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1
第一章 战后初期的国际形势 9
第一节 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 9
“雅尔塔体系”的确定 9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12
第二节 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的建立 15
盟国关于战后国际组织的筹划与联合国的正式成立 15
联合国的组织机构 17
世界性经济组织的创建 19
第三节 对战败国的处置 21
对意、罗、匈、保、芬五国和约的缔结 21
两个德国的形成 23
美国对日本的占领和旧金山片面对日和约 24
第四节 美苏冷战对峙与两极世界的形成 25
美苏从战时合作走向冷战 25
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29
美国世界性军事条约网的形成 33
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34
第二章 美国霸权地位的确立与战后初期的西欧日本 37
第一节 美国霸权地位的确立 37
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的膨胀 37
杜鲁门的“公平施政” 39
麦卡锡主义 42
第二节 英国工党政府和法兰西第四共和国 43
英国工党政府的经济和社会改革 43
法兰西第四共和国的建立及其经济的恢复 47
第三节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意大利共和国的建立 49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建立及民主化改革 49
联邦德国经济的恢复与经济奇迹 51
意大利共和国的建立和民主化改造 53
第四节 日本的民主改革和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的签订 55
美国对日占领政策和日本的民主改革 55
《旧金山和约》和《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的签订 62
第三章 欧亚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65
第一节 战后初期的苏联 65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65
社会政治生活状况 67
第二节 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和民主改革 68
东欧各国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 68
东欧各国的民主改革和经济建设 72
东欧各国人民政权的巩固 74
第三节 共产党情报局的成立和苏南冲突 77
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的成立 77
苏南冲突 78
第四节 亚洲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80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朝鲜战争 80
越南民主共和国的成立和抗法战争 84
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发展 89
第四章 战后初期东南亚、南亚民族独立国家的诞生 93
第一节 战后东南亚民族独立运动的勃兴 93
菲律宾独立 94
缅甸联邦的建立 95
马来亚联合邦独立 98
第二节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的诞生 101
印尼八月革命和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的建立 101
印尼人民的抗荷战争 102
废除《圆桌会议协定》与收复西伊里安 105
第三节 战后印度人民反英斗争高涨 印巴分立 107
战后印度人民反英斗争高涨 孟买水兵起义 107
英国对印政策的变化和印度各大政党的主张 109
蒙巴顿方案与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分立 110
第五章 战后初期西亚、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 113
第一节 战后初期西亚的形势 伊朗石油国有化运动 113
战后初期西亚的形势 113
伊朗石油国有化运动 117
第二节 巴勒斯坦问题和第一次中东战争 120
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 120
第一次中东战争 122
第三节 非洲独立运动的兴起 埃及共和国的建立 123
非洲独立运动的兴起 123
七月革命和埃及共和国的建立 129
第四节 战后初期拉丁美洲的形势 危地马拉民主政府的建立 132
战后初期拉美的经济政治状况 132
拉美民族民主运动和危地马拉民主政府的建立 134
第六章 新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及其影响 138
第一节 新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 138
新科技革命的前提 138
新科技革命的兴起 140
第二节 新科学技术革命的特点及其深远影响 145
新科技革命的特点 145
新科技革命的深远影响 146
第七章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的美国 153
第一节 美国经济的发展 153
五六十年代的经济发展 153
70年代的危机滞胀与80年代的发展 156
垄断资本统治的加强 159
第二节 联邦政府的社会经济政策 162
艾森豪威尔的“新共和主义” 162
肯尼迪的“新边疆”和约翰逊的“伟大社会” 164
60年代的社会动荡 167
第三节 从尼克松到里根政府 171
尼克松和福特政府 171
卡特政府 174
里根的经济复兴计划 174
第八章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的西欧各国 178
第一节 联邦德国的兴起 178
经济的飞速发展 178
基督教民主联盟的长期执政和社民党的改革 182
社会民主党政府和联盟党的再度执政 183
第二节 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建立与发展 185
第五共和国的建立 185
60年代的经济政治状况 187
70-80年代的经济与政治 189
第三节 英国的发展 191
经济的发展 191
保守党的长期执政和工党的威尔逊内阁 193
70年代的内政和撒切尔内阁 194
第四节 意大利的进展 198
五六十年代的巨大进展 198
七八十年代的经济政治情况 199
第五节 欧洲共同体的成立与发展 200
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成立 200
经济和政治一体化的最初政策 205
80年代的新发展 208
第九章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的日本 209
第一节 日本经济恢复和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209
日本经济的恢复和改组 209
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及其原因 212
第二节 自民党的长期执政与人民运动 219
自民党的长期执政 219
日本人民运动的高涨 222
第三节 从经济大国迈向政治大国 225
经济低速稳定的增长 225
多边自主外交和向政治大国迈进 228
第十章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演变与实力的增长 232
第一节 赫鲁晓夫的上台与国内政局的变化 232
赫鲁晓夫的上台 232
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 233
1957年的斗争 234
第二节 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 235
农业方面的改革 235
工业方面的改革 240
第三节 勃列日涅夫的新经济体制和苏联经济军事实力的增长 242
勃列日涅夫的上台 242
国营企业的新经济体制 245
发展农业的措施 246
经济军事实力的增长 249
第四节 领导人的更迭和戈尔巴乔夫的上台 251
勃列日涅夫的老人政权和发展的停滞 251
从安德罗波夫到契尔年科 253
戈尔巴乔夫上台 254
第十一章 欧洲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与改革 258
第一节 南斯拉夫自治体制的建立与发展 258
工人自治的创立 258
社会自治的建立 260
第二节50年代东欧局势的动荡 262
波兰事件 262
匈牙利事件 264
第三节 波兰哥穆尔卡和匈牙利卡达尔的改革 267
哥穆尔卡改革的受挫 267
卡达尔的改革 269
第四节 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的夭折 273
“布拉格之春”的夭折 273
东欧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 277
第五节80年代的东欧国家 279
盖莱克新战略的失败与波兰危机 279
雅鲁泽尔斯基的内政 282
南斯拉夫、匈牙利的调整 284
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的改革与发展 286
捷克斯洛伐克、民主德国和阿尔巴尼亚的发展 288
第十二章 第三世界的兴起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290
第一节 第三世界的兴起 290
第二节 亚非会议的召开与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294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和亚非会议的召开 294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297
第三节 越南、老挝、柬埔寨人民的抗美救国战争 300
美国破坏日内瓦协议,加紧对印度支那的侵略 300
印度支那三国抗美救国战争的发展 303
印度支那三国抗美战争的胜利 306
第四节 苏伊士运河事件与阿拉伯人民的反帝斗争高潮 307
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与第二次中东战争 307
阿拉伯人民反帝斗争高涨与伊拉克革命的胜利 311
美苏在中东争夺的加剧与第三次中东战争 313
第五节 非洲独立运动的蓬勃发展 315
非洲独立运动高涨 315
泛非运动的新发展和非洲社会主义浪潮 320
第六节 古巴革命的胜利与拉丁美洲反美反独裁斗争的发展 322
古巴革命的胜利 322
格瓦拉的游击中心主义 325
60年代拉美的形势中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 326
第十三章 亚太地区的崛起 亚洲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 329
第一节 亚太地区的崛起 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起飞 329
亚太地区的崛起 329
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起飞 332
第二节 韩国的政治经济发展 朝鲜的社会主义建设 336
韩国的政治经济发展 336
朝鲜的社会主义建设 341
朝鲜南北对话 343
第三节 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建立和发展 新加坡经济的起飞 347
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建立 347
东盟国家经济的发展与新加坡经济的起飞 350
第四节 印度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政治经济 353
印度共和国的成立与尼赫鲁的内外政策 353
英·甘地执政时期的印度 356
拉·甘地执政及其改革 359
第五节 南亚地区的形势和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的成立 361
第六节 第四次中东战争和中东局势的发展 365
十月中东战争和震撼世界的石油斗争 365
十月战争后中东局势的演变与埃以媾和 369
黎巴嫩动乱和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战争 371
第七节 伊朗的改革和伊斯兰革命 两伊战争 373
巴列维的统治与“白色革命” 373
霍梅尼上台和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建立 376
两伊战争和海湾局势的动荡 378
第十四章 南部非洲国家的独立 非洲和拉丁美洲政治经济的发展 382
第一节 南部非洲人民反对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的斗争与纳米比亚的独立 382
葡属非洲殖民地的独立和津巴布韦共和国的成立 382
南非人民反对种族主义统治的斗争 385
纳米比亚独立 391
第二节 非洲独立国家的政治与经济发展 394
非洲国家的政治发展 394
非洲国家的经济发展和问题 398
第三节 拉丁美洲经济的发展和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403
拉美经济的发展与巴西的“经济奇迹” 403
美苏在拉美的争夺与中美洲局势的动荡 407
拉美国家对外关系多边化、经济一体化和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414
第十五章 从两极世界向多元世界的发展 417
第一节 冷战的逐步缓和与东西方关系的调整 417
缓和的开始 417
柏林墙事件 423
古巴导弹危机 424
东西方关系的调整与缓和 424
第二节 军备控制谈判与东西方关系 428
美苏限制战略武器谈判 428
“星球大战”——战略防御计划 431
欧洲中程导弹谈判 434
第三节 西欧、日本同美苏关系的变化 436
西欧联合的加强及其同美苏关系的变化 436
日本同美苏关系的变化 441
第四节 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的发展 444
南北对话的发展 444
南南合作的加强 449
第十六章 苏东剧变与雅尔塔体系的终结 452
第一节 东欧政局的剧变 452
波捷匈保的政局变迁 453
罗南阿国内局势的剧变 459
第二节 德国的统一 463
民主德国政局的突变和德国的统一 463
经互会的活动及其终结 467
第三节 苏联的解体和独联体的建立 468
八一九事件 468
苏联的解体和独联体的建立 472
第四节 雅尔塔体系的终结 475
第十七章 世纪之交时期的美国、欧洲和日本 479
第一节 世纪之交时期的美国 479
布什政府 479
克林顿的新政策 480
小布什政府 483
第二节 世纪之交时期的西欧国家 484
德国 485
法国 487
英国 489
意大利 492
欧洲联盟的建立 495
第三节 世纪之交时期的中欧东欧国家 499
叶利钦执政与俄罗斯的制度转型 499
普京执政下的俄罗斯 504
俄罗斯同独联体国家的关系 507
中东欧各国的转轨 510
波黑战争 514
第四节 世纪之交时期的日本 516
日本经济的持续低迷和经济转型 517
“ 1955年体制”的终结和政治右倾化的趋向 519
世纪之交时期的日本外交和日中关系 523
第十八章 世纪之交时期的亚洲发展中国家 528
第一节 世纪之交时期的东亚东南亚发展中国家 529
东亚国家的经济增长与金融危机 529
越南的经济革新和对外开放 534
第二节 拉奥政府的改革和世纪之交的印度 541
第三节 海湾局势与海湾战争 548
第四节 阿以对话和中东和平进程 554
阿以矛盾和阿以对话 554
坎坷不平的中东和平进程 557
第五节 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兴起和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挑战 564
第十九章 世纪之交时期的非洲和拉丁美洲 570
第一节 世纪之交时期的非洲 570
非洲的政治与经济发展 570
新南非的诞生与发展 575
非洲地区的经济合作与一体化的加强 578
第二节 世纪之交时期的拉丁美洲 582
拉丁美洲的政治和经济发展 582
拉美政局向左转的趋势 588
古巴的经济调整和改革 592
拉美区域一体化继续发展 597
第二十章 世纪之交时期的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 602
第一节“一超多强”的国际局势 602
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 604
北约东扩与欧盟的共同外交 607
俄罗斯外交政策的变化和调整 610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 613
中国的和平崛起与发展中国家力量增强 615
第二节 冷战后的国际冲突 616
科索沃战争 617
阿富汗战争 617
伊拉克战争 618
伊朗核问题 619
朝鲜核问题 621
第三节 地区合作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623
欧洲联盟 623
东南亚国家联盟和南亚区域合作联盟 625
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629
北美自由贸易区与南美国家联盟 631
上海合作组织 632
非洲联盟 633
1945-2008年苏、俄罗斯联邦、美、英、法、联邦德国、日等国领导人一览表 636
历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 644
大事年表 645
重要人名索引 663
重要地名索引 672
后记 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