率(饱和状态) 1114
4.9.8氨水溶液热导率 1114
4.10溶解度 1115
4.10.1无机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1115
4.10.2一些气体水溶液的亨利系数H 1119
4.10.3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 1120
4.10.4氢氧化钠和尿素在水中的溶解度 1121
4.10.5碳酸氢铵在水中的溶解度 1121
4.10.6硫化氢在一乙醇胺溶液中的溶解度(一) 1122
4.10.7硫化氢在一乙醇胺溶液中的溶解度(二) 1122
4.10.8硫化氢在二乙醇胺溶液中的溶解度 1123
4.10.9几种常见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 1123
5汽液平衡蒸气压力 1124
5.1醇、醛、酮和醚类蒸气压 1124
5.2烷基酸和胺类蒸气压 1125
5.3芳香烃、酚类蒸气压 1126
5.4芳香烃、卤素和氮化合物蒸气压 1127
5.5卤代烃蒸气压 1128
5.6烷烃、烯烃和二烯烃蒸气压 1129
5.7硝酸水溶液蒸气压 1130
5.8发烟硫酸液面上SO3蒸气压 1131
5.9硫酸水溶液液面上水蒸气分压 1131
5.10硫酸水溶液液面上SO3分压 1133
5.11硫酸水溶液液面上H2 SO4分压 1135
5.12硫酸水溶液总蒸汽压 1136
5.13盐酸水溶液的水蒸气压 1138
5.14盐酸水溶液氯化氢蒸气压 1139
5.15几种化学品蒸气压 1141
6二组分汽液平衡与温度(或压力)关系 1141
6.1乙醇-水(760mmHg) 1141
6.2水-醋酸 1142
6.3甲醇-水 1142
6.4水-乙二醇 1143
6.5甲醇-苯 1143
6.6乙醛-醋酸(760mmHg) 1144
6.7甲苯-醋酸(760mmHg) 1144
6.8醋酸-间二甲苯 1144
6.9甲醇-乙二醇(760mmHg) 1144
6.10乙醛-甲苯(760mmHg) 1145
6.11乙醛-苯(760mmHg) 1145
6.12乙醛-水(760mmHg) 1145
6.13乙醛-乙醇(398mmHg) 1146
6.14苯-环己烷(760mmHg) 1146
6.15氯仿-苯(760mmHg) 1146
6.16苯-甲苯(760mmHg) 1146
6.17氮-氧(760mmHg) 1147
6.18某些二组分汽液平衡数据 1147
7二元、三元恒沸物和低共熔混合物组成 1147
7.1苯(甲组分)与某些化合物组成的恒沸物(760mmHg) 1147
7.2甲苯(甲组分)与某些化合物组成的恒沸物(760mmHg) 1148
7.3醋酸(甲组分)与某些化合物组成的恒沸物(760mmHg) 1148
7.4苯(甲组分)与某两种化合物组成的恒沸物(760mmHg) 1149
7.5低共熔混合物组成 1149
8一些化合物的热力学常数 1149
8.1生成热和生成自由能 1149
8.1.1无机物生成热和生成自由能(1atm, 25℃) 1149
8.1.2有机物生成热和生成自由能(1atm, 25℃) 1156
8.2燃烧热 1158
8.2.1有机物燃烧热 1158
8.2.2几种无机物燃烧热(1atm,18℃) 1160
8.3溶解热及水溶液生成热 1160
8.3.1常用无机物溶于水的溶解热(18℃) 1160
8.3.2某些常用物质的水溶液生成热 1162
8.4蒸发潜热 1163
8.4.1某些液体的蒸发潜热 1163
8.4.2烷烃蒸发潜热 1164
8.4.3烯烃和二烯烃蒸发潜热 1164
8.4.4芳香烃蒸发潜热 1165
8.4.5溶剂蒸发潜热 1166
8.4.6正烷烃蒸发潜热与温度、压力关系 1166
8.4.7烃在减压时的蒸发潜热 1167
8.5熔融热和酸碱中和热 1168
8.5.1元素和无机物熔融热(1atm) 1168
8.5.2有机物熔融热(1 atm) 1169
8.5.3酸碱中和热 1169
8.6升华热和吸附热 1170
8.6.1某些物质的升华热 1170
8.6.2活性炭和硅胶的积分吸附热 1171
8.6.3不同类型活性炭上CO2的积分吸附热 1171
9固体物料的物性参数 1172
9.1某些固体物料的密度、热导率、比热容和热扩散率 1172
9.2某些材料的辐射黑度 1175
10常用有机化合物的物化数据 1176
11高温载热体 1186
11.1有机高温载热体 1186
11.1.1道生油物性数据 1186
11.1.2 YD系列导热油 1186
11.1.3三一牌系列导热油物性数据 1186
11.1.4 X6D系列导热油 1186
11.1.5氢化三联苯导热油 1189
11.1.6 Therminol系列导热油 1190
11.1.7 NeoSK-Oil系列导热油 1190
11.2无机高温载热体 1193
11.2.1熔融金属物性参数 1193
11.2.2熔盐物性参数 1194
11.2.3烟道气物性参数 1194
12物化数据计算 1195
12.1纯组分特性 1195
12.1.1临界温度 1195
12.1.2 临界压力(Lyderson法) 1197
12.1.3临界体积 1197
12.1.4临界压缩系数 1197
12.1.5偏心因子 1197
12.1.6 Riedel常数 1197
12.1.7势能常数 1198
12.1.8沸点 1198
12.2蒸气压 1198
12.2.1纯液体蒸气压 1198
12.2.2与不凝性气体共存时的蒸气压 1199
12.3气体和液体的p-V-T关系 1199
12.3.1 Pitzer-Curl法 1199
12.3.2液体密度 1199
12.3.3液体的体膨胀系数和压缩系数 1205
12.4流体相平衡 1205
12.4.1气液平衡系统 1205
12.4.2液液平衡系统 1206
12.4.3液相活度系统 1206
12.5热容和热焓 1210
12.5.1气体比热容 1210
12.5.2液体比热容 1212
12.5.3固体在常温下的比热容 1212
12.5.4理想气体焓及熵 1213
12.5.5气体和液体的比焓 1214
12.6蒸发潜热、生成热及燃烧热 1215
12.6.1蒸发潜热 1215
12.6.2正常沸点下的蒸发潜热 1215
12.6.3蒸发潜热与温度的关系 1215
12.6.4熔融热 1215
12.6.5升华热 1218
12.6.6溶解热 1218
12.6.7理想气体生成热 1218
12.6.8燃烧热 1223
12.7表面张力 1229
12.7.1纯物质表面张力 1229
12.7.2表面张力与温度的关系 1230
12.7.3非水溶液混合物表面张力 1230
12.7.4含水溶液表面张力 1231
12.8黏度 1232
12.8.1气体黏度 1232
12.8.2液体黏度 1235
12.9热导率 1242
12.9.1气体热导率 1242
12.9.2液体热导率 1247
12.9.3液-固悬浮体的热导率 1249
12.9.4金属热导率 1249
12.10扩散系数 1249
12.10.1气体扩散系数 1249
12.10.2液体扩散系数 1251
13模拟系统数据库和数据估算系统 1252
13.1数据库 1252
13.1.1纯组分数据库 1252
13.1.2其他数据库 1253
13.2热力学性质模型和物理参数估算 1253
13.2.1热力学性质模型 1253
13.2.2物理性质参数估算 1253
14常用单位换算 1254
参考文献 1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