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接管城市与巩固政权 1
第一节 建立新政权 1
第二节 接管武汉 4
第三节 整顿金融与稳定市场 10
第四节 恢复生产、交通 16
第二章 建国初期的社会政治运动 20
第一节 抗美援朝 20
第二节 镇压反革命 22
第三节 市郊土地改革 27
第四节 禁烟禁毒、改造娼妓 30
第五节 “三反”、“五反”运动 33
第六节 城市民主改革 37
第七节 肃反运动 40
第三章 恢复国民经济 42
第一节 统一财经 42
第二节 调整工商业 44
第三节 救济失业,增产节约 47
第四节 国民经济恢复 49
第四章 实施“一五”计划与向社会主义过渡 51
第一节 “一五”计划的任务与初步实施 51
第二节 统购统销政策的实行 54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58
第四节 1954年的防汛斗争 68
第五节 建国初期党的建设与政权建设 72
第六节 中共中央派出机构 78
第五章 整风反右与“大跃进”运动 82
第一节 整风与反右 82
第二节 反复修订的“二五”工业建设计划 87
第三节 高产“卫星”与“全面跃进” 93
第四节 大办钢铁 96
第五节 人民公社化运动 99
第六章 初步纠“左”与纠“左”的反复 104
第一节 武昌会议和八届六中全会召开 104
帝二节 初步纠“左” 107
第三节 反右倾斗争 112
第四节 城市人民公社化运动 115
第五节 全市经济形势的被动局面 124
第七章 调整国民经济,贯彻八字方针 129
第一节 局部调整与全面调整 129
第二节 压缩城市人口 140
第三节 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141
第四节 调整政治关系 144
第八章 “四清”运动与继续调整 148
第一节 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148
第二节 国民经济全面好转 153
第九章 “文化大革命”中的武汉 162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在武汉发动 162
第二节 红卫兵运动 166
第三节 夺权与武斗 169
第四节 “七·二○事件” 177
第五节 武汉市革命委员会的成立 183
第六节 “斗、批、改”与整党建党 189
第七节 “反复旧”运动 193
第八节 从批陈整风到批林批孔 198
第九节 全面治理整顿与“文革”的终结 201
第十节 曲折发展的经济建设 204
第十章 揭批“四人帮”和初步拨乱反正 213
第一节 揭批“四人帮”及其在武汉的帮派体系 213
第二节 真理标准讨论在武汉 216
第三节 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恢复与发展 217
第十一章 工业建设 222
第一节 华中重要工业基地的形成 222
第二节 工业布局、结构与效益 225
第三节 钢铁、机械、纺织等重要产业的发展 234
第四节 “小三线”建设 241
第十二章 城市建设 245
第一节 城市规划 245
第二节 市政建设与堤防建设 248
第三节 城市供应系统建设 253
第四节 住房状况与住宅建设 257
第五节 改善城市环境 262
第十三章 外贸与商业 266
第一节 对外贸易 266
第二节 商业 271
第十四章 交通邮电 285
第一节 沟通南北的铁路枢纽 285
第二节 比较发达的水运事业 288
第三节 四通八达的公路运输 294
第四节 发展中的民用航空事业 296
第五节 辐射四方的邮电中枢 298
第十五章 财税金融 303
第一节 计划经济时期的财政 303
第二节 金融 325
第三节 税务 331
第十六章 农业 335
第一节 郊区农业发展的历程 335
第二节 东西湖围垦 340
第三节 发展蔬菜副食生产 344
第十七章 文教体卫的改造与发展 351
第一节 探索教育发展之路 351
第二节 文学艺术的改造与创新 362
第三节 新闻出版业的轨迹 375
第四节 卫生事业的发展 385
第五节 体育的规模与发展 393
第六节 科学事业的长足进步 403
第十八章 社会变迁和社会治安 416
第一节 社会性质和结构变迁 416
第二节 打击反革命与刑事犯罪 418
第三节 治安管理 426
第十九章 人民生活和民风民俗 429
第一节 城市人民生活 429
第二节 社会意识和社会风气 432
第三节 民俗巨变 434
第四节 生活习尚 435
参考文献 439
后记 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