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节 写作与写作学 1
第二节 写作学与写作教学 3
第三节 写作学的研究任务与发展趋势 6
第四节 《写作学高级教程》的理论框架与使用方法 11
上编 17
第一章 规律论 17
第一节 写作规律的内涵 17
第二节 物我交融转化律 20
第三节 博而能一综合律 28
第四节 法而无法通变律 35
第二章 作者论 44
第一节 作者——写作活动的中心 44
第二节 作者的素质和修养 49
第三节 作者的能力结构 58
第三章 感知论 64
第一节 感知的心理机制和作用 64
第二节 直接感知 69
第三节 间接感知 81
第四章 运思论 85
第一节 运思的本质和作用 85
第二节 运思的基本方式 89
第三节 运思的进程 99
第五章 表述论 119
第一节 表述及其作用 119
第二节 表述的方法 123
第三节 表述的模式 129
第六章 技巧论 138
第一节 技巧与写作 138
第二节 一般手法 142
第三节 辩证手法 159
第七章 文采论 169
第一节 文采的含义及作用 169
第二节 文采的具体表现 172
第三节 增强文采的要求 186
第八章 读者论 198
第一节 读者信息反馈 198
第二节 读者阅读要求 204
第三节 作者与读者 209
附篇 源流论 212
第一节 先秦两汉时期的写作理论 212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写作理论 217
第三节 唐宋时期的写作理论 225
第四节 明清时期的写作理论 235
下编 249
第九章 诗歌写作 249
第一节 诗的特质 249
第二节 感知,艺术之桥 255
第三节 思维,酿造之功 261
第四节 构思,复合之象 265
第五节 微观心理因素 271
第十章 散文写作 278
第一节 散文及其艺术特征 278
第二节 散文作者的现代意识 285
第三节 散文的意境及其创造 288
第四节 散文笔法的多元化 296
第五节 散文的语言美 302
第十一章 小说写作 306
第一节 小说的基本特征 306
第二节 小说的艺术构思 313
第三节 小说的结构方式 317
第四节 小说的情节及其提炼 320
第五节 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 328
第六节 小说典型环境的描写 333
第十二章 戏剧文学写作 339
第一节 戏剧与戏剧文学 339
第二节 戏剧的情节与冲突 345
第三节 戏剧的人物塑造 353
第四节 戏剧的结构 356
第五节 戏剧的对话艺术 360
第十三章 影视文学写作 366
第一节 影视文学及其特征 366
第二节 节影视文学的人物塑造 372
第三节 影视文学的情节结构 379
第四节 影视文学的表现手段 384
第十四章 报告文学写作 395
第一节 报告文学及其基本特征 395
第二节 报告文学的采访与构思 403
第三节 报告文学的艺术表现 412
第四节 报告文学作者的素质 419
第十五章 杂文写作 423
第一节 杂文的含义及其特征 423
第二节 杂文的审美价值和审美特点 429
第三节 杂文的艺术构思 434
第四节 杂文的表现艺术 437
第五节 杂文的语言风格 444
第十六章 文学评论写作 449
第一节 文学评论的职能 449
第二节 把握文学形象的特殊规律 453
第三节 文学评论的方法 461
第四节 文学评论写作的要求 463
第十七章 新闻类文章写作 475
第一节 新闻写作 475
第二节 通讯写作 491
第十八章 经济类文章写作 499
第一节 经济类文章的特点及作用 499
第二节 经济论文写作 503
第三节 经济管理实用文章写作 507
第十九章 科技类文章写作 517
第一节 科技类文章的特点及作用 517
第二节 科技论文写作 520
第三节 科技报告写作 533
第四节 科技写作的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 536
第二十章 行政公文写作 546
第一节 行政公文的种类、特点和作用 546
第二节 行政公文的格式 553
第三节 决定和通告的写作 568
第四节 通知和通报的写作 571
第五节 报告和请示的写作 574
第二十一章 法律文书写作 580
第一节 法律文书的概念、性质和类别 580
第二节 法律文书的主要特点 582
第三节 法律文书的作用 588
第四节 法律文书写作的基本要求 590
附篇 实用文章的历史演变 620
第一节 实用文章在我国的起源 620
第二节 实用文章在我国的发展演变 624
后记 641
编后记 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