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词谱图谱画谱考》前言 1
淮海词谱图谱画谱考卷第一 淮海词谱 1
一、历代词谱概述 1
(一)隋唐词谱 1
(二)两宋词谱 2
(三)元明词谱 2
(四)清代词谱 2
(五)近、现代词谱 12
二、淮海词谱 21
(一)释语 26
(二)促拍满路花(露颗添花色) 30
(三)满庭芳(山抹微云,据《自怡轩词谱》) 31
(四)满庭芳(山抹微云,据《碎金词谱》) 34
(五)梦扬州(晚云收) 37
(六)长相思慢(铁瓮城高) 40
(七)雨中花慢(指点虚无征路) 43
(八)踏莎行(雾失楼台) 46
(九)桃源忆故人(玉楼深锁) 48
(十)如梦令(遥夜月明,据《自怡轩词谱》) 51
(十一)如梦令(遥夜月明,据《碎金词谱》) 54
(十二)好事近(春路雨添花) 56
(十三)临江仙(千里潇湘) 59
(十四)柳梢青(岸草平沙) 62
(十五)画堂春(东风吹柳) 66
(十六)忆王孙(萋萋芳草) 69
(十七)鹧鸪天(枕上流莺) 72
(十八)海棠春(流莺窗外) 74
(十九)金明池(琼苑金池) 76
(二十)醉乡春(唤起一声) 79
(二十一)迎春乐(菖蒲叶叶) 83
淮海词谱图谱画谱考卷第二 淮海图谱 87
一、诗馀图谱概述 87
(一)明嘉靖十五年丙申张綖刊本《诗馀图谱》七卷 88
(二)明金鸾校订本《诗馀图谱》三卷 91
(三)明万历二十七年谢天瑞本《诗馀图谱》六卷《诗馀图谱补遗》六卷 95
(四)明万历二十九年游元泾本《增正诗馀图谱》三卷 98
(五)明万历三十五年王圻、王思义辑《三才图会·诗馀图谱》三卷 101
(六)崇祯乙亥王象晋本《诗馀图谱》三卷 103
(七)崇祯丁丑万惟檀本《诗馀图谱》二卷 106
(八)王弈清康熙五十四年《御定词谱》四十卷 108
二、淮海图谱 111
(一)释语 112
(二)浣溪沙(锦帐重重) 113
(三)画堂春(东风吹柳) 115
(四)海棠春(流莺窗外) 117
(五)眼儿媚(楼上黄昏) 119
(六)柳梢青(岸草平沙) 121
(七)桃源忆故人(秦楼深锁) 124
(八)鹧鸪天(枝上流莺) 126
(九)鹊桥仙(纤云弄巧) 128
(十)踏莎行(雾失楼台) 130
(十一)江城子(西城杨柳) 132
(十二)千秋岁(水边沙外) 134
(十三)满庭芳(晚见云开、山抹微云) 137
(十四)水龙吟(小楼连苑) 140
(十五)望海潮(梅英踈淡) 143
(十六)沁园春(宿霭迷空) 146
(十七)金明池(琼苑金池) 149
(十八)捣练子(心耿耿) 153
(十九)忆王孙(萋萋芳草) 154
(二十)如梦令(门外绿阴、莺嘴啄花) 155
(二十一)八六子(倚危亭) 156
(二十二)一落索(杨花终日) 159
(二十三)醉乡春(唤起一声) 160
(二十四)迎春乐(菖蒲叶叶) 161
(二十五)促拍满路花(露颗添花色) 162
(二十六)雨中花慢(指点虚无征路) 163
(二十七)梦扬州(晚云收) 164
(二十八)水龙吟又一体(鼓笛慢·乱花丛里) 165
(二十九)长相思慢(铁瓮城高) 166
淮海词谱图谱画谱考卷第三 淮海画谱 167
一、捣练子(秋闺·心耿耿) 170
二、忆王孙(春景·萋萋芳草) 172
三、如梦令(春景·莺嘴啄花红溜) 174
四、如梦令(春景·门外绿阴千顷) 176
五、如梦令(春景·楼外残阳红满) 178
六、如梦令(冬景·冬夜月明如水) 180
七、浣溪沙(春闺·青杏园林煮酒香) 182
八、菩萨蛮(秋闺·虫声泣露惊秋枕) 184
九、菩萨蛮(秋闺·金风蔌蔌惊黄叶) 186
十、阮郎归(春闺·春风吹雨绕残枝) 188
十一、画堂春(春怨·落红铺径水平池) 190
十二、画堂春(春怨·东风吹柳日初长) 192
十三、海棠春(春晓·流莺窗外啼声巧) 194
十四、眼儿媚(春景·楼上黄昏杏花寒) 196
十五、柳梢青(春景·岸草平沙) 198
十六、桃源忆故人(春闺·碧沙影美东风晓) 200
十七、桃源忆故人(冬景·玉楼深锁薄情种) 202
十八、鹧鸪天(春闺·枝上流莺和泪闻) 204
十九、踏莎行(春旅·雾失楼台) 206
二十、蝶恋花(感旧·钟送黄昏鸡报晓) 208
二十一、千秋岁(春景·柳边沙外) 210
二十二、水龙吟(赠妓·小楼连苑横空) 212
二十三、望海潮(春景·梅英疎淡) 214
二十四、风流子(初春·东风吹碧草) 216
二十五、金明池(春游·琼苑金池) 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