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论 1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历史命运简论 1
马克思主义史学遗产的价值论说 11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历史研究关系的认识 20
马克思主义历史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发展历程 34
上篇:马克思主义史家与中国历史学的发展 40
李大钊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开拓性贡献 40
郭沫若古史分期的方法及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认识 60
吴玉章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中的地位 71
范文澜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 80
翦伯赞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贡献 92
侯外庐社会史和思想史研究的成就 115
中篇:延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史学 140
何干之在延安的史学贡献 140
范文澜在延安 147
尹达在延安的史学成就 161
吕振羽在延安的史学生涯 169
李绵的历史情怀 177
晋察冀的马克思主义史家与史学 182
《科学历史观教程》的理论价值 194
谈《中国通史简编》在延安的问世 200
《甲申三百年祭》史事及其影响 206
陕甘宁边区的中等学校历史教育 215
延安时期的干部历史教育 227
抗战时期延安的历史剧简论 240
抗战时期延安的回族研究 247
“整风运动”中的延安马克思主义史学初探 256
下篇:马克思主义史学在新中国 269
新中国“十七年”历史学研究评价问题 269
试论古史分期问题探讨的价值 288
郭沫若古史分期学说的完善及其科学性的检验 298
范文澜关于历史研究方法的论述及其启示 312
范文澜太平天国史研究的价值——兼论新时期关于太平天国和曾国藩的评价 327
童书业史学研究的新境界 343
童书业对中国古代社会的理论探讨 356
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罗尔纲史学研究的影响 368
罗尔纲在历史编撰上的成就 379
白寿彝先生对《史记》的研究 388
《甲申三百年祭》两次风波述评 402
《中国经济通史》的撰著特色 414
新时期历史认识论研究的新成就 424
附录 436
马克思主义史学大师风采的再现——《范文澜学术思想评传》评介 436
《风雨伴君行》价值探析 438