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对农药和化学防治的技术经济评价 1
一、农药使用水平与农业生产水平的相关性 1
二、病虫害发生程度与农药使用水平的相关性 4
三、农药对作物的生长激发作用 6
四、农药使用与能量转换 9
第二节 农药与环境的相容性问题 12
一、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12
二、农药使用所涉及的环境 14
三、农药的环境相容性问题 18
第三节 农药使用技术与应用工艺的重要意义 21
第二章 农药的靶标和靶区 26
第一节 使用农药时的靶标 27
第二节 直接靶标 28
一、害虫靶标 29
二、杂草靶标 34
三、植物病原菌 34
第三节 间接靶标 35
一、生物性间接靶标 35
二、非生物性间接靶标 39
第四节 有害生物的分布型 43
一、枝梢密集分布型 44
二、叶面分散分布型 44
三、株基部密集分布型 45
四、可变分布型 45
第五节 农药的靶区和有效靶区 46
第三章 农药与靶标的接触和农药的剂量转移 49
第一节 农药同靶标的接触和有效接触 50
一、接触与有效接触 50
二、接触与湿润展布 51
第二节 农药的沉积分布以及同有害生物的接触 62
一、生物性间接靶标 62
二、非生物性间接靶标 65
第三节 农药的分散度与靶标接触的关系 67
一、对靶标表面的覆盖度和接触面积的增加 67
二、提高药剂对生物体表面的通透性 69
三、比表面积的增大加速了药剂的气化速度和溶解速度 70
第四节 农药与靶标表面的界面化学现象 72
第五节 农药的剂量转移现象 74
一、从施药器械向施药目标物的转递过程 74
二、从间接靶标向有害生物靶标的转移 75
第四章 农药与农药剂型 82
第一节 农药的种类和作用方式 82
一、杀虫剂和杀螨剂 84
二、杀菌剂 91
三、除草剂 97
第二节 农药的剂型 99
一、喷雾用的剂型 100
二、喷粉和撒粒用的剂型 109
三、气溶胶喷雾法所用的剂型 113
第五章 农药的施药量和施液量 117
第一节 农药用药量的确定 118
第二节 农药有效成分的基本毒力测定 120
一、杀虫剂的毒力测定 121
二、杀菌剂的皿内毒力测定 124
三、除草剂的生物测定 124
第三节 农药的药效试验 125
一、盆钵试验 126
二、小区试验 129
三、大田药效试验 130
四、区域性示范推广试验 132
第四节 农药的取用和药量计算方法 133
一、商品农药的有效成分含量标识对施药量计算的影响 133
二、农田施药量和施液量的测算方法 137
第六章 农药喷雾法 141
第一节 喷雾法的意义 143
一、水是最容易获得的农药载体和运载物 143
二、水是喷雾药液中农药的分散介质 145
三、喷雾是最活跃的农药剂量转移方式 147
第二节 喷雾法的种类和类型 148
第三节 喷雾法的选择原则 159
一、根据作物种类和形态特征 159
二、利用作物的行为特征 164
三、根据病虫杂草的种类和特征 165
四、根据环境条件 167
第四节 药剂沉积分布状况的检测 169
第七章 固态农药制剂的使用技术 173
第一节 喷粉法的意义 174
一、工效高 174
二、在株丛中的通透能力强 176
三、粉粒沉积分布均匀 176
四、不消耗水资源 177
五、粉剂是方便的即开即用剂型 177
第二节 粉剂和其他固态制剂的特征和性质 178
一、粉剂与其他固态制剂的区别 178
二、粉剂的特征和性质 181
第三节 粉剂的使用技术 186
一、保护地粉尘法施药使用技术 186
二、作物株冠下层喷粉法 191
三、粉剂的其他使用方法 193
第四节 粉剂的宏观毒理学意义 195
一、害虫是直接靶标 195
二、害虫是间接靶标 196
第五节 颗粒剂的使用 197
第八章 农药气溶胶的使用技术 203
第一节 农药气溶胶的基本类型 204
一、固态农药气溶胶 204
二、液态农药所形成的气溶胶 206
第二节 农药气溶胶的性质和行为特征 207
一、气溶胶微粒的特殊运动行为 207
二、气溶胶的扩散分布 208
三、气溶胶微粒的沉积行为 211
第三节 农药气溶胶施药法的宏观毒理学意义 215
一、气溶胶在飘浮运动状态下的特性 215
二、气溶胶微粒在生物靶标上的行为 218
第四节 农药气溶胶的使用方法和施药器械 221
一、热雾机产生的油基气溶胶 221
二、冷气雾机所产生的水基气溶胶 224
三、内燃机尾气雾化器所产生的油基气溶胶 225
四、烟态气溶胶 225
第九章 农药使用技术与农药的宏观毒理 230
第一节 农药毒理学的科学范畴 232
第二节 农药宏观毒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234
一、生物体同农药的接触方式和机制 234
二、生物体次生物质外分泌物的宏观毒理学意义 236
三、农药对生物体的接触通透作用 239
四、农药对生物体表面的通透作用机制 241
五、农药的沉积分布状态对害物种群的选择压力 246
六、微气候与农药的毒力水平 247
七、农药喷撒时的毒力空间问题 248
第三节 宏观毒理学与农药使用技术研究的关系 250
一、施药靶区的选择 251
二、施药器械的选择 251
三、农药剂型选择 253
四、农药喷洒方式的选择 254
五、农药的施药量问题 256
后记 农药使用技术的整体决策 259
一、农药的毒性问题 260
二、农药的残留问题 264
三、农药的环境污染问题 265
四、农药与生态平衡问题 266
五、农药的混合使用问题 267
六、关于非化学的农药替代物问题 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